回答数
8
浏览数
11365
滚出生活滚进心里
作为中南大大一的学生,我可是认真的听了校长大人的开学第一课,在他讲的如此之多中南大优秀校友的时候我成功的记下了这几个,下面,请看回答。
首先要讲的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啦,董明珠在进入格力工作,2007年出任了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8年来我们中南大EMBA学院继续研读,当时是EMBA2008级学生。
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建设银行的董事长田国立也是我们中南大地优秀校友,与董明珠在读完大学、开始工作之后再来中南大读书不同,田国立是正儿八经的中南大本科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只不过当时中南大还不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而是叫湖北财经学院,也就是中南大的前身啦。在1983年毕业于中南大后,田国立就进入了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当时他在中国建设银行多个岗位工作,先后担任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1992年,任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1994年07月就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可见,中南大走出的学子不是一般的厉害呢。
与田国立的经历相仿,陈四清也是在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并在毕业年后加入中国银行工作,在2017年8月成功当任了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后,在2019年4月,又转去了中国工商银行工作,并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通过田国立和陈四清这两位优秀中南大毕业生的经历看来,喜欢银行工作的师弟师妹赶紧看过来,如果毕业以后进入了建设银行或者是工商银行,就可以自豪的说,董事长是我的师兄呢!
中南大除了优秀的步入企业或银行的毕业生外,还有在国家单位任职的学子呢。比如说王军、丁学东等等。丁学东现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他并非本科就读于湖北财经学院,而是于1982年在湖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攻读研究生。
中南大除了那些现在工作的非常非常好的优秀毕业生之外,还有努力追梦的2位优秀的师姐,她们现在是一个流行音乐组合——房东的猫,她们现在的发展可以说是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房东的猫这个组合由吉他手吴佩玲、主场王心怡组成,她们都是毕业于中南大的学子,我想,她们的故事应该会启示着更多的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吧。当然,如果你还想更多的了解一下我们中南大,我在这里强烈的建议你们去听一下房东的猫的一首歌:下一站,茶山刘。
数学虐我千百回我恨数学亿万年
会。
离公司倒闭被裁已经过去近3个月,吴忧从信心满满到忧心忡忡也不过就一眨眼的事。他本以为自己在职场上兢兢业业五年多,找个合意的下家不算难事。可是简历投了不少,邀约的公司大都不满意,好不容易进了心仪公司的面试,却迟迟等不到复试的消息。眼看着失业的时间越来越长,银行卡上的余额只出不进,吴忧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坚持还是放弃。这份心情,相信很多职场朋友都体会过,包括我在内。这种时候,到底怎么选才更好?(如果你有一些作为过来人的宝贵意见,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给正面临选择的朋友们。)先谋生后发展?有些人会劝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先谋生后发展才是硬道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1、有利于保持工作状态想想每逢长假睡到天黑嗨到天亮的自己,等到上班前几天是不是浑身无力调整不过来?工作也是这样。长期脱离职场,在家待业,没有了规则制度的约束,以前建立起的工作状态和节奏很容易被打破,甚至会让我们生疏相关技能。等你再次进入职场,面对新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重新建立或是恢复工作状态在所难免,这种踏出舒适区的改变,或多或少会让我们的心理生理感到不适,阻碍我们快速投入工作。
2、储备经济资本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把求职比喻成一次远行,那经济资本就是我们的行囊。在我们顺利抵达向往的目的地之前,都需要它来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支撑。就像刘玉玲在采访中提到的“xx you money"一样,依靠工作积攒的物质底气,能让你在日后潇洒地回绝那些不想做的事情。在经济基础不足以支撑你的时候,先工作先积累没什么不可以。越将就越糟糕?
另一些人会告诉我们:越将就越糟糕,对自己和公司都不负责。原因很简单:1、浪费时间绕远路将就入职一家公司看似“曲线救国”,但实际上,你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既要认真完成手头工作,又要不断冲击心仪岗位,可能还要按捺心中的抵触和不甘。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注意力是有限的,这件事上多投入,在另一件事上就会相应减少。两头都想要,到头来反而可能两头都不讨好。就算最后成功“救国”,你在此期间耗费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其他选择机会,也影响你本该在主线上取得的发展和成就。2、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薛老师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一旦入职,这段工作经历就会在你的简历上、整个职业生涯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不管是职业方向上的南辕北辙,还是职业选择上的频繁变动,不仅会影响自身工作经验和技能的积累,还会影响面试官对你的判断,怕你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或是良好的稳定性,导致面试受挫,从而错失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遗忘他
这个问题我可以!!!!(声嘶力竭) 来到小破财以后本来感觉我们学校没啥的,但是真正知道了之后发现还是很厉害~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我认为炒鸡厉害der
1.樊丽明
这位现在是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其实她名字后面还跟着超多的职位,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是真大佬。
教授曾在我们小破财学习,1984年12月,毕业于我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之前,还担任过5年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她的研究领域为还蛮多的。其中,对于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她首次系统分析了GDP总量、统计的GDP、可税GDP、GDP的产业结构等不同层次的GDP以及税收漏损率对税收数量的影响。(有种不明觉厉的赶脚)
2.房东的猫
这个真的很真实,两个小姐姐是歌手,都是我们小破财毕业的,而且超漂酿,每一首歌还都很好听!
最令人激动的是,她们在我们70周年校庆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还唱过歌,虽然我没有票不在现场,但是看了直播真的好听!
当时我还在微信推文里看过对小姐姐们的采访,感觉她们一步步火起来真的不容易,真的推荐她们的歌!其中还为小破财写了一首歌叫《下一站,茶山刘》写的很好,可以听听,真的会爱上她们的!
我大概知道的就差不多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凉情心姑娘早已绝情
作为国内少数几所211财经院校之一,我财走出的名人多不胜数,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前面的校友们提到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女士和民谣组合房东的猫。除了这两位以外,还有许多各行业的大牛,就让我来为大家列举一二吧~
沈国军曾在我财获得研究生学位,如今是一名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有多么难考就不用老师姐我多说了吧?这位大牛如今是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想当老总,来财大学习一遭准没错~~
张明楷,是如今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教授。1982年毕业于我财前身之一,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同年攻读本校法学硕士学位,是我校大牛始祖之一。他的著作有独著《犯罪论原理》、《刑事责任论》等等,被很多高校作为专业教科书来使用滴~我财法律专业是真的优秀,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被认可的,法律出身的优秀校友更是数不胜数!!
王明权,曾经担任过交通银行行长,同时还是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等。这位可是真正的大牛,把商政不分家做到极致了!!其实回观历年人大各重要人员,来自我财的真的有不少呢。想当大官造福百姓,来财大准没错哈哈哈~~
各大银行行长有好几位都是我财的校友,我财的实力绝对是首屈一指!!!!
曾经听一位武汉大学的研究生这么说:”在求职的时候我不怕遇到武汉本校的,不怕遇到华科的,就怕遇到出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他们在求职方面的优势真的太大了,一听到是中南财大的学生,很多银行都会优先录用。“
可是你不懂躯壳也会心
在职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于找工作者来说,首先应该想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时候也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如果实在没有太多的选择,也可以考虑退而求其次,但是应该在等待更好的机会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求能够在更好的机会来临时,有更强的竞争力。
西雅图的鲜花
人的一生就像赌博,有的玩的大、有的玩的小,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所以越是做得大事业的人,其一定担负着比常人更大的风险。如同创业一样,现在万创众创业,但是多少人死在了起点、死在了中途。马云创业早期,业务很难推进,几次都差点倒闭。包括马化腾创业初期,当时差点以低价卖掉QQ。这些早期的互联网弄潮儿,如果当时失败,就要背上常人无法承担的巨大债务。乐视网贾跃亭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乐视倒闭,贾跃亭被失信执行,至今还在国外。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这样一位人物,她是浙江女首富,40年白手起家赚百亿财富,如今仅用半年欠下200多亿。早年经历史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女性风云人物就是周晓光,她是一位高级经济师,有中国优秀女企业家称号,2004年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她不仅事业成功,而且积极参政议政,自成为人大代表以来,她一直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她1978年从商,1995年创立新光公司,新光公司现如今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人造首饰和时尚饰品制造商。周晓光从一位平凡女孩到成为女首富可谓是一部励志史,但是英雄也有伤痛,曾经的百亿女首富,仅用半年时间就欠下了200多亿债务,现在还被列为执行人。周晓光196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她是家中长女,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她从小就要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还要跟着母亲去做些小生意填补家用。后来在她上高二的时候,由于经济问题周晓光选择了退学。那时候周晓光学习很好,为人也好,师生都为她的退学倍感惋惜。但是周晓光知道家庭压力,所以她决定外出赚钱供养弟弟妹妹。辍学后,她来到小商品天堂——义乌,她凭借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几十元钱做起了摆摊生意。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每天都要为生计四处奔波,她穿梭于大街小巷贩卖商品。但是小生意赚的很少,除去自己的吃喝、管理费等几乎所剩无几。后来在周晓光敏锐的商业目光下,周晓光离开大城市来到了东北。那时候社会商业经济放开,人们的购买力也提高,所以周晓光瞄准了消费能力高的女性,所卖的商品是绣花样。周晓光凭借自己之前积累的生意经验,再加上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分析,很快生意就红火了起来。她在东北呆了6年,这段时间对于她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积累的商业经验,而且还获得了两万元起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