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109
爱错了人伤了本不该伤的
级考试报考条件中“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是指报考人员全职从事经济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考试当年度的12月31日,考试计算时间根据考生学历性质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一、江苏省中级经济师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怎么计算?
“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是指报考人员全职从事经济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考试当年度的12月31日。
全日制学历考生未取得毕业证书前的实习经历不计入专业工作年,工作年限从毕业后参加全职正式工作起算。
非全日制学历考生取得第一学历并参加工作,再以函授、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后取得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报考的,可累计取得第一学历至报考年度期间的实际经济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超过半年的脱产学习时间不计算为专业工作年限,脱产学习前后的实际专业工作年限可累计。
二、江苏省中级经济师报名需要哪些资料?
1.照片;
2.学历、学位证书;
3.身份证、手机号;
4.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5.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你是我的命怎能不珍惜
2017年初中级经济师计算题答题方法
一、关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
例题: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减去3500,等于300.
二、关于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总产量÷单位个数
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000、1000;当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500.则该企业的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的平均产量是——3500÷5等于1167.
三、关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总成本1-总成本2.
例题: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1200、800、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100、1300、900、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100减去2000等于100.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 乘以 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 乘以 资本增长率)
例题: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为7%,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3%.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和.根据索洛余值法,在7%的经济增长率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约为——百分之7减去 (乘以2%)减去(乘以3%)=约等于.
四、关于货币量
记住两个例题。
第一个例题:已知全社会现有货币供应量为24亿元。中央银行又重新放出基础货币2亿元。当时的货币乘数为,则全社会将形成的最高货币供应量为——24+2乘以亿元。
第二个例题:当存款准备金率为6%,货币供给比例为14%时,中央银行放出1000万元信用,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乘以(6%加上14%之和的倒数)=5000万元。
法克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考生应当专心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
3.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报考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
(1)基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则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另一种: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i=yi-yi-1
累计增长:△i=yi-y0
两者关系:△i=yi-y0=Σ(yi-yi-1)
2.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公式: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的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