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739
看好我
中级经济师证书的有效期是永久的,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
2020年1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已经出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20〕1号。原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同时废止。根据新规定,初、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全国有效,且不存在之前的证书有效期一般为5年的情况,即一经获得即是终身有效的。
所以可以明确:中级经济师全国范围内有效,不设置有效期。准备考或已经拿到经济师证书的同学们可以不用担心了,在拿到证书后期无需注册或进行其他操作,证书终身有效。
根据近几年经济师考试合格数据可知,实行机考后,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为10%-15左右。实行机考前,中级经济师通过率大概是20%-30%。可想而知,机考改革后,考试难度增加不少。
根据经济师考试各专业通过率可知,工商管理、金融、人力资源专业的合格人数最多,在所有专业中占比为,占据了榜单前三。其次是建筑、财政税收、房地产等。
因此中级经济师各专业通过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商管理、金融、人力资源、建筑、财政税收、房地产、农业经济、运输公路、保险、商业经济;通过对历年考生经济师考试的通过率评估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和金融、人力专业的通过率是相对比较高的。
安居我心
中级经济师证书是永久有效的。持有中级经济师证书的人群,只要严格按照证书使用的规定,合理使用中级经济师证书,就可以达到长时间使用的目的,中途不需要更换中级经济师证书。
中级经济师成绩有效期为两年,成绩管理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管理办法。例如考生在第一年通过了《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科目,那么原则上只需要在第二年通过剩下的一门专业科目即可。
但是,结合近年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影响,取消年度考试,那么考生应当根据所在考区官方通知为准(原则上已经合格的考试科目成绩会被顺延保留一年)
中级经济师考试一年只有一次,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是在每年的11月初左右,一年考1次。考试采取统一组织、统一命题及统一大纲的方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采取的是网络报名的形式,考生可以登录当地的人事考试网站或者是中国经济人事考试网站,提前了解报名的具体信息。
一般情况下报名需要提前1~2个月左右,在报名时需要准备身份证、个人一寸免冠照片、学历证明等等,建议提前准备好。
中国人事考试网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复查规定如下:
1、客观题科目通常不查分。(参加考试但成绩为缺考的除外)
2、主观类型题成绩复查仅复核有没有漏评,计分、分数登记是不是准确,是不是有违纪记录或者是其它异常情况等,不对试卷进行重评。
3、对勘察设计各专业和注册建筑师有关科目采用答题卡作答后对合格考生进行复评的科目,只受理进入复评人员的复查申请。经济师考试各省组织评阅的科目,由各省负责成绩复查工作。
假如考生在成绩查询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有异议,允许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通过正规流程,申请成绩复核。
于是放弃
中级经济师专业年限5年。
中级经济师是一个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经济学职称,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在中国,中级经济师的专业年限通常为5年。这5年的专业年限包括了从本科开始学习经济学专业的时间,以及后续的一些进修和培训的时间。在本科阶段,学生会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等。此外,还会学习一些相关的数学、统计学等基础知识,以及一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个阶段的学习通常需要4年时间。
在本科毕业之后,想要获得中级经济师的职称,还需要进一步深造和培训。通常可以选择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更深入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通常需要2-3年时间。
在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之后,还需要参加中级经济师的职称考试。这个考试是由相应的政府机构或学术机构组织的,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和实际案例分析等。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才能获得中级经济师的职称。
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常见条件
1、学历要求:通常要求申请人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专业为经济学或相关专业。有些地区还会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
2、工作经验要求:通常要求申请人在经济学或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为2-3年以上。工作经验可以是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经济相关领域的工作经历。
3、年龄要求:通常对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年龄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申请人年满25岁,但没有超过45岁。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