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3199
弃衷
分为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和实务》,前者包括统计、法律和财政等六大块;后者专业知识包括公债、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和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等内容。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内容
1.《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基础知识》科目中覆盖经济学基础、统计、法律、会计、财政、货币与金融的知识。
2.《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跟着生活流
财政税收专业共有十一章的内容。前三章讲了基础理论,主要有财政支出理论和税收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理论涉及到财政支出的分类、影响、规模和效益分析,税收理论涉及到税收的原则、税收负担和国际税收问题。 第四至章讲了商品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商品劳务税制度包括增值税制、消费税制和营业税制,所得税制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务管理包括税务基础管理、税收征收管理和税收控制管理。纳税检查包括对上述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第八至十章讲了政府财政问题,包括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间财政关系、预算外资金管理等。这部分主要讲的是政府宏观预算和部门预算的一些问题、各级政府财政关系的分配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方式等。 第十一章讲了财政法制和财政监督,其中财政法制包括现行法规体系、财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造物者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九月底,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税收的基本含义 ",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已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内涵如下: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