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7950
没资本就别说爱
众所周知,中级经济师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共划分了工商管理、金融、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等多个专业类别。除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财政税收同样也是比较多人报考的专业,为了提升大家通过率,今天,深空网就跟详解下关于财政税收专业其考试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介绍初级、中级经济师考试同样采取无纸化机考形式进行,与其它科目专业一样,《财政税收专业》全卷均为客观选择题,其中包括了单选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三大题型,除了基础理论考点外,当中也会涉及到部分有关于税收政策的计算类考题,大家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意思再进行作答。财政税收专业命题有哪些特点?1、出题灵活根据历年的考情,财政税收专业的出题规律是具有不确定性,每年的出题可不是固定的,出题特点灵活多变,要想保证每道题的得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从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所学内容,做到活学活用,将知识点融会贯通。2、考纲、教材的变化从2018年开始,经济师考试经历了比较重大的变革,除了考试形式改变,考试大纲、考试教材每年都会发生一定变化,这也是导致考生备考无从入手的主要问题。当拿到最新版教材后,考生第一时间应清楚知道新旧教材所变化的内容,这些新增知识点以及所调整的考点内容,都会作为当年考试的命题题目,考生必须要着重复习。3、考察内容细致根据历年的出题规律、考点内容可以看出,中级经济师出题所涉及的考点是比较细致的,几乎教材中每个章节内容都会涉及到,并且相关题目的考点有一定的重复性,像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考点都是比较常见的考察内容。
歌友
中级经济师考什么题型如下: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是《经济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为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十个专业。
中级经济师的10大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专业性较强的科目,如财税、建筑与房地产、农业、运输。这些科目专业性较强,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需要考生有一些基础,否则学起来,理解起来相对困难。
另一类为专业性不太强的科目,如人力、工商、金融。这三类科目内容比较偏理论,即使考生完全没有基础、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也能轻松理解教材的内容,复习起来也不太苦难。要论好考的科目,当然!必须!妥妥的是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了!
据人社部官方数据显示“ 近10年来,经济师人力、工商、金融三个专业的每年报考人数均超过10万人(经济考试总计报考人数在50-7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报考这三个专业的考生就占了所有报考人数的60%左右。这一庞大数字,也印证了人力、工商、金融确实是考生选择较多的考试专业。
小女人不卑微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2门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经济师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初、中级经济师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84分。
2、《专业知识与实务》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84分。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去看,我们假设这个人是零基础,都是从事经济不相关的专业,而且都在不相关的行业中。那么我建议你们可以在人力、工商中选择一门进行报考。这两门是零基础中报考最多,且通过率比较高的考试,难度不高,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只要花功夫就能考过的专业。
但是如果你是在银行单位工作,那么建议你去考取金融专业,且不说这个专业与你相关,单单以后说不定能用到就足以给你报考的理由了。当然你要是觉得金融比较难,报人力行不行,当然也可以,这个没有定数。
你要是在财政局、财政所、预算中心或者和财政有关系的单位或者部门报考财税专业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财税专业不是太建议零基础人员报考,这个专业需要一定专业性,不是说不行,只是需要花费的时间会比你考人力要多。
总的来说,我的建议是报考专业的时候尽量找到符合自己工作单位或者从事的工作,这样通过率反而会更高。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