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货币制度解读

镜子不哭自己不苦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911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货币制度解读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口是心非叫逞强不叫坚强

已采纳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考生还需努力学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点知识: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点知识: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

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货币供给是经济活动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过程。

具体来说,是指一国银行体系通过其自身的业务活动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

从动态来看,货币供给是银行系统向经济活动提供货币的过程;从静态来看,货币供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

所谓货币供给量,指的是某一时间点上由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提供的债务总量。

可以从流量(货币流通总额)和存量(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总额)两个方面来考察。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

1.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间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

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现实。

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

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分为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流动性最强)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2.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M0和M1,是最容易转化为现实流通工具的货币。

现金与活期存款是最活跃的购买力,对货币流通影响最为强烈,与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中央银行首要调控的对象。

广义货币:即M2和M3,是除现金、活期存款以外,将银行机构的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及包括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在内的货币形式。

广义货币一旦变现,也可以用于购买与支付,加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3.社会融资规模

(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2)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3)社会融资规模由四部分十一个子项构成:

一是金融机构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二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三是直接融资,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四是其他项目,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规模。

85评论

彼岸花开此岸花谢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的本质 考试内容: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掌握)。 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例题·多选题】(2009年)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 B.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C.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D.采取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形式 E.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正确答案』BE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考试内容:货币形态的演变,尤其是现代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新型: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直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本身具有相应的价值和特定的使用价值。其流通分两个阶段: (1)初级阶段,非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2)高级阶段,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金属货币流通的发展过程:第一,货币材料:贱金属——贵金属;第二,以金属的自然形态(金属块货币)流通——铸币流通。 2.代用货币:可以与实物货币等价交换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代用货币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其主要特征有: ①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②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③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例题1·单选题】(2009年)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 A.信用货币 B.纸币 C.代用货币 D.第三代货币 『正确答案』C 【例题2·单选题】典型的代用货币是( )。 A.辅币 B.银行存款 C.银行券 D.现金 『正确答案』C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它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实物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 信用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掌握) ①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④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信用货币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之后的“第三代货币”。 【例题1·多选题】(2008年)现代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B.是债务货币 C.随时可以兑现 D.使用具有强制性 E.规定发行准备制度 『正确答案』ABD 【例题2·多选题】(2010年)现代信用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包括( )。 A.债券 B.股票 C.国库券 D.现金 E.银行存款 『正确答案』DE 【例题3·单选题】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权一般集中于( )。 A.中央政府 B.财政部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正确答案』C 【例题4·单选题】现金作为现代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之一,是( )。 A.中央银行的负债 B.中央银行的资产 C.商业银行的负债 D.商业银行的资产 『正确答案』A 【例题5·单选题】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是( )。 A.实物货币 B.电子货币 C.信用货币 D.代用货币 『正确答案』C

151评论

我应该释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考到一个好的成绩,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商品货币",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

1.商品货币是指有实物支持的货币,具有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又称足值货币。

2.两种形态: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

(1)实物货币的特性: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初形态。

缺陷:不便携带;质地不匀,难以分割;不易储存;体积不一,难以比较。

(2)金属货币的特性:典型的足值货币,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高量小、耐久性、均质性和可分性等特征,如金银。

国家以政治强权铸造和推行贵金属货币,产生了具有一定质量、成色、形态的金属货币,称为金属铸币。

金属铸币作为本币一般在生产国国内流通,因其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

3.商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2)在与其他商品交换时,是以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是一种内在价值的等量交换。

5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