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811
第九忙音
中级经济法属于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考试难度对比,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更难一些。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通常以考查教材内容为主;而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查内容更深、更广,也就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扩展来考查考生的应试能力和实务能力。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区别1、定义不同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2、考试科目不同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注册会计考试专业段科目则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试卷二)。3、成绩有效期不同中级会计师须在连续两年内通过三个科目考试即可取得中级会计师证书,而注册会计师则需在五年内通过六个科目考试则可拿到专业阶段证书。中级经济法的学习技巧1、重理解,巧记忆对于法条的记忆,我们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法条均为明文规定,客观性强,不可随意增减内容。对知识点比较繁杂的章节,如公司法、证券法,需及时总结主线内容以及附加的细小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及时对比学习,避免出现知识点混淆。2、分段学,不关联各章节各有特点,每章都是不同的法律法规,章节间的关联性较弱。特别是金融法律制度一章,每一节都是独立的法规,均可单独学习,也可以跳章节学习,不用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从难到易或从易到难。但是每一章都要学懂,切忌“走马观花式学习”。同时也需要掌握各章节的重难点,切忌“捡芝麻丢西瓜”。3、避枯燥,戒乏味中级经济法往往好多章节的数字、时间、比例等都具有可比性,使用归纳总结的工具,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思维联想、勾画图表、查找异同点等方式。结合生活中的例子,通过举例子领悟法律法规对我们的保护。学习没有途径,多刷真题,可以熟悉命题风格,举一反三,可以查漏补缺。学习注会的方法——框架法1、学习整本书前,先翻一遍本书的大概章节,大致了解一下各章的内容,对本书有一定的初步了解。2、学习每章之前,将每节的标题列出来,将每节的几个黑色大内容也可以列出来,比如合同法:合同法概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从这个每节的标题中我们就发现:合同订立了到底能否生效?生效了怎么履行?履行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担保也可能变更?完成或者不能完成合同要终止,终止了谁有过错谁来承担责任。通过这个章节标题的列表我们可以对本章有个初步了解,当然可以进入到每一节再稍微了解一下。3、心怀框架,进入细节的学习。第三步就是进入到每节的细节学习,在细节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点点的乱,但是在乱了之后就跳出细节重新去回顾一下“2”所列的框架,给自己定位一下目前学到了什么内容,什么知识,跳出来理顺之后再深入学习下去。4、重新整理框架,重新回到“宏观”。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完了本章,这个时候不要急急忙忙地学习下一章,而是重新把之前的框架完善详细一下,这个时候你的框架就正式形成,然后将这个框架不断地熟记于心,你会发现这章知识你已经彻底掌握。
刀钝刃乏
中级经济师主要作用是在工作后聘中级职称,升职加薪,涉及的行业比较多。会计相对来说比较局限,专业性要求高,从事的工作比较专一,中级经济师比中级会计师证书更容易考取。
1、考试科目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和实务》。
2、考试合格标准不同
中级会计师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
中级经济师自2021年度起,对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其中包括中级经济师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中级经济师两个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40分,根据最新的合格标准,只要考生考试成绩大于等于84分即可通过考试。
3、考试时间不同
中级会计师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进行考试,中级经济师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进行考试。
4、发展方向不同
中级会计师主要发展方向是会计行业,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三个岗位的应聘者如果没有中级会计职称,是根本进不了面试环节的。
中级经济师经济师的就业方向一般为各类企业的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业务及商务管理等工作,适宜从事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银行、各类企业证券部及理财、会计等工作。
1.注册会计师:总共考“6+1”的科目,顾名思义就是6个专业阶段的科目,比如:“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一个综合性阶段的考试,也就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试卷二);专业性阶段的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而综合性阶段的考试题型主要以案例分析题为主。
2.中级会计师:总共考三个科目,比如“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的题型是一样的,主要是以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为主;而经济法是以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为主。
从考试的难易程度来看,注册会计师相对于中级会计师确实是好考些。
亦告知我
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考试相比,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更大,但证书含金量也更高。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只有三门,而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有七门,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比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要少很多,同时备考的时长也要短些。中级会计考试要求在两年内通过三门,而注册会计师要求在五年内通过六门科目。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考试科目1、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总共有三科,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2、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共七门,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进行。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的关联性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部分科目关联性较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注册会计师《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基本包含了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试的内容。1、《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重合的内容大约80%,重合内容大部分的会计处理相同,注会考试的试题难度较大,中级考试难度相对较低,并且注会和中级的重要考点分布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同科目备考时,应有所侧重。2、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重合的内容大约90%。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几乎包括中级所有的内容。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只占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的40%,剩余的60%则是注会独有的内容。所以不同科目备考时,应有所侧重。3、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的经济法部分重合的内容大约80%,且重合内容的经济法部分内容基本相同,考试中注会《经济法》的考查难度较高;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会《税法》的税法部分重合的内容大约85%,重合内容大部分的规定相同,注会《税法》教材收录的更加全面。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