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经济师考试

顾源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398

首页> 经济师> 数据挖掘经济师考试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往生

已采纳

经济师考试具体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而两个级别的考试其科目都是一致的,都是为2个科目,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规定必须在两年内通过才可取得证书。经济师考哪几科?经济师考试具体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而两个级别的考试其科目都是一致的,都是为2个科目,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而考试时长方面,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长均为小时,分数方面,各科满分均为140分,合格标准分数均为84分。经济师怎么报考?在报考流程方面,经济师考试报名操作步骤也非常简单,同样只需要通过官方网站的渠道报名就可以了。大家需要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然后点击进入考试报名页面,根据系统提示填写好相应的报名信息后,待官方人员审核通过后,大家就可以进行交费了,在缴费完成后,整个报名的流程才算真正的完成。经济师备考建议1.重视考纲备考经济师,一定离不开对于考试大纲及教材的重视。考试大纲往往为考生指明了复习方向,并且帮助考生快速梳理知识重点内容。教材内容是出题的根本之处,巩固教材基础知识,有助于对知识更灵活运用。2.结合网课学习备考2022年经济师考试过程中,考生切忌死记硬背。应当结合网课学习各章节知识点,并对涉及的考点用清单罗列的方式进行全面掌握,标记不懂的知识点,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注意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184评论

白辞

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数据挖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如下:

1.含义: 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藏在其中但又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有噪声的。

(2)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

(3)发现的知识是可接受的、可理解、可运用的。

(4)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只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2.出发点和核心任务: 数据挖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核心任务是对数据关系和特征进行探索。

3.类型

(1)指导学习或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是对目标需求的概念进行学习和建模,通过探索数据和建立模型来实现从观察变量到目标需求的有效解释。

(2)无指导学习或非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没有明确的标识变量来表达目标概念,主要任务是探索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

4.常用的算法

(1)分类

1)含义:确定目标对象属于哪个预定类别,以实现对未来潜在的预测需求。分类技术属于一种监督学习,即使用已知类别的训练数据建立分类模型的方法。

2)实际应用:在邮件系统中区分出垃圾邮件,在贷款客户中判断出有风险客户等。

3)常用方法:决策树分类法、贝叶斯分类法、关联分类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2)聚类分析

1)含义:把一组数据按照差异性和相似性分为几个类别,使得同类的数据相似性尽量大,不同类的数据相似性尽可能小,跨类的数据关联性尽可能低。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其要划分的类是未知的,聚类分析是根据观察学习来确定数据之间的关系。

2)实际应用:用于客户细分、文本归类、结构分组、行为跟踪等问题。

3)常用方法:基于划分的方法、基于分层的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3)关联分析

1)含义:是对数据集中反复出现的相关关系和关联性进行挖掘提取,从而可以根据一个数据项的出现预测其他数据项的出现。

2)实际应用:啤酒尿布案例,数据挖掘发现大型超市中购买啤酒的男士经常同时购买小孩纸尿裤,基于这一发现,超市把啤酒和纸尿裤摆放在一起,结果两种商品的销售量明显提升。

3)常用方法:购物篮分析,目的是发现交易数据中不同商品之间的联系规则,让营销商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

(4)趋势与演化分析

趋势与演化分析包括数据变化趋势、序列模式分析、周期性分析以及相似程度分析等内容。统计学的回归分析方法经常用于这类问题的分析。

147评论

梓兮

经济师考试具体划分了初级、中级、高级,3个级别,不同级别在题型、科目、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经济师各级别考试情况。

经济师考试科目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括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括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为《高级经济实务》。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涉及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六部分。

初、中级经济师考试《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

经济师考试题型:

初、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是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及案例分析题。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包括70道单选题,35道多选题,共计105道题目。

《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题型包括60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20道案例分析题。这里的案例分析题考查形式为不定项选择的形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及格分数线一般为该科目考试试卷分数的60%,由于经济基础和专业科目都是满分140分,所以往年各科分数线都是84分,只要达到分数线标准均视为考试通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也就是说,中级经济师成绩可以保留1年,成绩实行2年滚动制度,在首年考试结束后,例如只通过了一个科目,合格科目的成绩将被保留一年,第二年考生通过另一科目考试即可获得合格证书。

1、知识点杂、多

经济师专业比较多,人力和工商这种计算题比较少的科目,考点就比较多比较杂,所以我们导致很多考点就记不住,但是其实不是每一个知识都要记住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的放矢。

2、资料出版太晚

每年新版教材和考试大纲都是在快报名的时候才出版上市,差不多7月份——此时距离考试只有约100天的时间了,这又加大了备考难度。

3、备考时间紧张

经济师考试理想上貌似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大部分参加经济师考试的朋友,都是在职的,既然在职,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复习考试,备考时间紧张。

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