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采购经理指数

网名不要太长想我这样就好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286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采购经理指数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思念随风飘散

已采纳

1.下列计量尺度中,计量层次最低的是()A.定比尺度B.定量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答案:D2.采购经理指数位于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我国《民法典》第594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和技术进出口合同发生纠纷,要求保护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年。.在借贷记账法下,权益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A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余额在借方B.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余额在贷方C.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余额在借方D.借方表示减少,货方表示增加,余额在贷方5.我国现行增值税的类型是A.生产型B.消费型C.收入型D.积累型6银行吸收存款,集中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又通过发放贷款,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部门,这是银行的()职能。A.支付中介B.信用中介C.近日服务D.货币创造7.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特殊侵权行为是()A故意伤害致人损害B.履行职务致人损害C.地面施工致人损害D.污染环境致人损害9.没有行政立法权的是A.国务院B.县级政府C.省级政府D.直辖市政府10.下列属于第二产业的是A.畜牧业B.房地产C.建筑业D.一个服务业11.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1B.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C.保持经济适度增长D.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12.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C.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13.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消费基金的实物形式是()A.一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B.一年内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总量C.一年内用于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消费资料总和D.一年内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和14.下列民事裁定中,当事人不能上诉的是()。A.驳回起诉裁定B.执行终结的裁定C.不予受理的裁定D.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15.下列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一律不公开审理的是()。A.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B.离婚案件C.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D.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16.人口普查逢()的年份进行。

182评论

长发及腰走路带刀

【导读】参加202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农业经济、金融、保险、人力资源、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作为2021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初级经济师参考大纲——经济基础知识,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 社会经济制度。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财 政

9.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理解公共物品融资与生产的制度结构,诠释市场效率,掌握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诠释财政的基本特征,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掌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容和主要任务,理解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10. 财政支出。理解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掌握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理解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涵义、功能与特点。

11. 财政收入。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与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诠释政府债务收入的特征和衡量指标,理解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掌握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12. 税收基本制度。理解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

13. 政府预算制度。理解政府预算的基本职能,诠释政府预算周期,辨别部门预算,掌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4.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诠释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类型,理解货币发行与货币供给机制的内涵。

15. 信用与金融中介。理解信用的内涵与基本类型,诠释金融中介的主要类型和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职能,辨别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16.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理解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诠释金融市场的分类和基本功能,掌握金融工具与利率的种类和基本作用。

17. 汇率与国际收支。理解外汇与汇率标价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

第四部分 统 计

18. 统计与统计数据。理解统计、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辨别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诠释统计数据的类型,理解统计指标及其基本类型。

19. 统计调查。理解统计调查种类,辨别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掌握统计数据搜集的主要方法,正确测度统计数据的质量。

20.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理解品质数据、数值数据整理与显示的基本方法,合理设计和使用统计报表。

21. 数据特征的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掌握离散程度的测度。

22. 统计指数。理解统计指数分类,诠释和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掌握统计指数体系及其分析方法,辨别几种常用的价格统计指数。

第五部分 会 计

23. 会计基本概念。理解会计的基本特征、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诠释会计的基本前提,掌握会计基础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辨别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4. 会计核算。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诠释会计等式及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和特点,掌握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和填制要求,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和方法,辨别财产清查的过程和方法。

25. 财务会计报告。理解财务会计报告分类,辨别三种主要会计报表的内容,基本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第六部分 法 律

26. 法的一般原理。辨别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诠释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辨别我国法的制定程序和法律解释,理解法的功能和效力。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辨别经济生活中常用的部门法:民商法和经济法。

28. 行政法基础知识。理解行政法的基本特点,诠释行政主体的法律特征,理解行政行为的特征和效力,掌握行政复议基本制度,辨别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29. 民法基础知识。理解民法基本原则,辨别民事主体,辨别民事法律行为和特征,掌握代理、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理解诉讼时效种类。

30. 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程序,理解仲裁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程序。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经济师参考大纲——经济基础知识,总共六个部分内容,大家可以逐步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2021年考生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掌握初级经济师高分技巧,这些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155评论

渐渐失去知觉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2009年3月,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率先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回升向好的曙光,之后投资和消费共同发力,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路上行,工业生产也走上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保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先行指数利好连连   李宝木现在忙得不亦乐乎,作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采购部部长,他现在几乎一天都休息不了。国际金融危机曾经一度影响了山推公司产品的出口,但随着中央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国内工程机械的需求,山推公司的生产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山推公司董事长张秀文告诉记者,2009年上半年,山推公司的业绩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外需不足影响了高利润的出口业务,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了%,上半年更是下降了9%。但是下半年以来,山推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不断增加,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了%。   山推公司是PMI调查样本企业之一,成千上万企业职工的忙碌使PMI走出低谷不断攀升。统计显示,2009年11月,PMI达到%,已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回升态势。PMI是反映经济总体情况和总的变化趋势的重要先行指标,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PMI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   2009年3月,PMI自2008年12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回升,并一举越过标志着经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的50%,达到%。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看到这一变化后高兴地指出,我国PMI指数的连续回升不仅表明中央一揽子计划已经并正在明显见效,而且意味着中国经济很可能已企稳回暖。   果然,接下来国民经济走出了一条漂亮的曲线,1季度国民经济增速只有%,2季度增速达到%,3季度更是增长%,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趋势,验证了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判断。   投资、消费共同发力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这轮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在于国内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这与2008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从政策的着力点看,注重了刺激内需,安排了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1至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从三大需求对GDP的带动情况看,国内需求对GDP的贡献率达%,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同时,投资结构在不断改善,东部地区投资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投资快速增长;第一、三次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   尤其重要的是,在中央一揽子计划中,民生工程被列为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将达4000亿元左右,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15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元等。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向民生倾斜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用于民生支出达到7285亿元,比2008年增长%。其中全年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增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93亿元,增长倍;安排支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95亿元,增长10%;安排社保方面的支出2930亿元,增长%;安排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亿元……如今,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投入和惠民政策的实施正逐渐变成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保民生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就业。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0%。   就业的稳定增加和经济形势的企稳向好保证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2009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同比实际增长%。此外,2009年财政结构性减税政策预计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500亿元,这也相当于增加了居民收入。   人们在分享了物质成果的同时,目睹了整体经济的日趋向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人们的信心。2009年10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为、和,创造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分别比2009年1月份上升了点、点和3点,三大景气指数逐月上升表明消费者看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   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增强,加之受汽车、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2009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在全球消费低迷的情形下一枝独秀。与全国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趋势相一致,2009年下半年消费增长开始提速。从环比看,7月至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上月提高个、个、个和个百分点。1月至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也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力量。   工业生产不断加快   姚景源指出,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都保持了快速发展;而从生产角度看,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生产的不断加快。在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产业,而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因此工业生产的不断加快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的主要力量。   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2008年同月加快个百分点,比10月份加快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同比增速加快。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1月份同比增速较10月份加快的有30个行业,占七成以上。六成多的工业产品生产增速加快。在统计的4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1月份产量同比增速较10月份加快(或降幅缩小)的产品有334种,占%。同时工业产品出口首现正增长。11月份,工业产品出口出现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首次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亿元,同比增长%。   玩具行业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大批企业陷入了停产倒闭的困境。而深圳皮皮熊玩具公司却在到处找工厂加工,扩大生产规模。在毛绒玩具传统淡季7月、8月、9月,该公司的订单超过传统旺季2倍。公司董事长扈蓝天的法宝一是坚持自主创新、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二是专注于做大做强内销市场。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工业生产逐步恢复。   经济的平稳增长,是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没有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一切都无从谈起。综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2009年的“保增长”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这为我们下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8评论

多年以后你妈变我妈

国民经济的增长指数最常用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GDP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是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作出的概括性衡量,具有国际可比性,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作国际比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来表示,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利润和折旧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实际上,任何国家的核算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但只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做,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是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的。GDP是考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如果只注重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而不顾资源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有可能造成经济增长了,而人民生活质量却下降了的局面,甚至经济本身也不可能持续增长。

12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