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总结

你这么美你妈知道吗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619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总结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太熟悉你

已采纳

【知识点】金融机构的性质  1.金融机构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  包括提供服务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金融中介机构和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金融监管机构。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金融机构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发挥着核心作用。  从金融机构产生的历史过程看,金融机构是提供投融资服务的,它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产品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和行业,其经营活动具有内在的风险性并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2.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金融体系是实现货币资金聚集、分配、流通及实现金融产品交易的一个系统。  ①从广义角度讲,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  ②从狭义的角度看,金融体系特指沟通资金供求双方(也称金融交易双方),对之进行调控与监督管理的中央银行(或货币*)与金融监管机构所构成的统一体。  (2)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典型特征:  以中央银行为整个社会金融运行的核心,以商业银行为金融运行主体,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辅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经营各自范围的金融业务,归属不同监管部门监管的金融体系模式。  但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有向混业经营、混业监管发展的趋势。

59评论

阳光已走远

备考复习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个时候,考生需要抓紧时间,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常考知识点:金融机构的职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常考知识点:金融机构的职能

金融机构的职能

金融机构的职能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不同的金融机构,其职能各有差异。

1.充当信用中介,促进资金融通

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或发行各种金融工具,从不同部门集聚资金,积少成多、续短为长,然后再通过一定的专业化运作将资金提供给需求者,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并最终实现资金价值的增值。

2.充当支付中介,便利支付结算

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流程设计,为客户之间完成货币收付或清偿提供服务,实现货币资金的转移。

3.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机构降低交易成本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技术的规模经济和专业优势,在为投融资双方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可以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搜寻和核实成本、监督和审计成本、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

另一种是利用金融机构的专门技术,以低廉的成本向全社会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例如由专业信用中介发行的信用卡,不仅在费用上有很多优惠,还可以在全球范围通用。

4.获得较完整信息,改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同。

5.运用技术和经验,转移和管理风险

金融机构通过各种业务、技术和管理,可以分散、转移和控制金融风险。

投资基金提供的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银行对客户的活期存款提供随时支付的承诺也是一种转移流动性风险的机制;而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更是一种典型的集中保险基金从而分担、转移意外风险的机制。

62评论

久伴生情久留生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考生需要仔细做好备考工作,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知识点:货币均衡的含义和标志”,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知识点:货币均衡的含义和标志

货币均衡的含义和标志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均衡的内涵:

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量上绝对相等是不可能的。

2.货币需求是由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决定的,货币供给则要适应经济中客观的商品、劳务的需要。

3.货币均衡还要求货币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均衡。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1.物价水平变动率

如果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量,物价上涨。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物价受到完全管制时,货币流通速度是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标志: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货币供求基本均衡;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或减慢,表明货币供求失衡,而且加快与减慢的程度可以反映出货币供求失衡的程度。

3.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二者增长率趋向一致(正比)

14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