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财政基础

心喜欢和嘴唱反调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175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财政基础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若久伴我必入你梦

已采纳

2021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将于10月底举行,在备考的同时,了解清楚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等相关情况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吧。初级经济师考哪些内容?1、《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这门科目涉及到的考试内容主要有: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同时还会涉及到一些在经济专业工作过程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能力。2、《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在这门科目中,又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这10个专业,每个考生都只需选择其中一门报考。没个专业所涉及到的考试内容自然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考察的内容就是考生在这一专业上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简而言之就是不仅要知道、要懂,还得会用。初级经济师考试基本情况介绍1、考试时长初级经济师各科目考试时长均为小时,在每门科目的考试中,考生都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对于同时报考两门科目的考生来说,这两门科目的考试会安排在同1批次内分2个场次组织,中间的间隔时间为40分钟。2、考试题型总的来说,初级经济师考试中会出现的题型皆为客观题,公共科目中具体有单选题和多选题,专业科目中除单选题和多选题外,还有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如下:(1)单选题每小题1分,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2)多选题每小题2分,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3)案例分析题由单选和多选组成。每小题2分,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13评论

抹去悲伤我依旧是皇

2021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份举行,根据往年情况,经济师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评分标准等方面基本变化都不大,对于新考生来说,不妨先了解下初级经济师的考试情况吧。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初级经济师各题型评分标准1、《经济基础》(1)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2)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分。)2、《专业实务》(1)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2)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分。)(3)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有单选和多选,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得分。)复习技巧1、基础知识要牢记牢记基础知识,还是要从教材出发,反复看教材,看例题,主动分析解题思路。尝试画出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梳理核心考点,总结技巧,针对性进行题目训练,考查自身运用掌握程度。2、做好总结在把握笔记及错题集的前提下,关于经济师答题技巧类的文章也要注重。比如我们常看到的选择题对比法、排除法如何运用。如果我们会总结答题技巧,能够灵活运用,那么考试拿分就变得容易多了!3、把握出题思路经济师备考冲刺期间,一定要利用好真题及模拟套题。在完成这些题目过程中,你需要从正确答案中梳理命题者的出题思路,常考考点及不同题型不同分值的分布。这些内容如果能很好把握,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做题速度及准确率都能看到明显的提升。

40评论

失去过便会更珍惜

时间过得太快了,备考复习需要加快节奏,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考试内容:掌握公共财政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发挥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通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

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配置的范围包括:

(1)满足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3.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

(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财政经济稳定职能: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8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