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预测知识点

半分温存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6729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预测知识点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爱摸样

已采纳

光阴似箭,考生需要抓紧时间进行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模型的检验与预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1.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1)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2)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3)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2.决定系数R2,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3.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R2=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R2=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4.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

5.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

70评论

不可缺的你

时间紧任务重,考生需要抓紧时间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到底需要多少名员工以及需要的哪种类型的员工。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1.组织战略组织进人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或者在原业务领域中快速扩大经营规模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大大增加;相反,如果组织采取的是稳定战略甚至收缩战略,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则可能会呈现变化幅度不大甚至压缩的情况

2.产品和服务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即劳动力需求是从外部客户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情况显然是影响组织的劳动力需求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3.技术组织在未来可能会采用的新技术显然也会影响到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源数量上,而且可能体现在对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上。

4.组织变革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流程再造以及业务外包等也会影响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从预测的角度方面来说,人力资源需求既可以根据组织的总体经营状况或未来的产品或服务数量从宏观层面进行预测,也可以根据组织内部各种职能或职位的具体数量变化从微观层面进行预测。定性的主观判断法:经验判断法,德尔菲法定量的统计学方法:比率分析法,趋势预测法,回归分析法

1.经验预测法最简单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1)让组织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凭借自己过去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的直觉,对组织未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等状况进行估计。(2)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个人经验。(3)适用于短期预测,以及那些规模较小或经营环境相对稳定、人员流动率不是很高的企业。

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是20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兰德公司率先开始使用的一种预测方法,又称专家预测法。(1)邀请某一领域中大约30名专家或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中的人彼此之间并不见面,也不进行沟通。(2)有一位研究主持者在专家之间充当传递、归纳和反馈信息的角色。(3)研究主持者会将需要回答的问题分别邮寄给研究小组中的这些专家,让他们各自独立回答问题。(4)研究主持者将大家的回答收集起来,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新的问题,再寄给专家进行独立回答。一般情况下,经过几轮的意见反馈之后,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看法会逐渐趋于相同。优点:①吸取和综合了众多专家意见,避免个人预测的片面性;②不进行集体讨论,匿名进行,使专家做出独立判断,避免了从众行为和开会的麻烦;③采取多轮预测,经过几轮反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注意的问题:①专家人数不能太少,至少要20-30人;②专家的挑选要有代表性;③问题的设计要合理,不要让专家一次回答过多的问题;④向专家提供的资料和信息要相对充分,从而使他们能够进行预测和判断。

3.比率分析法种基于某种关键的经营或管理指标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之间的固定比率关系,来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例如:一家公司实现的销售额和销售人员的数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用比率分析法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时,实际上假定人均生产率保持不变。

4.趋势预测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是根据一个组织的雇佣水平在最近若干年的总体变化趋势,来预测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的方法。适用条件:必须确保组织的经营环境及重要技术确实是稳定的优点:实用性比较强;缺点:由于这种预测方法比较粗糙,预测的准确度会打一定的折扣。

5.回归分析法通过确定企业的业务活动量和人员水平这两种因素之间是否相关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

142评论

1个酒

时间过得太快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金融风险的管理",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金融风险的管理

(一)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指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商业银行业务记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遵循全覆盖、制衡性、审慎性、相匹配等基本原则。

2.全面风险管理及其架构

COSO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三个维度的立体系统。三个维度是:

①企业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四个目标。

②风险管理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八个要素。

③企业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子公司。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类—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风险报告。

注意:与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区分

(三)信用风险的管理

1.机制管理

(1)审贷分离机制。

(2)授权管理机制。

(3)额度管理机制。

2.过程管理

(1)事前管理(信用管理“5C”、“3C”分析)

5C:偿还能力、资本、品格、担保品、经营环境

3C:现金流、管理、事业的连续性

9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