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688

首页> 经济师> 绩效改进方法中级经济师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狂野纵剑师

已采纳

绩效改进的方法有:增加经理和下属沟通的频率、提供真正的辅导和培训、实施员工自我评估计划、询问他们的同僚、利用技术的优势。

1、增加经理和下属沟通的频率

经理们为员工提供反馈的频率应该远远超过一年一次,整个公司应该鼓励,甚至要求更频繁的员工绩效评估,并赋予经理们最好的工具和技能来实时指导员工。这是承认贡献,纠正潜在问题,并继续给予他们渴望的持续反馈的最佳方式。

2、提供真正的辅导和培训

经理们应该把检查看作是提供有价值的辅导和培训投入(和资源)的机会,而不是更多的管理和监督员工的方法。有一个真正的机会,利用员工的绩效评估和持续的反馈来帮助发展员工,而不是仅仅指出具体问题。

3、实施员工自我评估计划

公司还应该鼓励员工思考和评估自己的表现。他们应该考虑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色,以及有哪些机会可以改进。

4、询问他们的同僚

经理们也可以扩大典型的审查范围,将员工的同行或团队成员包括在内。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获得在典型的绩效评估中可能不会出现的信息。

5、利用技术的优势

公司必须摆脱手工的、基于纸张的系统,这些系统导致了太多的错误和低效率。今天,绩效管理软件提供了成熟的技术,使整个过程自动化和简单化,可以引入各种高效的考核模式来整合一起评估员工工作。

156评论

深陷迷夜情

知识在于积累,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绩效结果的应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绩效结果的应用

(一)考核结果分析概述

通过绩效考核,组织可以掌握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贡献。其中,工作表现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工作贡献则取决于员工的知识技能。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划分的四种员工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组织应当有的放矢地采取人力资源政策:

1)对于贡献型的员工,组织要给予必要的奖励;

2)对于安分型的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其工作技能;

3)对于堕落型的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敦促其改进绩效;

4)对于冲锋型的员工,主管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绩效辅导。

(二)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1)绩效考核应用于衡量招聘结果

2)绩效考核为人员调配提供依据

3)绩效考核为奖金分配提供依据

4)绩效考核应用于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5)绩效考核应用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64评论

一个小丑

绩效改进是指通过识别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和实施改进措施等方式,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绩效改进方法:

113评论

再傻也是你媳妇再笨也是你爷们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月上旬,剩下的备考时间,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绩效考核”,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绩效考核

一、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1)目标管理法。

(2)平衡计分卡法。是一种新型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它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出发,从四个角度关注组织的绩效,即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和学习发展角度。它的特点是更加全面的反映组织的绩效。

(3)关键绩效指标法。其核心工作是建立起用于描述组织关键成功要素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4)标杆超越法。标杆超越法的核心是选择同行业内的一流企业作为本企业比较、学习、借鉴的榜样,实现组织赶超一流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标杆超越法更有利于激励组织内部成员的潜力、也有利于促进经营者激励制度的完善。

(二)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1)排序法

(2)配对比较法。员工间两两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排绩效名次

(3)强制分布法。

(4)关键事件法。评价者在绩效周期内,将发生在员工身上的关键事件都记录下来,作为绩效考核的事实依据。

(5)不良事故评价法。预先设计不良事故的清单,再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6)行为锚定法。将每项工作的特定行为用一张等级表进行反映,该等级表将每项工作划分为各种行为级别,评价时只需将员工的行为对号入座即可。

(三)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

二、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1)晕轮效应:因对他的某一特质的强烈的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该人其它方面的品质。

克服晕轮效应的核心:消除主管的偏见。

(2)趋中倾向:员工的考核分数集中在某一固定范围的变动中,评价结果无好坏的差异。

克服趋中倾向:一方面,主管要密切地与员工接触、彻底与评价标准对比,全面准确了解被评价者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采取强制分配法、排序法等方法。

(3)过宽或过严倾向。过分严厉或过分宽大地评定员工的倾向。

克服方法:选择适当的方法,建立评价者的自信心或举行角色互换培训;或者采取强制分配法消除评价误差。

(4)年资或职位倾向。主管倾向于给予那些服务年资较久、担任职务较高的被评价者较高的分数。

克服方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评价者建立“对事不对人”的观念,引导评价者针对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职责进行评价。

(5)盲点效应。主管难于发现员工身上存在的与主管自身相似的缺点和不足。

克服方法:将更多类型的考核主体纳入考核,化解主管评价结果对员工绩效的完全决定作用。

(6)刻板印象。个人对他人的看法,往往受到他人所属群体的影响。

克服方法:注意从员工的工作行为出发,而不是员工的个人a特征出发进行考核。

(7)首因效应。据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

克服方法:多角度考核。

(8)近因效应。最近的或最终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

克服方法:考核前,先由员工进行自我总结。

三、考核者的培训

考核者培训应当让每一个考核者了解绩效考核的理论和技术,也要向考核者提出:以前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地解决方案。管理者要对培训的方式加以选择,以增强培训计划的有效性。在培训和考核结束后,管理者还应对培训的效果加以评价。

11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