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高级经济师

软萌菇凉柠檬心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589

首页> 经济师> 张海涛高级经济师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墨染成画执念如花

已采纳

黄埔军校三期,1924年12月陆续进校,1926年1月毕业,加上在潮洲分校修业期满的学员,毕业生共1233人。从第三期起,新生入学要受三个月入伍生教育,期满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正式生,编入学生队。张治中任总队长。第三期毕业生中最为著名的是王耀武,另一位较为出名的是戴安澜。而在中共红军方面以1931年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部长的朱云卿最具代表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三期学员相继奔赴抗日战场,都各自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学员除了前面所述的王耀武和戴安澜外,还有:宋瑞珂(山东青岛人,第66军军长)、方先觉(安徽宿县人,第10军军长)、朱岳(广东台山人,第10军副军长)、石觉(广西桂林人,第4师师长)、钱东亮(江苏常熟人,第20师师长)、李纪云(河南唐河人,第65师师长)、熊绶春(江西南昌人,第103师师长)、汪波(湖南新化人,荣誉第1师师长)、刘安祺(山西崞县人,第87师259旅旅长、第61师副师长)等人。他们在各自的抗日战场上皆立下战功,其优秀事迹亦广为流传。为抗日事业献身的三期学员有:王润波(四川开县人,第25师149团长,1933年在河北古北口牺牲)、杨杰(湖南蓝山人,第1师第1旅副旅长兼团长,1937年在上海牺牲)、朱赤(江西修水人,第88师262旅旅长,1937年在江苏南京牺牲)、易安华(江西宜春人,第87师259旅旅长,1937年在江苏南京牺牲)、高致嵩(广西岑溪人,第88师264旅旅长,1937年在江苏南京牺牲)、韩宪元(广东文昌人,第88师264旅团长,1937年在江苏南京牺牲)、王竣(陕西蒲城人,新编第27师师长,1941年在山西台山寨牺牲)、戴安澜(安徽无为人,第200师师长,1942年在缅甸牺牲)、胡义宾(江西兴国人,第96师副师长,1942年在缅甸牺牲)、周复(江西抚川人,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在山东张家骝牺牲)。这些烈士为抗日事业所作的贡献也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另外在抗战期间有段朗如(安徽英山人,第79师师长)因南昌会战畏缩不前、文重孚(湖南益阳人,长沙市警察局局长)因长沙大火,被相继枪决,在此也略记一笔。抗战胜利以后,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又存活下来的军人们,被相继卷入了国共争权夺利内战的旋涡。命运注定了这场内耗战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他们中的大部分逃台、被俘或者是阵亡。同时也有部分高级将领看清了时势,最终投入了中共的怀抱或主动脱离了部队。其中与中共抵抗到底被俘、阵亡的有:王耀武(山东泰安人,山东省主席兼第2绥靖区司令官,山东战场被俘)、康泽(四川安岳人,第15绥靖区司令官,湖北战场被俘)、熊绶春(江西南昌人,第2兵团副司令官兼第14军军长,江苏战场阵亡)、刘秉哲(江苏宿迁人,第28军军长,上海战场被俘)、段霖茂(湖北蕲水人,整编第57师师长,山东战场被俘)、宋瑞珂(山东青岛人,整编第66师师长,山东战场被俘)、刘伯龙(贵州龙里人,第89军军长,在贵州因内讧被逮捕枪决)、王中柱(湖南祁阳人,第103军军长,衡宝战场被俘)、李纪云(河南唐河人,整编第31旅旅长,陕西战场被俘)。宣布起义或主动离军者有:方暾(湖北罗田人,第118军军长,四川起义)、叶芳(浙江龙泉人,第200师师长,浙江起义)、邓钟梅(江西萍乡人,整编第90师副师长,陕西离职)。在逃到台湾的第三期学员中最为出名的有刘安祺、石觉、夏季屏三人,其他多以“国防部”高参潦度余生。

1评论

梦想给了谁

这个网站很全的,每期的教职员工和学员都有黄埔三期:步兵队学生丁立群 安徽怀宁王文炯 广西桂林丁祥松 江苏东台丁维禧 福建晋江丁怀忠 江苏无锡王涤欧 湖南祁阳王会川 安徽英山王哿仁 湖南临澧王鹗峰 安徽英山王明恕 山东滨县王明道 四川威远王醒民 贵州贵阳王湘 湖北蕲水王道 江西永新王晓峰 浙江温州王辅卿 江苏铜山王锡侯 浙江缙云王师 湖南宝庆王隆玑 江西兴国王楷辅 河南内乡王鼎 安徽无为王润波 四川开县王紫威 湖南湘乡王惠民 吉林长林王扬烈 湖南湘潭王少祥 四川安岳王伟矩 安徽合肥王俊 陕西蒲城王运尧 浙江瑞安王者非 广东化县王严 山东王仁 浙江青田王萌蝇 广东蕉岭王镜堂 山东诸城王光樾 贵州遵义王能诚 浙江东阳王继祥 浙江诸暨王保华 湖北薪水王志新 四川威远王学阶 广东琼山王玉珊 四川威远王纲 浙江浦江王昌裕 广东文昌王使能 广东琼州王寅 江苏萧县王宏图 江苏睢宁王成材 湖南临澧王礼芹 江苏睢宁王景羲 江西饶州王东春 广东琼州王轨平 江西萍乡王树烈 广东遂溪王岚 江苏萧县王绍彰 广东琼州王治平 湖南澧县王耀武 山东泰安王诗萱 广东琼州王承坤 江西鄱阳王树东 山东诸城王申桂 湖南祁阳 王荫廷 江苏涟水王熊 江西赣县王长庚 安徽英山王吉树 安徽荚山王民一 湖北汉川王文华 江西九江方文灿 浙江浦江方柱亭 安徽英山方暾 湖北罗田方敦仁 贵州安顺方大临 湖南慈利方剑秋 湖北武昌文勋 江西萍乡毛邦初 浙江奉化文重孚 湖南安乡毛云 湖南慈利文发潞 贵州遵义毛杜 四川富顺尹伯休 四川仁寿石虎臣 四川仁寿尹润体 河南唐河石衡钟 湖北黄梅石其极石瑛 湖南零陵石象乾 安徽英山丘之纪 广东揭阳 石世伟 广西义宁 介充 广东顺德 石镜蒲 江西都昌 丘裴垄 广东平远 田松坪 陕西成阳 申朝宗 江苏铜山 丘志和 广东蕉岭 申不屈 湖南新化 田乃英 广东遂溪 申大伦 陕西郐阳 皮亚元 湖南平江 朱定深 江苏 古宜权 广东五华 史良 四川富顺 左铎 湖北应城 朱祥符 江苏睢宁 朱武 广西宣武 朱业骏 湖南醴陵 朱奇 安徽灵璧 朱赤 江西修水 朱俊 湖南汝城 朱学恒 江苏涟水朱奇君 江苏沭阳朱元荣 江苏铜山朱云卿 广东梅县朱选峰 江西万安朱希新 浙江浦江朱斌 湖南蓝山朱岳 广东台山朱韶成 安徽宿县朱海涵 湖南湘乡朱沛霖 浙江东阳朱端的 浙江瑞安朱焕铃 浙江温州朱锦藻 湖南慈利安汝毅 四川安岳朱性初 湖南汝城安殷磐 安徽六安伍兰皋 湖南耒阳江泽长 湖南宁远江纯全 贵州遵义任同光 安徽灵璧江雄风 浙江温岭邢幼民 安徽庐江邢国农 广东文昌任能群 江西铅山吕景羲 浙江东阳吕义颥 浙江东阳任隆 湖南宁乡吕开第 浙江永康吕魁文 山东阳信李倜 湖北沔阳李可良 广东梅县李辉匀 湖南晃县李宴芳 广东五华李殿璋 四川内江李腾藩 广东琼山李人淑 湖南醴陵李汉炯 广东台山李佩金 山西高平李乾元 江苏无锡李征期 广东化县李劲夫 四川荣县李树衢 四川荣县李昭棠 浙江东阳李孔晖 安徽寿县李隶华 广东番禺李建平 湖北应城李本初 四川眉山李炳朝 广东封川李鸿僖 浙江永嘉李宝勤 山东平原李泉 浙江龙游李树 广东琼东李荣 广西容县李素 湖南宜章李淳 江苏涟水李文祥 福建南安李昌龄 山东潍县李耀宗 广西容县李冠英 湖南宁远李大钟 广东万宁李受思 广东龙川李鼎三 江苏南汇李维钧 湖北京山李大中 山东滕县李用章 四川邛崃李梦麟 江苏上海李藩 湖南宁远李济 湖南宁远李耀宗 江苏宝山李才桂 湖南醴陵李芳 湖南资兴李梦花 江苏灌云李彬 韩国毙簧李晓峰 江苏铜山李乃纬 广东信宜李维藩 山东莱阳李光恩 广东龙川李秉中 四川彭县李逸泰 奉天庄河李寿千 山东潍县李钊祥 广西桂平李定民 湖南长沙李纪云 河南唐河李选逵 福建上杭李征梯 四川资中李一民 湖南湘乡李惠远 江苏徐州李梅芳 广东惠州李培荫 浙江缙云李彦生 四川达县李德生 河南唐河李克明 广东文昌李炳辉 广东遂溪李正芳 云南景谷李作新 广东五华李霖 四川德阳吴中平 广东琼州吴肃 山西曲沃吴振斌 浙江东阳吴增隆 山西孝义吴荣光 湖南淑浦吴忠翰 浙江奉化吴凯 浙江青田吴光皓 湖北黄陂吴忠相 浙江奉化吴求剑 湖北黄梅吴竟成 浙江宁海.吴振刚 福建连城吴用淮 广东梅县吴高维 广东乐会吴泽通 湖南新宁吴克白 广东潮阳吴家林 江西南康吴谦 浙江温州吴坤兰 广东琼山吴兆瑛 浙江永嘉吴致奇 四川重庆吴静修 浙江乐清吴濂淑 广东文昌吴兆铮 浙江永嘉吴苏民 湖北黄安吴树勋 四川叙府吴淡人 四川威远吴自新 湖南华容吴民三 广东琼山吴乃杞 广东琼州吴超征 浙江温州余子温 河南内乡吴刚 浙江东阳吴宗范 江苏萧县吴铁铮 湖南安乡余锡祺 江西修水余文春 湖南临澧余翰邦 湖南汉寿余锦猷 四川金堂余翼群 江西修水余锡祉 江西修水余世沛 浙江温州余昌舜 浙江永嘉邱巍 湖南衡阳余克治 湖南岳阳邱志军 广东蕉岭余少杰 广东鹤山邱鸿杰 湖北黄陂何嗣磷 浙江东阳何大熙 湖北宜昌邱开基 云南景东何崎 浙江鄞县何楚臣 湖南宁远何树文 浙江东阳何仁杰 四川璧山何章 湖南华容何佛善 广东兴宁何文纲 湖南永顺何振新 湖南永兴巫尊群 湖南醴陵宋瑞珂 山东青岛宋廷钩 湖南新田宋厚爵 山东即墨宋卿湘 湖南新田宋觉 湖南新田宋肇勋 湖南新田辛钟璜 广西桂平祁占寰 广东东莞宋书田 安徽怀远杜德孚 浙江东阳杜映江 山西离石佘广生 湖南慈利利运洁汪钺 安徽繁昌沙述 江苏武进汪逢榘 安徽英山车廷信 朝鲜汪泽 湖北应城汪典稼 湖南益阳汪化霖 湖北黄冈汪石林 安徽霍山沈端谟 浙江东阳汪荣 贵州平坝汪炼 江西乐平沈开樾 浙江宁波沈继西 安徽英山沈谅 浙江东阳沈炽昌 福建永定沈正和 安徽英山言子才 湖南长沙武希良 湖南郴县易清 江西大和竺培基 浙江宁波易湘兰 湖南醴陵武彝 湖南湘乡易湘钟 湖南醴陵周佩三 浙江永嘉周烈甫 四川永川周栋梁 四川邛崃周兆麟 云南永北周广达 江苏铜山周保田 江苏铜山周恩渭 浙江衢县周浩 浙江诸暨周复 江西抚州周家任 云南鹤庆周鹤树 浙江宁波周焱 云南大关周羽皋 湖南澧县周裁衍 广东琼山周良 浙江松阳周爱 浙江泰顺甩鑫 江西鄱阳周邦彩 河南唐河周宿侯 浙江青田林鸿苑 广东文昌周栉 安徽潜山周煦龙 浙江诸暨周化南 浙江缙云林本 广东文昌林云锦 广东大埔林曩薪 广东文昌林泽深 浙江平阳林崇阿 广东阳江林道贯 湖南石门林钟 广东琼山金达仁 安徽英山金风远 安徽英山林雨青 四川资阳金邦杰 湖北罗田金亦吾 湖北京山金家藩 浙江永嘉季祖谦 浙江青田岑家卓 广东文昌金式祁 浙江东阳芮元琨 浙江浦江孟卿 浙江松江禺治 湖南湘乡洪瑾 浙江姜玉芳 江苏徐州宛志学 湖北黄梅洪世寿 安徽巢县洪有成 广东梅县姜保华 浙江黄岩姜佐文 安徽英山胡声扬 湖南益阳姜桂丛 直隶保定姜云清 江苏宿迁姜镜堂 安徽英山胡义宾 江西兴国胡灿 江西兴圄胡汉侠 江苏宿迁胡蕴山 湖南益阳 胡义康 江西兴国胡醴泉 湖北武昌胡杰夫 广东英德胡锍英 云南弥勒胡立生 江苏铜山胡骏逸 湖北蕲水胡世培 浙江永嘉胡承焯 湖南澧县胡宝书 浙江永嘉胡孟清 湖南资兴胡大振 江苏铜山胡瑶 江西兴国胡宏唐 湖南石门胡耀民 广东开平胡义扬 江西兴国 胡于定 广东茂名 胡琨 江西赣州 胡完彰 湖南石门 胡超 湖南资兴胡国泽 四川成都 胡璜 江西兴国 侯庭宾 直隶丰润 苗秀霖 江苏铜山 侯思民 湖南安仁 营世平 江苏铜山 苗瑞体 江苏铜山 苗国福 江苏铜山 柏岳 湖南祁阳姚光熙 四川遂宁柏芬 湖南祁阳 姚毓瑁 广东阳江姚仲荣 湖南宜章姚毓琛 广东阳江纪乃武 广东万县封高亿 广西容县成宜 湖南湘潭封膺玑 广西容县纪毓智 江苏宿迁查汉屏 湖北蕲春殿朗如 安徽英山段子中 湖南耒阳段歙华 安徽英山段远谋 四川广安段霖茂 安徽宣懋麒 浙江诸暨柯正华 安徽英山马耐园 广东潮阳宣邦海 浙江浦江柯伯勖 安徽英山柯建安 江西武宁马叔明 湖南辰簸胥粉 江苏盐城施毓 江苏海门马骥 四川资阳郝翔翥 安徽英山郝照亭 安徽英山柴岚 山西沁源范宏亮 山西平陆唐家宝 安徽颖上柴文彬 山西荣河范树鹏 江苏徐州范云程 广东梅县唐赓增 广东龙川唐生海 湖南石门唐士鑫 湖南醴陵唐佐群 湖南武冈唐干林 湖南永卅唐绍尧 湖南零陵唐克明 湖南武冈陈集辉 广东东莞陈祥麟 浙江永嘉陈生敏 陕西富平陈芝张 浙江平阿陈藻 浙江永嘉陈素农 浙江永嘉陈震东 浙江温卅陈履旋 浙江青田陈范 浙江温州陈超林 浙江东阳陈芝范 浙江浦江陈品珍 湖北汉阳陈仁贵 河南林县陈温恭 四川金堂陈学武 广东文昌陈志大 浙江浦江陈贻 浙江东陋陈世光 广东兴宁陈忠 安徽合肥陈铸新 广东琼崖陈渔 贵州思南陈颐鼎 江苏宿迁陈振亚 江西永修陈家麟 广东文昌陈悦民 广东蕉岭陈德润 湖南湘乡陈振元 广西容县陈长彩 湖南临澧陈参 湖南新田陈止戈 四川忠县栋竞 江苏灌云练俊 浙江温州陈蕃 浙江松阳炼道守 湖北夏口栋士柱 广东番禺炼荣硅 湖北汉阳陈尧 浙江青田陈健 湖南新宁陈照方 广东文昌陈觉 浙江永嘉陈正常 贵州遵义炼绩昭 四川富顺拣鹏翥 湖北应城陈靖远 福建南安陈永 浙江青田胨霖 安徽灵璧陈士元 江西修水陈典 湖南耒阳蒋聪谟 湖南石门陈逸琴 湖南道州陈拔萃 福建厦门陈光桥 湖北黄安陈炳璜 广东化县陈清 江苏江都陈伟贤 湖南攸县陈缡 浙江青田陈魁 湖南湘乡陈采夫 湖南临澧陈恺 湖南临武陈泽寰 江西修水陈子高 湖南湘乡陈世贤 贵州湄潭陈淘 浙江缙云陈三俊 山西平陆陈芳福 四川安岳陈常健 广东文昌陈粢 四川成都陈振新 湖北应城陈永芹 广东乐会陈希平 湖北云梦陈道生 安徽颖上陈可超 广东潮阳徐光义 江西铅山徐容光 广西北流徐康 湖南耒阳徐渭璜 四川邛崃徐宗孺 湖北圻水徐士品 江苏沛县徐介藩 安徽灵璧徐作霖 江西丰城徐天民 广东文昌徐普 浙江兰溪徐启兴 浙江永嘉徐作民 四川泸州孙家傅 山东即墨孙孔文 浙江温州徐立 浙江永嘉孙开勋 江苏徐州孙启人 江苏宿迁孙信符 江苏涟水孙树声 湖北罗田夏北侯 湖南临澧孙业超 湖北安陆夏凌云 湖北黄冈孙学楷 江苏上元夏炳仁 广西柳州夏季屏 江苏常州陆玉璋 贵州安顺夏显忠 浙江青田陆敬业 江苏宿迁夏佐臣 浙江青田陆一声 浙江宁波陆永存 广西武宣袁肖韩 湖南醴陵陆刚 广东南海袁显扬 江苏海门袁道亮 安徽寿县连士英 广东潮阳荆璜 湖南宁远柳圣宣 江苏铜山时亚武 江苏宿迁卿明骐 广西灌阳敖祖钺 湖北沔阳梁勇义 广东荣城梁修伦 广东新兴梁式霖 广西桂平梁济清 广东新会梁一 湖南未阳梁萃堂 广东儋县梁载荣 湖南耒阳梁鹊 江西万安倪祖耀 江苏徐州梁得翼 云南景东倪家辉 广东番禺倪鑫 江苏扬州泰颂勋 广西贵县徐铁铮 河南南阳陶林英 广东文昌秦世杰 广西桂林涂黻廷 广东大浦秦绍恬 四川古宗陶坚民 广东文昌韦崇纲 广东乐会高文华 江苏无锡韦重光 广西武宣高觉民 江苏睢宁韦庆清 广西马平高家俊 湖南沅江高民 安徽灵璧高致嵩 广西岑溪高泽 江西九江高文鼎 云南华坪高玉峰 湖北宜昌高鹤飞 江苏淮安许岳 浙江温州张议远 贵州遵义许半农 湖北武昌张本禹 安徽巢县张翩联 湖南慈利张宇衡 浙江温州张道治 安徽秋浦张剑周 四川巴县张鹏翼 四川南充张继侯 江西宜平张宝光 浙江东阳张廷汉 湖南安乡张仲芳 湖南宁乡张国猷 江西星子张汉卿 山东即墨张骥骞 湖北黄梅张子鸿 四川威远张炎 安徽风台张天池 四川富顺张国士 广东化县张元焯 广东韶州张新 浙江浦江张廷玉 江西兴国张集龙 浙江东阳张兆华 广东蕉岭张获伯 湖北黄梅张琦 浙江义乌张竹秋 广东五华张孟豪 浙江奉化张业 浙江青田张金廷 山东高密张咸宜 浙江浦江张羽 湖南南县张捷 安徽英山张宝绍 广西梧州张元良 四川合川张云腾 广东五耸张维汉 江西九江张镇 安徽灵星张毅 四川巴县张行 浙江东阳张贵卿 湖南石门张竞之 广东琼山张鹏 湖北罗田张再良 江西萍乡张永锡 湖北利川张启煌 湖南益阳张海涛 湖南石门张家荣 安徽英山张煦秋 湖北罗田张守章 江苏睢宁张英 安徽灵璧张光显 江苏铜山张圣哲 韩国张廷孟 山东青岛张鹏 浙江永嘉张辅邦 广东五华张菱 云南弥渡张学圣 江苏睢宁张见 浙江浦江贺炳秀 江西安福贺明宣 四川安岳张翩鸿 湖南慈利贺咏风 江西安福贺华生 湖南宁乡贺维中 江苏徐州符卓英 广东文昌符致远 广东文昌贺香亭 湖南临澧符节 广东文昌符树梅 广东文昌符祥霞 广东定安符秉雄 广东文昌莫我若 湖南宝庆符笃初 广东文昌种岳衡 陕西邰县符英宪 广东琼山莫国章 湖南益阳梅国瑞 湖北黄梅郭外青 江西都昌章只愚 湖北黄陂郭鼎铭 江西黎川梅祖尧 湖北黄梅郭玉光 浙江兰豁郭登调 湖南醴陵曹毅 湖南零陵郭家范 山东潍县郭建元 湖南醴陵郭泽乾 四川荣昌曹伯球 湖南耒阳曹斌 江苏靖江康庄 四川安岳曹素民 浙江绍兴娄仰尼 山西垣曲曹利勇 山东东阿康泽 四川安岳冯绍晃 广东阳山黄恩遴 广东化县冯家邦 四川忠县黄敬之 广东三水常乾坤 山西垣曲黄善辉 广东文昌黄伟雄 广西容县黄夷白 湖南长沙黄乾望 贵州桐梓黄磊 湖北罗田黄英仑 贵州贵阳黄克鼎 湖南蓝山黄志良 广东五华黄鼎新 湖北谷城黄铁民 安徽寿县黄守泗 广东琼山黄济英 福建南安黄戡 湖南长沙黄格君 湖北汉川黄志忠 河南内乡黄苏 湖南绥宁黄盛翰 江西虔南赏世隆 广东来宾黄百强 广东琼州黄群 广东大埔赏学家 广东遂溪黄定五 江西兴国黄咏瓒 浙江诸暨黄铮 广东惠来黄远根 广东大埔黄极星 四川渠县黄能强 广东大埔黄剑青 浙江浦江黄继香 湖南岳阳黄绍美 湖北咸宁黄德兴 广东合浦赏伟斌 广东澄海黄赓 广东遂溪黄学伦 广东遂溪黄镜元 江西兴国黄仲义 广东遂溪黄鸿儒 浙江温州黄广昌 广东大埔黄天蟾 广东大埔黄健翮 广东蕉岭黄文澜 湖北武昌黄逸群 广东大埔黄元庆 江苏常熟黄德五 广东化县黄宗寿 广东遂溪黄成美 广东遂溪黄焕然 湖南零陵黄楝臣 湖南汉寿黄仲翔 四川成都万徐如 贵州贵阳傅锡章 安徽英山崔琰 湖南长沙傅楫远 四川威远万世珍 湖北黄梅傅维霞 安徽英山傅志贵 浙江诸暨傅克铭 安徽英山傅宗文 湖南醴陵傅昆言 安徽英山傅宗恒 湖南岳州温一 广东五华程密 浙江嘉兴汤复天 浙江永嘉温良 江西兴国汤建威 广东花县程沛 浙江东阳汤建中 湖南石门舒言 浙江青田乔茂材 四川北川舒荣 云南弥渡华学端 贵州黔西斯励 浙江诸暨焦起铠 陕西潼关曾善 四川岳池曾孝纯 浙江青田庄文彬 广东潮阳曾国俊 广东信宜曾元良 湖南永兴曾肇邦 四川泸县曾宪鉴 广东梅县曾伯熹 江西兴国曾吉斋 湖南永兴曾庆洪 广东蕉岭曾晴初 四川隆昌曾振华 广西桂平邹国藩 浙江温州彭云龙 湖南醴陵邹螭才 广东惠州邹珍善 湖南宁远邹绍鲁 云南阿迷彭哲夫 安徽英山彭子言 四川重庆杨维泉 浙江诸暨彭延祖 安徽英山覃怀升 广西平南彭培亮 广东龙川杨树森 广西武宣杨少初 四川荣昌杨善余 广东琼州杨奇 广东兴宁杨英畏 四川荣昌杨芝山 湖南祁阳杨治 江苏丹阳杨德谦 云南宜良杨定南 湖南醴陵杨盖雄 江西安义杨藤 贵州关岭杨啸伊 湖北黄安杨立 福建瓯县杨锐军 云南祥云杨家桂 安徽颖上杨岳林 浙江浦江杨德亮 云南昭通杨坤寿 湖南晃县杨运章 湖南茶陵杨伯瑜 贵州贵阳杨鹏翔 广东万宁杨杰 湖南蓝山杨昌溥 四川秀山杨育杰 福建厦门杨英介 四川荣昌董荣光 浙江平阳董纯铭 江苏青浦杨节清 安徽寿县董正兴 广东化县董景宣 广东化县董从善 山西河津甄士恭 广东台山詹斌 福建崇安董恕 贵州安顺詹克武 广东文昌詹用韬 安徽合肥雷云泽 湖北应城雷瑞亭 湖北黄安睢友蔺 广西天镜雷云门 湖南新田葛炳光 浙江东阳虞贤诏 浙江东阳蒙九龄 贵州荔波熊寿萱 安徽英山叶启贤 湖北罗田熊文钦 湖南宁乡熊绶舂 江西南吕熊天才 贵州安顺叶德如 广东龙川叶荏 浙江永嘉叶芳 浙江龙泉叶荫森 湖南醴陵叶古衣 广东潮安叶成 浙江青田叶祥宾 浙江永嘉叶晋之 湖北罗田邓明光 湖南汝城叶景福 安徽英山邓耀湘 湖南醴陵叶晋 湖北罗田邓扬奎 湖南桂东邓文祁 广西容县郑亮 广东潮州邓钟梅 江西萍乡邓洪南 江西萍乡邓彪禹 湖南酃县郑明英 湖南宁远郑华雄 广东文昌郑德新 浙江浦江郑庭烽 广东文昌郑鑫 浙江缙云郑步鸾 福建永定邓峻生 四川富顺卅道九 安做英山赵玉岭 山东滕县郑国琛 浙江瑞安齐整师 浙江青田郑平 四川叙永赵铁臣 江苏海门赵治平 江苏宿迁赵德成 湖南石门赵昭班 浙江东阳赵振华 浙江浦江赵鑫 江苏仪征赵愚 湖南零陵赵荫吾 四川重庆赵元寿 浙江富阳赵琳 山东泰安赵宋 四川巴县赵逢珏 山东滕县廖毓清 广东兴宁廖善初 广东潮州廖威 湖北京山廖卓然 湖南临澧廖治平 四川岳池廖砚香 广东兴宁廖煜巨 广东惠州廖慷 广东兴宁管时民 湖南零陵廖奋庸 广东兴宁管文楷 江西雩都廖子熹 广东兴宁裴存藩 云南昭通赖新中 广东兴宁厉言 浙江缙云赖中威 广东兴宁厉克敏 湖南蓝山赖匡民 江西兴国厉百川 江苏淮安黎庶希 广东罗定刘宗宽 陕西蒲城黎祥恩 广东罗定司马极 湖南澧县司马传 浙江绍兴刘振宗 江苏睢宁刘崇涝 浙江东阳刘略 湖北黄陂刘恒 安徽南陵刘有华 四川宜宾刘安祺 山西峄县刘玺 山西离石刘挺志 广东梅县刘德芳 湖南耒阳刘伯英 广东梅县刘学明 广东遂溪刘铁仙 朝鲜汉城刘裕光 广东蕉岭刘振黄 江苏睢宁刘国用 广东梅县刘光汉 江西刘秉哲 江苏宿迁刘君笃 四川威远刘致祥 云南晦冲刘伯龙 贵州龙里刘恕 湖南宜章刘作人 四川郫县刘昌凤 江苏涟水刘轶超 湖南未阳刘得先 浙江东阳刘启棠 江苏徐州刘竺坪 四川荣县刘壮陶 江苏徐州刘一德 湖南来阳刘培风 浙江衢县刘昭寰 广西北流刘之志 湖北黄梅刘启勋 江苏铜山刘志达 湖北应城刘震军 广东兴宁刘云生 江苏铜山刘炎 湖南湘乡刘文峰 江苏铜山潘汝翼 湖北黄安刘丕基 广东化县潘明甫 江苏涟水刘骞 四川新都刘光奎 四川富顺蒋作均 湖北应城蒋伯真 浙江宁波潘笑清 湖北黄安蒋当翊 湖南零陵蒋燮卿 湖南武冈蒋芝兰 江苏丹阳蒋心谷 浙江诸暨蒋作舟 湖北应城蒋世俊 湖南宁乡蒋耀权 湖南永明蒋芳信 湖北天门蒋赓宝 江苏丹阳蒋振秋 江苏铜山蒋铁生 广西全县蒋克昌 江苏武进蒋肇周 湖南祁阳蒋行一 江苏涟水樊龄 四川安岳乐云岩 湖南新田蔡藻 湖北黄陂樊贞璃 四川宜宾蔡芝田 湖南华容谈誉球 江苏涟水蔡世 湖南华容蔡乘波 安徽颖上钱进法 浙江嵊县蔡晴川 湖南石门钱东亮 江苏常熟钱法铭 浙江嵊县邝植民 广东台山楼月 浙江东阳楼望潮 浙江东阳邝炳煌 浙江资兴楼秉国 浙江诸暨楼炳谦 浙江义乌鲁恢亚 安徽无为骆志雄 广东花县卢兆熊 浙江东阳鲁异三 安徽宣城骆德荣 四川双流骆听益 湖北京山卢斌生 江西九江卢振欧 浙江缙云卢达春 江西卢志豪 浙江永嘉卢子钰 河南商城卢石英 江西修水欧洽清 广西苍梧卢志鸣 浙江温州钟永桢 广东蕉岭蓝和春 福建武平钟冠英 江西修水钟梦何 浙江平阳钟坚 广东英德钟媲 广东龙川钟毓 广东梅县钟秀 江西抚州钟祖荫 江西修水戴弁 四川成都戴目新 安徽无为戴安澜 安徽无为戴凤林 广东五华戴贤锵 浙江宁波戴镇球 湖南长沙冀赓亮 江西平遥糜藕池 贵州毕节龙其伍 广东琼山薛华民 江苏铜山龙文光 四川重庆龙之章 贵州平坝龙水津 广西挂平谢平 湖南华容谢轶南 湖南未阳谢子才 湖南宜章谢彬 安徽灵璧谢品芳 广东梅县谢镇南 广东梅县谢懋权 广东梅县潘峰名 江西乐安谢琦 浙江永嘉谢光亚 江苏萧县谢沧涵 四川渠县谢骏 湖南宝庆谢我青 广东梅县应时杰 江西南昌谢毓麟 江西兴国谢金聚 江西广丰璩汝梃 广东德庆应威 福建浦城缪象初 云南昆明边公藩 浙江诸暨应作球 浙江平阳魏先 广东五华魏汉超 广东五华韩遇龙 江苏铜山韩宪元 广东文昌韩继周 江苏徐州韩鹏 广东文昌韩湘澄 湖南湘阴韩继汉 江苏徐州罗法胜 广东大埔罗运元 广东澄迈罗振鹏 湖南祁阳罗纲秩 四川荣县罗美贤 广东兴宁罗志敏 湖南祁阳严登汉 四川涪陵谭煦 广东开平谭世荣 湖南湘乡谭国非 湖南资兴谭志才 江苏常熟谭理 云南永北谭宝楚 湖南慈利苏扶若 广东顺德苏登 广西容县苏文骏 湖南衡山苏祥星 广东中山苏祖轼 江西德安萧爱贤 江西兴国萧道荣 湖北安陆萧绍贤 广东梅县萧树经 贵州都匀萧际峰 四川井研萧劲 湖南临澧萧行慎 江西兴国萧钧江 西兴国萧杰 江西万安萧宽岳 广东梅县萧挹南 安徽英山萧毓麟 广东梅县萧锦篪 江西萍乡饶森 江西南昌龚玉泉 江苏无锡萧克明 安做英山顾自谨 江苏南通饶荣春 江西九江龚体仁 安微合肥龚绍华 湖北应城欧阳英 湖南宁远欧阳疑 湖南宁远欧阳哲 广东南雄欧阳文 湖南益阳骑兵队王步青 浙江李汉杰 山东肥城王震 湖北大冶方舟 江西浮浆王然 浙江浦江宋元泮 湖南永明谷藜光 湖南耒阳林大谟 湖南湘潭汪守相 安徽无为吴岱 浙江诸暨何职民 广东乐会金麟 浙江永嘉唐家驹 湖南祁阳胨瀚 浙江温州范蔚岑 广东大埔陈甲三 江苏炼嘉镒 广东文昌夏雷 浙江永嘉张焕唐 福建上杭温祖铨 广东梅县黄敬熙 江苏江都傅启霖 广东文昌张铁铮 广东花县程宪洛 浙江东阳叶有梅 浙江富阳刘靖玺 广东遂溪黎冠雄 广东罗定刘裕经 湖北大冶潘汉波 广东文昌颜驭 广西邕宁魏定邦 广东五华罗同登 广东龙川钟善林 江西兴国韩君南 广东琼州龙学霖 广东琼山罗炜 广东兴宁方正 湖南岳阳文有麟 湖南零陵丁亚中 安徽风台丁五季 安徽庐江干城 浙江青田王福生 浙江黄岩毛宝康 江西南昌甘树藩 湖北蕲春田子博 湖南衡山古克炎 厂东梅县毛子衔 浙江江山江恒佛 湖南新宁任大民 湖北黄陂汪波 湖南新化伍光宗 湖南新化谷磊 湖南耒阳谷声 湖南耒阳李瑞芳 广东平远李克 四川温江李元英 湖南平江汪淼 湖北罗田李名著 湖北京山李镇煽 湖南湘阴李杏农 江西丰城李永忠 四川荣昌李馨远 湖北秭归李佩林 湖南衡山吴尚贵 四川金堂吴天鹤 湖南常宁

142评论

魔法黑咖啡

共产党方面: 朱云卿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1931年5月重伤被俘后牺牲 黄公略 红3军军长(毛泽东在词中称赞:“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1年9月遇空袭牺牲 吴光浩 红11军军长兼31师师长 1929年5月重伤牺牲 唐赤英 红3军参谋长 1932年12月在湘鄂西“肃反”中被错杀 陈奇涵 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1981病逝 倪志亮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1965病逝 常乾坤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 1973病逝 郭化若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95病逝 曾泽生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兵团副司令官兼60军军长,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 1973病逝 国民党方面 抗日殉国: 周复 中将 黄埔军校教官国民政府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 率部在鲁苏战区抗战 1943年2月殉国,时年43岁 戴安澜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11月殉国,时年38岁 柴意新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169团团长 率部参加常德保卫战 1943年12月殉国,时年45岁 王竣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80军新27师师长 率部参加中条山之战 1941年5月殉国,时年43岁 王禹九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9军参谋处长 率部参加南昌会战 1939年3月殉国,时年38岁 谢升标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苏、浙、皖游击司令 率部在苏浙皖抗战 1938年4月殉国,时年36岁 高致嵩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4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8岁 朱赤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2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3岁 易安华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1军第87师第259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 刘国用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9岁 胡义宾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96师副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5月殉国,时年36岁 张本禹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13军第4师12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长城居庸关抗战 1937年8月殉国 丁立群 少将 第三战区皖南游击纵队副司令 率部在苏北地区抗战 1944年1月殉国,时年43岁 王润波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团长 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 1933年3月殉国,时年28岁 韩宪元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5岁 贺光耀 上校 国民革命军第190师第570团团长 率部参加衡阳会战 1944年殉国 参加解放战争内战: 刘安祺 一级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95年病逝 石觉 二级上将 第九兵团司令官台湾联勤总司令 率部于1950年逃台 1986年病逝 熊绶春 中将(追赠上将) 国民革命军第14军军长 率部参加淮海战役 1948年阵亡 王耀武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长 率部参加济南战役 1948年被俘,1968年病逝 方先觉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83年病逝 李天霞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67年病逝 康泽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5绥靖区司令官 率部参加襄樊战役 1948年被俘,1967年病逝 陈嘘云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师57旅旅长 率部参加孟良崮之战 1947年被俘 其它 刘宗宽 中将 重庆绥署参谋处处长,率部于1949年在重庆起义,起义后加入农工民主党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1992年7月病逝

30评论

这不像你

政治学与行政学介绍如下: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汁匕较政党制度、市政学、公共政策概论、政法学、人事行政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 专业概况: 1、教学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 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3、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就业方向: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3.具有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有关政治体制、决策过程以及党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针、政策;5.了解政治学及行政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开设院校:按高校热度排序 [广东]中山大学[福建]厦门大学[上海]复旦大学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江苏]东南大学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山东]山东经济学院[辽宁]大连海事大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燕山大学 [四川]西南科技大学 [安徽]安徽大学 [广东]广东海洋大学[山东]山东财政学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 [湖南]湘潭大学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云南]云南大学[黑龙江]黑龙江大学[贵州]贵州大学 [山东]山东工商学院 [上海]上海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 [吉林]长春大学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辽宁]辽宁师范大学[辽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广西]广西民族大学 [福建]闽江学院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新疆]新疆大学 [福建]漳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陕西]延安大学法学的专业描述学科:法学 门类:法学类 专业名称:法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2,法学的毕业出路法学专业的出路案例姓名:张海涛学校:东北农业大学专业:法学年级:大一困惑:我高考第一志愿填的就是法学,因为很羡慕那些在法庭上唇枪舌剑用铁嘴书写道义的律师……但是,上大学已经半年了,我却再也没有这种心情去幻想:我大四面临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一天到晚都为找工作发愁,而且听熟悉的老师说,我们学校法学专业这几年都很差,根本就没几个进了律所的。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毕业后会失业……戴着律师帽,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主持正义,或者专业一点说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大概所有选择法学专业的同学都会有过这样的想法。很多影片中律师是智慧和正义的象征,甚至也是理想和财富的完美结合点。但是遗憾的是,我相信基本上所有法学专业的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目前本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惨淡表现。1、律师:考试是道坎典型职业通路:律师助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关键点:①司法考试;②经验。职业状况:律师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的职业前景十分看好。但由于现阶段国内法律本科人才供给过多,而且社会对本科法学毕业生的质量认同程度下降,因此就业情况不是很好,但优秀的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薪酬水平:律师的收入构成可分两种计算,一种是拿工资式的,事务所付工资,律师负责打官司,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万多元;另一种是律师不拿工资,但挂靠律师事务所,律师得自己去找客户,根据业务提成,一般在30%至70%不等。并且,根据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的专项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别。总体来说年轻的见习律师一个月一般只有千元左右,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案源的增加,收入就跟个人的能力直接挂钩了,若干年后,天上地下的差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马识途: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全国司法考试。这项考试一般在每年7月份报名,9月份考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难度大,通过率低。2003年近20万人参加考试,共有17000多人过线,通过率为10%,2004年通过率为。司法考试的复习资料阅读量巨大、记忆的知识点繁多,复习到最后比的就是谁的韧性大,谁最能吃苦,要相信天道酬勤。制定复习计划贵在执行,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一般来说,计划用两年的时间通过该项考试是比较合理的。由于执业证书要实习一年后才能申请,所以在考到证书后,再找个律所挂一年,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直接从事律师实务了。其次是工作经验。法律是一门“世俗”的学科,法学界的很多老师都会涉足法律实务。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机会得到你的这些老师的青睐,能够在大学期间帮他“打杂”的话,在你毕业时就已经拥有求职中最为宝贵的实习经验了。特别是研究生,因为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和导师平时的接触也比较多,因此完全可以利用条件积累经验。如果你的老师都不是那种一脚在海里一脚在船上的,也可以请他们帮你介绍,他们的同学、朋友开事务所的肯定非常多。另外,利用休息时间,去一些律所和外企的法务部兼职(实习),这些对毕业时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干得好,毕业后很可能就留在那里。有的时候,某个老师在某个领域是专家乃至权威,他就会掌握很多的资源,这属于奇货可居型。平时多留意、沟通,在毕业时你想去律所,如果他们愿意代为引荐,那比你自己漫天撒网要强得多。最后是如果毕业时,未能通过司法考试,那也还有机会。律师助理职务不一定非得拥有资格证书的,争取一下或许仍有机会。2、公务员:竞争很激烈职业状况: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报名情况的火爆已经清楚地反映了这个职业的吸引力:稳定、收入较高、工作压力小、福利保障完善。关键点:①公务员考试;②社会关系。薪酬水平: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水平保持正比关系,各种收入汇总后一般要高出在所在地区平均工资水平一大截。老马识途:在考国家公务员的时候,二级学科划分的专业并不那么重要,通常要求是学法律的即可,但有很多职位在报名简章上就会标明需要党员。法院和检察院在招人的时候对学科要求会很细,常常会注明“民商法专业”或“刑法专业”,当公务员和去法院检察院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但其收入比不上律师,所以经常有人进法院几年又跳出来做律师的。我们学校法学2001年毕业的一个师姐和2000年毕业的一个师兄都去了保监局(上海)。其实,现在公务员和法院的待遇都不错,只是相对于做律师的前景,难免让人心有不甘。另外,就是现在的企业招聘都不太看重的学生干部经验和身份,在公务员考试中仍然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面试中,政治素质、反应能力、时事敏感度、组织能力的要求比较严格。建议有志于考公务员的同学提前去网上找一本《公务员考试宝典》之类的书仔细看一看,以方便有针对性地锻炼相关能力。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比例也相当低,考试成绩为中良都基本上没有希望,所以,要做好考前几名的考前准备。关系方面,我的同学中就有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考上的,但如果有的话,在录取过程中能得到比别人多得多的方便,提前运作对那些普通的竞争者非常不公平。3、企业法务部职员:待遇好要求高典型职业通路:助理→主管→高级法律顾问职业状况:目前国内只有大公司才设置这个部门,相对人才供给来说,职位数量很少。关键点:①外语水平;②专业功底。薪资水平:外资公司的法务部对新人开出的年薪大概在5万到10万元,大型民企和国企则只有2万到7万元,但在职位上,一年经验能让你的年薪增加2万左右。老马识途:和所有外资公司招聘的其他职位一样,出色的外语读写听说能力对得到法务部的职位至关重要。很多公司甚至派出外籍面试官,那样的话不能用外语沟通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 通常,民商法和国际法这样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更大,就业也相对较好,但热门的专业意味着应聘人数较多,竞争也更激烈。如果能寻求到实习机会那是最好不过,拥有几个月的经验将能使你在和别的求职者竞争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因为很多毕业生在去人家公司求职时,连别人招聘你是要你做什么都不知道,想想如果人家在笔试过程中把自己公司遇到过的麻烦出成案例,你该如何作答?某外资大公司对高级法律顾问的职位描述是:30至40岁,法律专业本科毕业,3年外企工作经验及2年以上律师事务所非诉讼业务经验,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成功跨过第一道门槛,几年后,你也可以跟香港电影里边那些法律顾问一样神高气昂地“只跟高层握手”。4、其他:转行不一定是错典型职业通路:职员(2-3年)→主管(3-4年)→部门经理关键点:①沟通能力;②学习能力。从事其他职位,也就是转行。抛弃专业背景,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不得已所为,也是变通之法,我们能做的是尽量选择能用上法律背景的行业和职业。历史上无数伟人都是法律出身而最终成就并非是法学领域,比如卡夫卡,读完法学博士才发现法律不适合自己的气质,改行后成为一代文豪,另外还有伟大的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学校读的也是法律。销售类工作。我们的特长在于对合同法、证券法等经济法律的熟悉,求职过程中突出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岗位的联系。当然,在学校期间,我们必须掌握一些销售工作的知识,例如业务流程、行业职业现状,还有沟通技巧——能说服面试官放弃那些毕业于营销专业的学生而签下你就是对你的沟通技巧的最好肯定。外贸类工作。对于有法律基础的我们来说,完全可以利用在校期间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商业法律,这对谋取该类职位以及在外贸行业有所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一般公司对新人的要求,我们可以参加由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老师所开办的培训班和课程:外贸流程,包括单据操作、业务拓展、货物质量控制等等。当然,做外贸最基础的还是外语水平,起码要有用英语沟通的能力。因为我国东南沿海与中东地区的商贸往来日益增多,所以如果能利用课余参加培训掌握阿拉伯语,那找工作的事情也就基本上能放心了。 本人是学法学的,希望以上建议能给你帮助!

63评论

花事未了

其实不然,三期就出了解放军1名上将4名中将,抗日名将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当然还有蒋系悍将王耀武,大特务头子康泽。 下面就介绍一些黄埔军校三期比较著名的毕业生 共产党方面: 朱云卿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1931年5月重伤被俘后牺牲 黄公略 红3军军长(毛泽东在词中称赞:“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1年9月遇空袭牺牲 吴光浩 红11军军长兼31师师长 1929年5月重伤牺牲 唐赤英 红3军参谋长 1932年12月在湘鄂西“肃反”中被错杀 陈奇涵 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1981病逝 倪志亮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1965病逝常乾坤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 1973病逝 郭化若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95病逝曾泽生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兵团副司令官兼60军军长,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军长 1973病逝 国民党方面 抗日殉国:周复 中将 黄埔军校教官国民政府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 率部在鲁苏战区抗战 1943年2月殉国,时年43岁 戴安澜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11月殉国,时年38岁 柴意新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169团团长 率部参加常德保卫战 1943年12月殉国,时年45岁 王竣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80军新27师师长 率部参加中条山之战 1941年5月殉国,时年43岁 王禹九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9军参谋处长 率部参加南昌会战 1939年3月殉国,时年38岁 谢升标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苏、浙、皖游击司令 率部在苏浙皖抗战 1938年4月殉国,时年36岁 高致嵩 少将(追赠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4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8岁 朱赤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德械装备师)第262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3岁 易安华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1军第87师第259旅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 刘国用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9岁 胡义宾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96师副师长 率部入缅参加对日战 1942年5月殉国,时年36岁 张本禹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13军第4师12旅副旅长 率部参加长城居庸关抗战 1937年8月殉国 丁立群 少将 第三战区皖南游击纵队副司令 率部在苏北地区抗战 1944年1月殉国,时年43岁 王润波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团长 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 1933年3月殉国,时年28岁 韩宪元 上校(追赠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 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殉国,时年35岁 贺光耀 上校 国民革命军第190师第570团团长 率部参加衡阳会战 1944年殉国 参加解放战争内战:刘安祺 一级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95年病逝 石觉 二级上将 第九兵团司令官台湾联勤总司令 率部于1950年逃台 1986年病逝 熊绶春 中将(追赠上将) 国民革命军第14军军长 率部参加淮海战役 1948年阵亡 王耀武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长 率部参加济南战役 1948年被俘,1968年病逝 方先觉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83年病逝李天霞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 率部于1949年逃台 1967年病逝 康泽 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15绥靖区司令官 率部参加襄樊战役 1948年被俘,1967年病逝 陈嘘云 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74师57旅旅长 率部参加孟良崮之战 1947年被俘 其它 刘宗宽 中将 重庆绥署参谋处处长,率部于1949年在重庆起义,起义后加入农工民主党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1992年7月病逝

168评论

无人关心

因为不知道你原来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知道你看金融书籍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下面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建议看教科书,因为理论体系较为全面、概念解释等各方面也比较规范。本人推荐:国内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国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莫顿、博迪合著 《金融学》。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最为流行金融学初级教材。这些书读懂读透,从金融基本理论方面来讲,达到金融专业一定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仅对金融学当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也可直接看专门课程的书籍,(这部分属于自学金融专业课程建议选择自学教材),比较独立,通俗易懂。

楼上的书似乎有点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时间全部看完更别说细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荐几部经典一点的时候细细品读的,因为不知道 “没什么qishi” 基础如何、年纪几何就推荐几本适合入门者的、有利于建立对于金融的总体感觉和构建脑海中对于经济金融泛商类宏观印象的吧:1.黄老的《金融学》又叫《货币银行学》,是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都要学的对于金融总体介绍的书籍,几乎涉及金融学的各个方面,适合作为对于金融学有什么的了解。2.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经典中的经典,通俗易懂说的都是最基础的理论,来自身边读完可以让人有种对于生活重新认识的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初学者。3.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位有中西方阅历的耶鲁的中国教授,该书以经济学的视角可谓深入浅出的说出了许多中国的国情、故事,读完同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3本都是比较适合基础不深的人看的书籍,但却不是因为其的浅显而是因为它们的深入浅出、因为作者的功底,让读者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细细品味书中所讲,使读者能轻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金融原理。话语不学术、不教条、亲切却字字珠玑,从提问看楼主应该并非专业人士或者仅仅初涉金融,因此觉得会对你有用,希望喜欢。。。

包括车身线束、车门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员前端模块线束、顶逢线束、电瓶线束比如《汽车线束电路原理》《汽车线束设计知识》《2008-2009年中国汽车线束产业链分析及资源整合研究报告》《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人民邮电出版)《《轻松解读汽车电子电器线路图》(电子工业出版)

一个朋友学金融的,他给列的清单,不知道是否会对你有所帮助?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那些对金融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主要推荐阅读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时间,一般均衡等几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视角》萨克斯包罗万有,把宏观经济学的各派观点都详细罗列一遍,要有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起来会感到有趣。《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里,对总供给总需求讲的最清楚最详细的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高宏教材,经济增长部分写的一般,但波动理论部分和投资消费部分非常出彩。《高级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斯坦利费雪对兰姆赛模型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同时在经济波动方面,讲述大量不同于主流(真实经济周期)的新观点:如混沌,太阳黑子等。但本书数学较多,而且对宏观经济基础和直觉要求甚高,建议有所成后进一步阅读。国际宏观经济学《汇率与国际金融》劳伦斯.科普兰大量介绍各种国际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特别是对货币主义理论,蒙代尔模型,多恩布什超调模型和资产市场模型有详细讨论,而且有大量实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入门课书籍,文笔优美,用简单语言阐述现象时能引起读者思考。《国际经济学》甘尔道夫连接了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数学用的比较多,同时给出详细解释。写作方面不同于美式经济学家知识面狭窄而采众家之长,同时对经济传统给与尊重《国际经济学基础》奥普斯塔法,罗格夫国际经济学圣经,该书前言宣称将建立统一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系。采用微观基础为推导根据,让人信服。有大量数学推导,适合高阶学习。最优化理论:《数理经济学基本方法》蒋中一该书对经济学中有所应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面知识作了全面的解释,并以经济学中应用为例子,很适合文科学生恶补经济数学之用。在我看来,把这本书真正看通看透,就能应付大部分课程需要了。《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高宏第一学期课程必须用书,对变分法,动态优化有很详细描述。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本科水平教材,看透该书可以进入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伍德里奇连接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对许多高阶教材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并配以大量实例。推荐阅读。《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戴维森,麦金农金融时间序列:《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蔡芝加哥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教材,偏重时间序列的金融计量应用,但对高阶内容仅作简单介绍,没有推导证明。跳跃的时候会让人看不太懂。《应用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恩德斯中级计量经济学教材,对平稳时间序列,非平稳时间序列和波动性建模有详细描述,而且简单易懂,不涉及详细证明推导。《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约翰.霍尔对VaR有详细讨论《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米尔斯金融学基础入门《金融学》博迪,默顿本人就是看完这本书开始对金融学产生兴趣的,很有趣的入门书。投资学《投资学》博迪中级教程,对现金流定价,均衡定价(CAPM),套利定价(APT),衍生品定价有初步但绝不肤浅的讲解,很适合细读。《公司财务原理》布雷利文笔优美,流畅,大家之作。看这本书是种享受。衍生品定价理论《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约翰.霍尔被誉为华尔街圣经,全面介绍了各种衍生品及其定价,但稍显不足的是本书较少使用数学,如鞅定价方法,GARCH过程,本书都没有深入讲解,但如果说作为进入金融衍生品的门槛,该书我认为是最好的了。《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option and other ics》Sheldon Ross进一步补充了数学知识,据说课后习题极有挑战性。《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shreve卡耐基梅隆的金融工程硕士生课本。随机微积分和金融数学的完美结合,由浅入深,微言大义,对金融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stochastic calculus and financial application》steele该书对布朗运动,鞅测度,平时阅读《股市作手回忆录》《说谎者的扑克牌》《金融炼金术》《对冲基金风云录》《股市真规则》《经济过热,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1929年大崩盘》《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

《国际金融市场与投资》 作者:左连村主编 简介:本教材以国际金融市场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国际金融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货币结构,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等。 --------------------------------- 《中国金融学》 作者:俞乔主编 主题词:金融 理论 中国 文集 --------------------------------- 《金融企业管理》 作者:马庆国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等五部分。 主题词:金融机构 企业管理 --------------------------------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作者:薛敬孝主编 简介: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1999年度重点项目:本书主要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原因,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理论分析,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CT S039802 金融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12 金融危机 -------------------------------- 《风雨洗礼:开放冲击下的金融深化》 作者:傅钧文著 简介:本书包括全球化与开放型金融深化、开放型金融深化的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金融开放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世界 金融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CT S040518 经济体制改革 CT S039810 金融体制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02 金融 ---------------------------------- 《金融背后的风险——关于保证经济安全的报告》 作者:张海涛等 简介:本书精选了近现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金融案例,详尽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发展、爆发及其危害性。 主题词: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地震出版社的,期货正儿八经的入门书,我之前上班的期货公司人手一本

《从一到无穷大》 《上帝掷骰子吗?》最后推荐我们学校的教材吧!《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都不用讲概念的啦,想必已经对经济研究有基本了解了,那就自己找感兴趣的读好了。

如果一个人要对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实际知识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十五本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很少有人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十五本书。除了读书之外,正确的思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本有趣的书往往是有益的书,反之则未必如此。许多在学术上有崇高造诣的著作是无法带来任何阅读乐趣的。在某个狭小的专业领域极有参考价值的书,往往也过于艰涩。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属于“有趣又有益”的交集——尽管它们并不像惊险小说那样好读,但至少不至于让人头昏脑胀又不知所云。随着时间的进步,金融技术和投资技巧的发展都已经比几十年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在几十年后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阅读的。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大本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些人知道华尔街巨人背后的秘密。在每一个华尔街巨人的简介之后,紧接着的是几篇著名人物传记——出色的银行家,伟大的交易员,以及某些恶名昭彰的“坏孩子”。作者的笔调在轻松和严肃之间游走,而且经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重要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他们总是能够见微知著。9、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麦基尔是极少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职业投资者和分析师。他的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归根结底是随机漫步,所以华尔街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以上陈词滥调我们早已在课本上读过了,但是麦基尔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阐述了他的理论。他没有用一两个公式来糊弄我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体系中蕴含的有效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使一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趋于无效。我不赞成麦基尔的结论,但我们无法忽视他的论证,那简直是天才和雄辩的伟大结合。10、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11、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购买濒临破产的低价股,还是购买气势如虹的蓝筹股?从格雷厄姆开始,产生了许多价值投资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拥有独特的模型和选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与格雷厄姆差别不大。格林威尔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来最成功的价值投资经理人——马里奥-加比利、沃伦-巴菲特和保罗-索金等等,分析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在绚烂的投资行为背后的枯燥无味的模型。作为一位学者,格林威尔对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畅文笔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因素。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作为金融学家,伯恩斯坦指出,尽管有效市场的存在使大部分证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价值,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优化自己的回报。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讨论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风险,为什么要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以及股票为什么对债券具有很高的溢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讨论尤其重要。伯恩斯坦并没有给出什么精确的资产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强调分散配置资产、及时进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频繁交易的重要性。他并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资者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结论,这在学者中是相当难得的。13、理查德-费里:《指数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费里是一位投资组合分析师,也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实证数据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证明,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产妥善配置到各种指数基金中去。这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数编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数基金怎样做到尽可能模仿指数?怎样克服流动性、交易成本和税收方面的困难?那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矛盾的“增强型”“基本面型”指数基金有可能成功吗?为什么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数基金发展很慢?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说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管理基金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份额。14、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的业绩。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资产配置,也在于对各种资产门类的本质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科学审慎的原则。史文森并不排斥积极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过高的管理费用和过于危险的风险敞口。他还对捐赠基金的支出政策进行了点评。史文森举出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取得佳绩是何等困难。与我们想像的不同,他并未吹嘘自己如何成功,而是严肃分析了其他人失败的原因——过于轻率的投资决策,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过高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及“买涨卖跌”的错误心理等等。这些事例证明,心理或许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15、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银行并购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并购真的给股东带来了价值?驱使管理层不断收购或被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在并购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戴维斯用许多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访谈讲述了许多典型的并购故事。毫无疑问,大部分失败了,但成功者的奖赏很丰厚。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描述了并购的具体流程和主要问题。在这个并购横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静的思考是少见的。作为一种复杂而且不稳定的金融机构,银行并购可能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并购,所以了解银行并购无疑就了解了并购问题的核心。下载地址::

1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