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8814
从虚无到荒芜
报考高级经济师的条件有:1、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应当从事与经济学家职务有关的工作10年以上。2、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具有硕士学位、二级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位、大学学士学位或学士学位的,需要从事与经济学家职责相关的工作5年以上。3、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当从事与经济学家职务有关的工作2年以上。4、取得会计、统计、审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符合学历和工龄条件的,也可以报考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题型为主观题,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并且高级经济师采用电子化考试方式,人员作答试题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建议考生可以多进行计算机操作,多熟悉机考方式。高级经济师考试时间安排2022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时间是6月18日,考试科目只有一个是《高级经济实务》,考试分为两个批次考试,具体安排如下:上午9:00-12:00为高级经济实务(第一批次),下午考试时间为14:30-17:30高级经济实务(第二批次),具体的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主。因为考试是采用闭卷的方式,考生在进入考场时不要携带任何的电子用品以及考试资料进入考场。否则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流程1、发布评审通知。一般由各地人社厅局发布评审通知,申报人员可以通过人社局官方网站查到当年相当评审信息。2、个人申报。需要申报高级经济师职称的人员,整理好个人基本材料,纸质版打包,提交给单位。3、单位推荐。用人单位审核个人申报的材料,审核合格后报当地主管部门。4、主管部门报送。各地主管部门对高级经济师职称申报人员纸质材料审核合格后向委员会提交材料。5、资格审核。委员会对申报人员资料进行资格审核,合格后举行评审会议。6、评审面试答辩。发布评审时间,通知申报评审人员,参加答辩。7、结果公示。公布评审通过名单,结果公示一般在人社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申报人员可以自行查看。
我在原地等伱
山西《经济师》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经济师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报考要求的经济专业人员,均有资格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根据级别的不同,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的具体内容如下:1、初级经济师从事经济专业工作,且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及以上学历。2、中级经济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高中、中专、职高或技校毕业,取得初级经济师资格,且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6)具备博士学位。3、高级经济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3)具备博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4)取得会计、统计、审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符合以上学历之一及其对应的相关工作年限条件。
我们的爱输给了时间
山西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介绍如下:
(一)品德条件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凡申报高级经济师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廉洁自律,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学历条件
须具备经济管理类专业或与经济管理工作相关的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做专业限制。对长期在基层乡镇、社区(农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业绩突出的人员,学历要求可放宽到大专。
(三)资历条件
任经济师中级技术职务满5年,即2014年底前任现职;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任经济师中级技术职务满2年,即2017年底前任现职。长期在基层乡镇、社区(农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任经济师中级技术职务满10年。
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山西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目录》所列职业资格对应经济师职称的,符合条件的,可申报高级经济师。
(四)工作经历条件
能系统掌握经济工作专业理论、方法、技巧和相关政策法规。能够设计实施经济项目或经济活动方案,推动经济活动有序合规展开。工作业绩较为突出,能够指导助理经济师、经济师等参与经济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合理合规开展工作。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经济工作政策、实务研究,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方法。
任经济师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2年以上。
2、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3年以上。
3、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1项以上国家、省部级或2项以上市厅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方案的组织和实施。
4、主持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5年以上。
5、从事经济专业研究,承担省部级课题1项以上,或市厅级课题2项以上;
6、从事经济专业工作,为部门(单位)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作出显著贡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业绩成果条件
任经济师以来,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期间,连续2年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在经营管理上创新,为大、中型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作出主要贡献,并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市厅级以上重点行业规划、政策规章的制定,经主管部门批准付诸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省级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评估、技术鉴定和全程筹建与管理,投入使用后达到预期目标。
5、主持小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期间,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突出贡献。
6、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获省部级奖励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等级内额定获奖人员)。
7、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业务骨干,对本专业有独到见解,提出有较高价值的建议,对改进本单位(部门)工作,大幅度提高效率(效益)作出重要贡献,或对行业的经济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专业技术经历(能力)条件和工作成果(业绩)条件中,经营管理人员,“主持”指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主要骨干”指单位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主持”指项目课题第1名;“主要骨干”指,国家级项目课题前2-10名,省(部)级项目课题2-8名,市级或大型企业项目课题2-6名。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