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5156
我在乎你在不在乎我
考试快要来了,备考复习已经步入尾声,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常考知识点:产品质量安全内涵”,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常考知识点:产品质量安全内涵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状况。广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包括农产品满足储运、加工、消费、出口等方面的需求。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则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
①全面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量,确保广大消费者健康消费。
②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7年,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追溯管理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三品一标”年均增长6%以上。
(三)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特点
(1)危害的直接性
(2)危害的隐蔽性
(3)危害的累积性
(4)危害产生的多环节型
(5)管理的复杂性
(四)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主要来源
(1)物理性污染,如人工或机械等因素在农产品中混入杂质或因农产品因辐照导致放射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如使用农药、兽药、添加剂等造成的残留。
(3)生物性污染,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某些毒素。
做情敌从朋友做起
【 #经济师考试#导语】梦想在前方,努力在路上。 考 网经济师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 第二节 农业企业的分类与企业组织形式 【知识点】农业企业分类 (一)按资产所有制形式划分 (1)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企业。国有农场具有技术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经营规模大、生产专业化和商品率高等特点。 (2)集体所有制农业企业:集体企业是产权最模糊的一种企业。 (3)私营(民营)企业:通常指非公有制企业,资产属于个人或家庭所有。家族企业,做大后势必“两权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4)联合企业: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经济组织资源联合、组织起来的联合企业 (二)按产出形态划分:产品生产型(从事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销)和劳务型和服务型农业企业(提供劳动服务,如为农业生产服务或为人们生活服务等) (三)按生产经营范围内容划分:以生产农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各种专业化企业和综合性企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农工联合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农业服务的服务性企业 (四)按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五)按地域空间划分:地区型农业企业和跨地区型农业企业 (六)按经营形式划分: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经营 (七)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形式划分: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知识点】企业组织形式 1. 独资企业:个人出资、个人所有和经营,也叫个体企业(私人企业)。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一般称之为自然人企业。它是一种最初级的经济形态,有很大的局限性。 2. 合伙企业: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并订立书面协议而成立的企业。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 3. 合作社企业: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规定经营和处理成员产间利益关系。实行一人一票制,合作企业的主要宗旨是为成员提供服务,利润的分配按照成员与合作社业务往来的金额多少而定。对合作社承担有限责任,属特殊的法人企业。 4. 公司制企业: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5. 股份合作制企业:既有合作制属性,又有股份制属性的混合制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我姓曹却不能面朝你说爱你
第二节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一、发展阶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启动建设、探索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 (一)启动建设阶段:1953-1978年 开始于农业合作化。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主要是农业的基础建设。 特点:以水利化、机械化为建设重点,依靠集体的力量,自上而下,行政推动,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建设速度很快,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二)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2年 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农业基本建设出现弱化倾向,开始影响农业稳定增长 (三)全面推进阶段:1992至今 (1)明确“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 (2)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3)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 (4)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5)持创新农业体制机制。 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进展 (一)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改进: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城镇化率提高。(建议插入图1-1,图1-2) (二)农业产出增加、质量和结构优化:2006年,我国第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建议插入图1-3)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到52%,农业的机械化已到了中期阶段。 (五)农业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发育。 三、现代农业面临的突出矛盾 农业有这些突出的问题: (一)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资源短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 (三)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矛盾。 (四)农业投入不足和要素大量外流的矛盾。 (五)参与国际竞争与保护国内产业的矛盾。 (六)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森林资源锐减;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污染严重。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