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9590
白开水原来最长情
时间很宝贵,考生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进行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
(一)销售货物
1.基本规定
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即销售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2.视同销售货物的规定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和个人。
(二)提供应税劳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销售服务
销售服务指交通运输服务、邮政服务、电信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
(四)销售无形资产
销售无形资产指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包括技术、商标、著作权、商誉、自然资源使用权和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
纳税人通过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交易平台转让补充耕地指标,按照销售无形资产缴纳增值税,税率为6%。
(五)销售不动产
销售不动产指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业务活动。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等。
转让建筑物有限产权或者永久使用权的,转让在建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所有权的,以及在转让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时一并转让其所占土地的使用权的,按照销售不动产缴纳增值税。
(六)进口货物
进口货物指申报进入我国海关境内的货物。确定一项货物是否属于进口货物,必须看其是否办理了报关进口手续。
(七)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提示】自2017年5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不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的,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
(八)兼营行为
森林深处尽是无言
考试不单单需要调整好心态,还需要做好备考复习的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税收的基本涵义与特征”,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税收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一)税收的基本涵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对税收内涵的理解: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以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税收的强制性
指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无直接偿还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税收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但是对于全体纳税人而言由具有返还性。
3.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指税收的确定性和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我知道我不瘦我不漂亮
十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剩下的备考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一)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
地位:首要原则
含义: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扩大财政收入的来源。经济决定财政。
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关键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资金积累水平。
(二)利益兼顾原则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指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财政收入的获取,还应将必要的财力留给企业和个人,以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
兼顾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物质利益:指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中央或地方的财政收入,还必须兼顾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利益关系。
(三)合理负担原则
合理负担原则,就是指在组织财政收入时,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要坚持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①横向公平是指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收
②纵向公平是指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
③机会均等是指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目标。
(四)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含义:指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不仅要讲求公平,同时还必须讲求效率。
效率的两层含义:一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即有效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公平与效率矛盾的解决:既要考虑经济的稳定发展,又要考虑到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不能过分拉大,不能片面追求效率或片面追求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