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金融学书籍

经济师考试(经济师)2025-05-20 01:08:31点击:6771

因为不知道你原来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知道你看金融书籍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下面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建议看教科书,因为理论体系较为全面、概念解释等各方面也比较规范。本人推荐:国内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国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莫顿、博迪合著 《金融学》。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最为流行金融学初级教材。这些书读懂读透,从金融基本理论方面来讲,达到金融专业一定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仅对金融学当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也可直接看专门课程的书籍,(这部分属于自学金融专业课程建议选择自学教材),比较独立,通俗易懂。

楼上的书似乎有点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时间全部看完更别说细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荐几部经典一点的时候细细品读的,因为不知道 “没什么qishi” 基础如何、年纪几何就推荐几本适合入门者的、有利于建立对于金融的总体感觉和构建脑海中对于经济金融泛商类宏观印象的吧:1.黄老的《金融学》又叫《货币银行学》,是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都要学的对于金融总体介绍的书籍,几乎涉及金融学的各个方面,适合作为对于金融学有什么的了解。2.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经典中的经典,通俗易懂说的都是最基础的理论,来自身边读完可以让人有种对于生活重新认识的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初学者。3.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位有中西方阅历的耶鲁的中国教授,该书以经济学的视角可谓深入浅出的说出了许多中国的国情、故事,读完同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3本都是比较适合基础不深的人看的书籍,但却不是因为其的浅显而是因为它们的深入浅出、因为作者的功底,让读者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细细品味书中所讲,使读者能轻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金融原理。话语不学术、不教条、亲切却字字珠玑,从提问看楼主应该并非专业人士或者仅仅初涉金融,因此觉得会对你有用,希望喜欢。。。

包括车身线束、车门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员前端模块线束、顶逢线束、电瓶线束比如《汽车线束电路原理》《汽车线束设计知识》《2008-2009年中国汽车线束产业链分析及资源整合研究报告》《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人民邮电出版)《《轻松解读汽车电子电器线路图》(电子工业出版)

一个朋友学金融的,他给列的清单,不知道是否会对你有所帮助?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那些对金融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主要推荐阅读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时间,一般均衡等几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视角》萨克斯包罗万有,把宏观经济学的各派观点都详细罗列一遍,要有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起来会感到有趣。《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里,对总供给总需求讲的最清楚最详细的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高宏教材,经济增长部分写的一般,但波动理论部分和投资消费部分非常出彩。《高级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斯坦利费雪对兰姆赛模型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同时在经济波动方面,讲述大量不同于主流(真实经济周期)的新观点:如混沌,太阳黑子等。但本书数学较多,而且对宏观经济基础和直觉要求甚高,建议有所成后进一步阅读。国际宏观经济学《汇率与国际金融》劳伦斯.科普兰大量介绍各种国际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特别是对货币主义理论,蒙代尔模型,多恩布什超调模型和资产市场模型有详细讨论,而且有大量实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入门课书籍,文笔优美,用简单语言阐述现象时能引起读者思考。《国际经济学》甘尔道夫连接了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数学用的比较多,同时给出详细解释。写作方面不同于美式经济学家知识面狭窄而采众家之长,同时对经济传统给与尊重《国际经济学基础》奥普斯塔法,罗格夫国际经济学圣经,该书前言宣称将建立统一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系。采用微观基础为推导根据,让人信服。有大量数学推导,适合高阶学习。最优化理论:《数理经济学基本方法》蒋中一该书对经济学中有所应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面知识作了全面的解释,并以经济学中应用为例子,很适合文科学生恶补经济数学之用。在我看来,把这本书真正看通看透,就能应付大部分课程需要了。《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高宏第一学期课程必须用书,对变分法,动态优化有很详细描述。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本科水平教材,看透该书可以进入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伍德里奇连接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对许多高阶教材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并配以大量实例。推荐阅读。《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戴维森,麦金农金融时间序列:《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蔡芝加哥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教材,偏重时间序列的金融计量应用,但对高阶内容仅作简单介绍,没有推导证明。跳跃的时候会让人看不太懂。《应用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恩德斯中级计量经济学教材,对平稳时间序列,非平稳时间序列和波动性建模有详细描述,而且简单易懂,不涉及详细证明推导。《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约翰.霍尔对VaR有详细讨论《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米尔斯金融学基础入门《金融学》博迪,默顿本人就是看完这本书开始对金融学产生兴趣的,很有趣的入门书。投资学《投资学》博迪中级教程,对现金流定价,均衡定价(CAPM),套利定价(APT),衍生品定价有初步但绝不肤浅的讲解,很适合细读。《公司财务原理》布雷利文笔优美,流畅,大家之作。看这本书是种享受。衍生品定价理论《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约翰.霍尔被誉为华尔街圣经,全面介绍了各种衍生品及其定价,但稍显不足的是本书较少使用数学,如鞅定价方法,GARCH过程,本书都没有深入讲解,但如果说作为进入金融衍生品的门槛,该书我认为是最好的了。《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option and other ics》Sheldon Ross进一步补充了数学知识,据说课后习题极有挑战性。《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shreve卡耐基梅隆的金融工程硕士生课本。随机微积分和金融数学的完美结合,由浅入深,微言大义,对金融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stochastic calculus and financial application》steele该书对布朗运动,鞅测度,平时阅读《股市作手回忆录》《说谎者的扑克牌》《金融炼金术》《对冲基金风云录》《股市真规则》《经济过热,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1929年大崩盘》《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

《国际金融市场与投资》 作者:左连村主编 简介:本教材以国际金融市场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国际金融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货币结构,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等。 --------------------------------- 《中国金融学》 作者:俞乔主编 主题词:金融 理论 中国 文集 --------------------------------- 《金融企业管理》 作者:马庆国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等五部分。 主题词:金融机构 企业管理 --------------------------------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作者:薛敬孝主编 简介: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1999年度重点项目:本书主要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原因,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理论分析,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CT S039802 金融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12 金融危机 -------------------------------- 《风雨洗礼:开放冲击下的金融深化》 作者:傅钧文著 简介:本书包括全球化与开放型金融深化、开放型金融深化的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金融开放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世界 金融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CT S040518 经济体制改革 CT S039810 金融体制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02 金融 ---------------------------------- 《金融背后的风险——关于保证经济安全的报告》 作者:张海涛等 简介:本书精选了近现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金融案例,详尽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发展、爆发及其危害性。 主题词: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地震出版社的,期货正儿八经的入门书,我之前上班的期货公司人手一本

《从一到无穷大》 《上帝掷骰子吗?》最后推荐我们学校的教材吧!《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都不用讲概念的啦,想必已经对经济研究有基本了解了,那就自己找感兴趣的读好了。

如果一个人要对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实际知识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十五本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很少有人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十五本书。除了读书之外,正确的思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本有趣的书往往是有益的书,反之则未必如此。许多在学术上有崇高造诣的著作是无法带来任何阅读乐趣的。在某个狭小的专业领域极有参考价值的书,往往也过于艰涩。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属于“有趣又有益”的交集——尽管它们并不像惊险小说那样好读,但至少不至于让人头昏脑胀又不知所云。随着时间的进步,金融技术和投资技巧的发展都已经比几十年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在几十年后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阅读的。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大本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些人知道华尔街巨人背后的秘密。在每一个华尔街巨人的简介之后,紧接着的是几篇著名人物传记——出色的银行家,伟大的交易员,以及某些恶名昭彰的“坏孩子”。作者的笔调在轻松和严肃之间游走,而且经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重要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他们总是能够见微知著。9、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麦基尔是极少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职业投资者和分析师。他的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归根结底是随机漫步,所以华尔街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以上陈词滥调我们早已在课本上读过了,但是麦基尔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阐述了他的理论。他没有用一两个公式来糊弄我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体系中蕴含的有效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使一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趋于无效。我不赞成麦基尔的结论,但我们无法忽视他的论证,那简直是天才和雄辩的伟大结合。10、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11、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购买濒临破产的低价股,还是购买气势如虹的蓝筹股?从格雷厄姆开始,产生了许多价值投资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拥有独特的模型和选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与格雷厄姆差别不大。格林威尔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来最成功的价值投资经理人——马里奥-加比利、沃伦-巴菲特和保罗-索金等等,分析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在绚烂的投资行为背后的枯燥无味的模型。作为一位学者,格林威尔对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畅文笔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因素。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作为金融学家,伯恩斯坦指出,尽管有效市场的存在使大部分证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价值,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优化自己的回报。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讨论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风险,为什么要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以及股票为什么对债券具有很高的溢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讨论尤其重要。伯恩斯坦并没有给出什么精确的资产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强调分散配置资产、及时进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频繁交易的重要性。他并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资者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结论,这在学者中是相当难得的。13、理查德-费里:《指数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费里是一位投资组合分析师,也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实证数据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证明,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产妥善配置到各种指数基金中去。这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数编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数基金怎样做到尽可能模仿指数?怎样克服流动性、交易成本和税收方面的困难?那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矛盾的“增强型”“基本面型”指数基金有可能成功吗?为什么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数基金发展很慢?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说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管理基金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份额。14、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的业绩。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资产配置,也在于对各种资产门类的本质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科学审慎的原则。史文森并不排斥积极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过高的管理费用和过于危险的风险敞口。他还对捐赠基金的支出政策进行了点评。史文森举出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取得佳绩是何等困难。与我们想像的不同,他并未吹嘘自己如何成功,而是严肃分析了其他人失败的原因——过于轻率的投资决策,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过高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及“买涨卖跌”的错误心理等等。这些事例证明,心理或许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15、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银行并购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并购真的给股东带来了价值?驱使管理层不断收购或被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在并购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戴维斯用许多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访谈讲述了许多典型的并购故事。毫无疑问,大部分失败了,但成功者的奖赏很丰厚。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描述了并购的具体流程和主要问题。在这个并购横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静的思考是少见的。作为一种复杂而且不稳定的金融机构,银行并购可能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并购,所以了解银行并购无疑就了解了并购问题的核心。下载地址::

金融考研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要想全面抓牢,就需要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 1、曼昆《经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点评:很多人真正读懂西方经济学都是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因为有趣、易懂,“十大经济学原理”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感觉经济学像个严谨的老学究,读曼昆的就不一样了,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她的。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枕边图书。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2、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但凡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这本书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金融专业第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过去我国大学课程里叫“货币银行学”,后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金融产品里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银行也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支,于是和国际接轨改成“金融学”或者“货币金融学”,其实是同一类书。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但是最新版删去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行业内的利益冲突等章节,感觉不爽!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3、弗兰克J.法博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米什金也写过《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本由耶鲁大学弗兰克J.法博齐编写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因为米什金的长项在于货币理论研究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方面略逊,而且法博齐这本书也是耶鲁大学公开课的指定教材,本人很喜欢主讲教师罗伯特.席勒的谦逊、严谨与博学,还有他上课时不时的害羞模样。况且公开课网上视讯随处可以下载,对照视讯看书,会有在耶鲁大学上课的感觉呢!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4、滋维.博迪《投资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还能找到比这本书更权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以前威廉.夏普版《投资学》还可以与之掰掰手腕的话,如今夏普版《投资学》第5版已经被定格在2002年的现实再一步证实:博迪版《投资学》已经是投资学领域绝对的NUMBER1,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但是第7版的翻译确实有些问题,英语好的朋友们可以找找对应的英文版。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5、斯蒂芬A.罗斯《公司理财》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这本书对于国内公司金融领域的影响,看看街头书摊对于此书的盗版情况就可见一斑了。罗斯教授在1976年提出的的套利定价理论与威廉.夏普等人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样成为了确定资产风险及其期望收益率之间关系的预测方法。这是可以陪伴你职场一生且受益无穷的经典图书。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6、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点评:一说到国际经济学,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保罗.克鲁格曼,这位特独行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早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他编著的《国际经济学》就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被采用为教科书了。最终让他名扬天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贸易理论在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阐述。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经济学被拆分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两个部分,有利于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必读的金融学经典书7、约翰C.赫尔《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评:第1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2000年,当时还是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价格只有49元,后来过了几年,偶然到书店又看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第6版,价格已经飙涨到128元,到了现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第7版,价格已回落到78元的心理价位。本书是金融工程领域的“圣经”,华尔街人士的必备工具书,听在美国的朋友说,该书难度属于中低阶,在国内却变成了高阶的专业图书,可能是国内的金融发展与美国相比差距太大的缘故吧。对于这本书,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这本书的美国版也露了一面,有心的朋友去找找看吧

从事金融,必须了解金融。教材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却以理论知识居多。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看书,以下是金融学必读十大书籍相关信息的整理,具体来看看!

1.《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2.《门口的野蛮人》

3.《贼巢》

4.《日本蜡烛图技术》

5.《摩根财团》

6.《花旗帝国》

7.《说谎者的扑克牌》

8.《半路出道的投行家》

9.《金融炼金术》

10.《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说谎者的扑克牌》

美国作家迈克尔·刘易斯创作的一部书籍,本书描述了刘易斯在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所罗门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经历。在书中,刘易斯讲述了华尔街投资世界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技巧、诀窍和手段,披露了自己是如何参透华尔街的波谲云诡、逐步掌握投资走势的,让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书名“说谎者的扑克牌”是华尔街上金融家们玩的一种休闲游戏,以最善于瞒他人而实行心理欺诈者为胜,迈克尔·刘易斯将其用为隐喻。

初级经济师金融学书籍

货币金融学作者: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本教材是一本创新型金融学教材,在体系结构设计、知识面的涵盖方面整合了传统货币银行学与现代金融学的内容,反映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发展,构建"宽口径"的金融学知识体系,体现金融学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本教材分为四篇,第一篇为金融学基础,诠释货币、信用、利息、外汇、金融的基本原理;第二篇为金融机构与市场,介绍存款性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揭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第三篇为国际金融与全球化,分析国际间货币与资本运动的特殊性及相关经营管理体系,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第四篇为金融新华书店网店新华文轩有卖的 金融学(精编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金融学》(精编版)是对当前正在采用的《货币银行学》教材的重大改造和推进。目标是在继续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反映近年来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演进和金融学科建设不断取得的开拓性成果以满足大步幅地提高金融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全书共分六篇。 第一篇讲述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是进入金融学术殿堂所必需的基本准备。 第二篇讲述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观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是当前金融发展的焦点之一本篇专章讨论。 第三篇讲述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破解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理解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不可分割地连结为一体的关键。 第四篇讲述宏观金融、即货币对内、对外均衡和围绕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观点注意把独立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的理论思路纳入视野。 第五篇讲述金融监管。 第六篇是讲述不宜纳入以上各篇但又具有基础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金融理论。 证券投资学(第二版) 丛书名: 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金融系列,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 作 者: 吴晓求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书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篇。 第一篇是总论篇,系统讲述了关于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一般性基础知识。这是深入进行资本市场领域和证券投资研究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准备。 第二篇是基本分析篇,系统讲述了有价证券的价格决定、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和公司价值分析等内容。 第三篇是技术分析篇,系统讲述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若干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篇是组合管理篇,系统讲述了证券组合管理、风险资产定价与证券组合管理应用、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等内容。 第五篇是市场监管篇,系统讲述了证券市场监管的理念、要素、体制、实践和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特别是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以作为金融证券从业人员和证券投资者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参考用书。 经济学原理(第3版英文版) 作 者:(美)曼昆(Mankiw,.) 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从供给与需求、企业行为与消费者选择理论、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书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阐释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思想,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书中还提供了大量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从经济学 金融学 和 投资学三个角度去探讨 基本上可以囊括简单的经济学 和金融学的知识

【基金投资一点通(百姓投资一点通丛书)】、【基金投资入门与技巧】、【初买基金必读】、【中国新基民必读全书】。都是入门较好的书籍,可到书店在以上书籍中选择其中一本即可。

理财资料实时更新链接:

资源包含:基金实操课程、基金实战课程、基金定投实战、财富跃迁课程 、基金初级课程之基金课件.zip、基金初级课程之知识小结,基金进阶课之笔记、基金进阶课之答疑、如何挑选打新基金、看懂混合型基金赚多亏少的奥秘等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微观部分包括需求和供给、消费者行为、生产基本规律、成本理论、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结构。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的宏观经济。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初学经济学的入门教材。书名经济学基础定价32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8月装帧平装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经济学常识金融学 经济学 的入门书自学经济学看什么书经济学理论书籍经济学著名书籍经济学入门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经典书籍经济学图书目录第一章 引 论第一节 经济与经济学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三节 学习经济学的作用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第一节 需求分析第二节 供给分析第三节 供给、需求和均衡第四节 需求和和供给的变化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第二节 基数效用第三节 序数效用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第四章 生产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生 产第二节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第三节 规模经济规律第五章 成本理论第一节 成本与利润的概念第二节 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第三节 生产者产出决策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第一节 要素市场概述第二节要素需求第三节 工资、资本和利息、租金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第二节 交换的效率第三节 公平和效率第四节 市场失灵第八章 市场结构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结构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第四节 厂商的定价策略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第二节 国民经济收入核算体系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相关总量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 财政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失业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十二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第一节 国际贸易第二节 国际金融

初级经济师考试的教材有:《经济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与实务》

《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2020年人社部将原有的15个专业类别调整为运输经济、工商管理、农业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险、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等10个专业类别。

初级经济师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考生是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没有任何的违反财经法的个人行为。

二、专业条件:从事经济专业的相关工作,例如:财务、金融分析师、基金等等都是与经济相关的工作。

三、学历条件:考生必须要具备国家的行政教育部门所认可的高中以上的学历,其中也包括了中专学历、职高学历及技校学历。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分别是什么?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共有两科,每科总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84分。

同时,初级经济师考试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考生在两年内通过所有报考科目即可获得合格证明。

更多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有宏观微观二大方面。实际涉及需求,生产,消费,均衡价格等多方面。

邮件已发送,请注意接受。如果满意的话,请快速将此回答设为满意答案。谢谢。。

首先,要对经济,对钱感兴趣,将来才能发自内心的关注社会经济动态,社会经济问题,才能不断的学习、深入。如果不感兴趣,逼自己强行入门,没意思,不如去做点喜欢的事情。第二,有了兴趣以后,先选一套经济学入门级的书,坚持看完,因为刚入门,很多经济学名次不太熟,看书会比较吃力,但不要紧,入门书必须要看完,这样心中就有了经济学的大概框架,以后逐步填充就行。我是从《曼昆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先看微观经济学,再看宏观经济学。记得8年前刚看这本书的时候竟然一点不觉得无趣和疲倦,而是充满了好奇,求知的心情,7天拿下。最后,就是学以致用。有了基本经济理论,那在生活中,针对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乃至新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很多问题,多用经济学的观点:效用,平衡,最优化,博弈,货币,流动性,贸易,资本……去思考和分析,其实社会中,几乎每一个社会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只要我们多用经济理论去思考,分析问题,对社会经济现象就会越看越透,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经管|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2018|18电子书   ,免费下载

链接: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经济师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初级经济师金融学书籍推荐

因为不知道你原来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知道你看金融书籍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下面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建议看教科书,因为理论体系较为全面、概念解释等各方面也比较规范。本人推荐:国内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国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莫顿、博迪合著 《金融学》。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最为流行金融学初级教材。这些书读懂读透,从金融基本理论方面来讲,达到金融专业一定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仅对金融学当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也可直接看专门课程的书籍,(这部分属于自学金融专业课程建议选择自学教材),比较独立,通俗易懂。

楼上的书似乎有点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时间全部看完更别说细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荐几部经典一点的时候细细品读的,因为不知道 “没什么qishi” 基础如何、年纪几何就推荐几本适合入门者的、有利于建立对于金融的总体感觉和构建脑海中对于经济金融泛商类宏观印象的吧:1.黄老的《金融学》又叫《货币银行学》,是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都要学的对于金融总体介绍的书籍,几乎涉及金融学的各个方面,适合作为对于金融学有什么的了解。2.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经典中的经典,通俗易懂说的都是最基础的理论,来自身边读完可以让人有种对于生活重新认识的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初学者。3.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位有中西方阅历的耶鲁的中国教授,该书以经济学的视角可谓深入浅出的说出了许多中国的国情、故事,读完同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3本都是比较适合基础不深的人看的书籍,但却不是因为其的浅显而是因为它们的深入浅出、因为作者的功底,让读者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细细品味书中所讲,使读者能轻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金融原理。话语不学术、不教条、亲切却字字珠玑,从提问看楼主应该并非专业人士或者仅仅初涉金融,因此觉得会对你有用,希望喜欢。。。

包括车身线束、车门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员前端模块线束、顶逢线束、电瓶线束比如《汽车线束电路原理》《汽车线束设计知识》《2008-2009年中国汽车线束产业链分析及资源整合研究报告》《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人民邮电出版)《《轻松解读汽车电子电器线路图》(电子工业出版)

一个朋友学金融的,他给列的清单,不知道是否会对你有所帮助?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那些对金融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主要推荐阅读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时间,一般均衡等几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视角》萨克斯包罗万有,把宏观经济学的各派观点都详细罗列一遍,要有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起来会感到有趣。《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里,对总供给总需求讲的最清楚最详细的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高宏教材,经济增长部分写的一般,但波动理论部分和投资消费部分非常出彩。《高级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斯坦利费雪对兰姆赛模型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同时在经济波动方面,讲述大量不同于主流(真实经济周期)的新观点:如混沌,太阳黑子等。但本书数学较多,而且对宏观经济基础和直觉要求甚高,建议有所成后进一步阅读。国际宏观经济学《汇率与国际金融》劳伦斯.科普兰大量介绍各种国际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特别是对货币主义理论,蒙代尔模型,多恩布什超调模型和资产市场模型有详细讨论,而且有大量实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入门课书籍,文笔优美,用简单语言阐述现象时能引起读者思考。《国际经济学》甘尔道夫连接了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数学用的比较多,同时给出详细解释。写作方面不同于美式经济学家知识面狭窄而采众家之长,同时对经济传统给与尊重《国际经济学基础》奥普斯塔法,罗格夫国际经济学圣经,该书前言宣称将建立统一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系。采用微观基础为推导根据,让人信服。有大量数学推导,适合高阶学习。最优化理论:《数理经济学基本方法》蒋中一该书对经济学中有所应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面知识作了全面的解释,并以经济学中应用为例子,很适合文科学生恶补经济数学之用。在我看来,把这本书真正看通看透,就能应付大部分课程需要了。《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高宏第一学期课程必须用书,对变分法,动态优化有很详细描述。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本科水平教材,看透该书可以进入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伍德里奇连接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对许多高阶教材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并配以大量实例。推荐阅读。《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戴维森,麦金农金融时间序列:《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蔡芝加哥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教材,偏重时间序列的金融计量应用,但对高阶内容仅作简单介绍,没有推导证明。跳跃的时候会让人看不太懂。《应用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恩德斯中级计量经济学教材,对平稳时间序列,非平稳时间序列和波动性建模有详细描述,而且简单易懂,不涉及详细证明推导。《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约翰.霍尔对VaR有详细讨论《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米尔斯金融学基础入门《金融学》博迪,默顿本人就是看完这本书开始对金融学产生兴趣的,很有趣的入门书。投资学《投资学》博迪中级教程,对现金流定价,均衡定价(CAPM),套利定价(APT),衍生品定价有初步但绝不肤浅的讲解,很适合细读。《公司财务原理》布雷利文笔优美,流畅,大家之作。看这本书是种享受。衍生品定价理论《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约翰.霍尔被誉为华尔街圣经,全面介绍了各种衍生品及其定价,但稍显不足的是本书较少使用数学,如鞅定价方法,GARCH过程,本书都没有深入讲解,但如果说作为进入金融衍生品的门槛,该书我认为是最好的了。《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option and other ics》Sheldon Ross进一步补充了数学知识,据说课后习题极有挑战性。《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shreve卡耐基梅隆的金融工程硕士生课本。随机微积分和金融数学的完美结合,由浅入深,微言大义,对金融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stochastic calculus and financial application》steele该书对布朗运动,鞅测度,平时阅读《股市作手回忆录》《说谎者的扑克牌》《金融炼金术》《对冲基金风云录》《股市真规则》《经济过热,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1929年大崩盘》《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

《国际金融市场与投资》 作者:左连村主编 简介:本教材以国际金融市场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国际金融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货币结构,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等。 --------------------------------- 《中国金融学》 作者:俞乔主编 主题词:金融 理论 中国 文集 --------------------------------- 《金融企业管理》 作者:马庆国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等五部分。 主题词:金融机构 企业管理 --------------------------------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作者:薛敬孝主编 简介: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1999年度重点项目:本书主要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原因,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理论分析,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CT S039802 金融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12 金融危机 -------------------------------- 《风雨洗礼:开放冲击下的金融深化》 作者:傅钧文著 简介:本书包括全球化与开放型金融深化、开放型金融深化的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金融开放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世界 金融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CT S040518 经济体制改革 CT S039810 金融体制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02 金融 ---------------------------------- 《金融背后的风险——关于保证经济安全的报告》 作者:张海涛等 简介:本书精选了近现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金融案例,详尽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发展、爆发及其危害性。 主题词: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地震出版社的,期货正儿八经的入门书,我之前上班的期货公司人手一本

《从一到无穷大》 《上帝掷骰子吗?》最后推荐我们学校的教材吧!《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都不用讲概念的啦,想必已经对经济研究有基本了解了,那就自己找感兴趣的读好了。

如果一个人要对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实际知识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十五本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很少有人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十五本书。除了读书之外,正确的思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本有趣的书往往是有益的书,反之则未必如此。许多在学术上有崇高造诣的著作是无法带来任何阅读乐趣的。在某个狭小的专业领域极有参考价值的书,往往也过于艰涩。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属于“有趣又有益”的交集——尽管它们并不像惊险小说那样好读,但至少不至于让人头昏脑胀又不知所云。随着时间的进步,金融技术和投资技巧的发展都已经比几十年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在几十年后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阅读的。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大本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些人知道华尔街巨人背后的秘密。在每一个华尔街巨人的简介之后,紧接着的是几篇著名人物传记——出色的银行家,伟大的交易员,以及某些恶名昭彰的“坏孩子”。作者的笔调在轻松和严肃之间游走,而且经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重要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他们总是能够见微知著。9、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麦基尔是极少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职业投资者和分析师。他的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归根结底是随机漫步,所以华尔街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以上陈词滥调我们早已在课本上读过了,但是麦基尔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阐述了他的理论。他没有用一两个公式来糊弄我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体系中蕴含的有效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使一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趋于无效。我不赞成麦基尔的结论,但我们无法忽视他的论证,那简直是天才和雄辩的伟大结合。10、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11、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购买濒临破产的低价股,还是购买气势如虹的蓝筹股?从格雷厄姆开始,产生了许多价值投资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拥有独特的模型和选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与格雷厄姆差别不大。格林威尔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来最成功的价值投资经理人——马里奥-加比利、沃伦-巴菲特和保罗-索金等等,分析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在绚烂的投资行为背后的枯燥无味的模型。作为一位学者,格林威尔对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畅文笔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因素。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作为金融学家,伯恩斯坦指出,尽管有效市场的存在使大部分证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价值,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优化自己的回报。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讨论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风险,为什么要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以及股票为什么对债券具有很高的溢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讨论尤其重要。伯恩斯坦并没有给出什么精确的资产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强调分散配置资产、及时进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频繁交易的重要性。他并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资者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结论,这在学者中是相当难得的。13、理查德-费里:《指数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费里是一位投资组合分析师,也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实证数据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证明,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产妥善配置到各种指数基金中去。这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数编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数基金怎样做到尽可能模仿指数?怎样克服流动性、交易成本和税收方面的困难?那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矛盾的“增强型”“基本面型”指数基金有可能成功吗?为什么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数基金发展很慢?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说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管理基金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份额。14、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的业绩。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资产配置,也在于对各种资产门类的本质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科学审慎的原则。史文森并不排斥积极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过高的管理费用和过于危险的风险敞口。他还对捐赠基金的支出政策进行了点评。史文森举出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取得佳绩是何等困难。与我们想像的不同,他并未吹嘘自己如何成功,而是严肃分析了其他人失败的原因——过于轻率的投资决策,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过高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及“买涨卖跌”的错误心理等等。这些事例证明,心理或许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15、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银行并购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并购真的给股东带来了价值?驱使管理层不断收购或被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在并购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戴维斯用许多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访谈讲述了许多典型的并购故事。毫无疑问,大部分失败了,但成功者的奖赏很丰厚。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描述了并购的具体流程和主要问题。在这个并购横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静的思考是少见的。作为一种复杂而且不稳定的金融机构,银行并购可能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并购,所以了解银行并购无疑就了解了并购问题的核心。下载地址::

金融类的书推荐如下:

1、《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算的上是金融领域的经典著作,其书籍内容如书名,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并且为了更加理解这十大原理,曼昆还利用这十大原理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人们是怎样做出决策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互相交易的以及整体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2、《投资学》

《投资学》在美国通常都被作为教材来使用,投资学的作者其实不止滋维·博迪一位,还有艾伦J.马库斯和亚历克斯•凯恩,这三个人都是著名的金融学教授。

3、《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这本书目前已经更新到第七版,随着不断的补充,《货币金融学》能够更清晰的介绍货币金融及其衍生工具的相关知识。

4、《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主要阐述国际经济相关的内容,书中深刻洞悉了国际金融领域和国际贸易的争议及变化,目前该书已更新到第六版。

5、《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

《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是想要获得衍生的金融证券相关知识的参考书籍,本书主要被用于经济学、商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我整理了不少,供大家学习使用

链接:

1、参考《我的第一本金融入门书》是2012年8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邹一南。《我的第一本金融入门书》以细腻的笔触,将晦涩的金融知识大众化、生活化,系统梳理了金融的整个内容体系,包括金融的基本要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政策,以及目前炙手可热的金融理财产品,轻松有趣地对比较深奥、专业的金融学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让人容易理解和掌握。《我的第一本金融入门书》适合刚刚接触金融知识的年轻人,以及对金融学有浓厚兴趣的人士参考阅读,对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士也大有裨益。2、参考《经济学入门》是2011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伊普。本书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阐释了复杂的经济学术语和问题。3、参考《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入门书》是2012年8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武庆新。《我的第1本经济学入门书(畅销珍藏版)》立足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生活和时事中深度剖析和解读经济学的知识与内涵,从经济危机、国际金融、国家调控、企业管理、市场运转、日常生活、投资理财七大方面,来全面诠释经济学的效用、法则及定律。《我的第1本经济学入门书(畅销珍藏版)》可助每一位想要改变生活的人,拥有经济的思维和手段、掌控自己的生活、享有幸福的人生。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楼上的书似乎有点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时间全部看完更别说细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荐几部经典一点的时候细细品读的,因为不知道 “没什么qishi” 基础如何、年纪几何就推荐几本适合入门者的、有利于建立对于金融的总体感觉和构建脑海中对于经济金融泛商类宏观印象的吧: 1.黄老的《金融学》又叫《货币银行学》,是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都要学的对于金融总体介绍的书籍,几乎涉及金融学的各个方面,适合作为对于金融学有什么的了解。 2.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经典中的经典,通俗易懂说的都是最基础的理论,来自身边读完可以让人有种对于生活重新认识的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3.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位有中西方阅历的耶鲁的中国教授,该书以经济学的视角可谓深入浅出的说出了许多中国的国情、故事,读完同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3本都是比较适合基础不深的人看的书籍,但却不是因为其的浅显而是因为它们的深入浅出、因为作者的功底,让读者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细细品味书中所讲,使读者能轻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金融原理。话语不学术、不教条、亲切却字字珠玑,从提问看楼主应该并非专业人士或者仅仅初涉金融,因此觉得会对你有用,希望喜欢。。。

《国富论》啊,现代金融的开篇之作啊

简介:《国富论(全译典藏图本)》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部书之一,影响人类丈化进程的100部经典之一,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最大的经济学译著。这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书,一部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敏感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他能对其笔记本中的所有材料进行甄别筛选;这个人还有着非凡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引入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他对当时的各种学术思想极为敏感。他像后来的卡尔·马克思一样不是与世隔绝的“书斋学者”,他仿佛全身都装着天线,能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新时代开启之时写作,他不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作,他的思想不仅对经济学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类的整个生活环境。

初级经济师金融学书籍有哪些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x0dx0a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x0dx0ax0dx0a《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x0dx0a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x0dx0ax0dx0a《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x0dx0a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x0dx0ax0dx0a《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x0dx0a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x0dx0ax0dx0a《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x0dx0a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x0dx0ax0dx0a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x0dx0a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x0dx0a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x0dx0ax0dx0a还有我觉得我们看的一些经济金融书籍的 学的东西大多是与西方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好多理论与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的背离 不适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经济评论家的文章 这个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宪容 叶檀 张五常(他的行文风格本人不太喜好)陈功(安邦咨询的老总)等等 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针对经济热点产生的 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有帮助

因为不知道你原来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知道你看金融书籍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下面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建议看教科书,因为理论体系较为全面、概念解释等各方面也比较规范。本人推荐:国内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国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莫顿、博迪合著 《金融学》。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最为流行金融学初级教材。这些书读懂读透,从金融基本理论方面来讲,达到金融专业一定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仅对金融学当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也可直接看专门课程的书籍,(这部分属于自学金融专业课程建议选择自学教材),比较独立,通俗易懂。

楼上的书似乎有点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时间全部看完更别说细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荐几部经典一点的时候细细品读的,因为不知道 “没什么qishi” 基础如何、年纪几何就推荐几本适合入门者的、有利于建立对于金融的总体感觉和构建脑海中对于经济金融泛商类宏观印象的吧:1.黄老的《金融学》又叫《货币银行学》,是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都要学的对于金融总体介绍的书籍,几乎涉及金融学的各个方面,适合作为对于金融学有什么的了解。2.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经典中的经典,通俗易懂说的都是最基础的理论,来自身边读完可以让人有种对于生活重新认识的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初学者。3.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位有中西方阅历的耶鲁的中国教授,该书以经济学的视角可谓深入浅出的说出了许多中国的国情、故事,读完同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3本都是比较适合基础不深的人看的书籍,但却不是因为其的浅显而是因为它们的深入浅出、因为作者的功底,让读者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细细品味书中所讲,使读者能轻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金融原理。话语不学术、不教条、亲切却字字珠玑,从提问看楼主应该并非专业人士或者仅仅初涉金融,因此觉得会对你有用,希望喜欢。。。

包括车身线束、车门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员前端模块线束、顶逢线束、电瓶线束比如《汽车线束电路原理》《汽车线束设计知识》《2008-2009年中国汽车线束产业链分析及资源整合研究报告》《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人民邮电出版)《《轻松解读汽车电子电器线路图》(电子工业出版)

一个朋友学金融的,他给列的清单,不知道是否会对你有所帮助?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那些对金融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主要推荐阅读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时间,一般均衡等几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视角》萨克斯包罗万有,把宏观经济学的各派观点都详细罗列一遍,要有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起来会感到有趣。《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里,对总供给总需求讲的最清楚最详细的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高宏教材,经济增长部分写的一般,但波动理论部分和投资消费部分非常出彩。《高级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斯坦利费雪对兰姆赛模型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同时在经济波动方面,讲述大量不同于主流(真实经济周期)的新观点:如混沌,太阳黑子等。但本书数学较多,而且对宏观经济基础和直觉要求甚高,建议有所成后进一步阅读。国际宏观经济学《汇率与国际金融》劳伦斯.科普兰大量介绍各种国际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特别是对货币主义理论,蒙代尔模型,多恩布什超调模型和资产市场模型有详细讨论,而且有大量实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入门课书籍,文笔优美,用简单语言阐述现象时能引起读者思考。《国际经济学》甘尔道夫连接了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数学用的比较多,同时给出详细解释。写作方面不同于美式经济学家知识面狭窄而采众家之长,同时对经济传统给与尊重《国际经济学基础》奥普斯塔法,罗格夫国际经济学圣经,该书前言宣称将建立统一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系。采用微观基础为推导根据,让人信服。有大量数学推导,适合高阶学习。最优化理论:《数理经济学基本方法》蒋中一该书对经济学中有所应用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面知识作了全面的解释,并以经济学中应用为例子,很适合文科学生恶补经济数学之用。在我看来,把这本书真正看通看透,就能应付大部分课程需要了。《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高宏第一学期课程必须用书,对变分法,动态优化有很详细描述。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本科水平教材,看透该书可以进入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伍德里奇连接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对许多高阶教材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并配以大量实例。推荐阅读。《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戴维森,麦金农金融时间序列:《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蔡芝加哥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教材,偏重时间序列的金融计量应用,但对高阶内容仅作简单介绍,没有推导证明。跳跃的时候会让人看不太懂。《应用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恩德斯中级计量经济学教材,对平稳时间序列,非平稳时间序列和波动性建模有详细描述,而且简单易懂,不涉及详细证明推导。《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约翰.霍尔对VaR有详细讨论《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米尔斯金融学基础入门《金融学》博迪,默顿本人就是看完这本书开始对金融学产生兴趣的,很有趣的入门书。投资学《投资学》博迪中级教程,对现金流定价,均衡定价(CAPM),套利定价(APT),衍生品定价有初步但绝不肤浅的讲解,很适合细读。《公司财务原理》布雷利文笔优美,流畅,大家之作。看这本书是种享受。衍生品定价理论《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约翰.霍尔被誉为华尔街圣经,全面介绍了各种衍生品及其定价,但稍显不足的是本书较少使用数学,如鞅定价方法,GARCH过程,本书都没有深入讲解,但如果说作为进入金融衍生品的门槛,该书我认为是最好的了。《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option and other ics》Sheldon Ross进一步补充了数学知识,据说课后习题极有挑战性。《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shreve卡耐基梅隆的金融工程硕士生课本。随机微积分和金融数学的完美结合,由浅入深,微言大义,对金融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stochastic calculus and financial application》steele该书对布朗运动,鞅测度,平时阅读《股市作手回忆录》《说谎者的扑克牌》《金融炼金术》《对冲基金风云录》《股市真规则》《经济过热,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1929年大崩盘》《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

《国际金融市场与投资》 作者:左连村主编 简介:本教材以国际金融市场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国际金融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货币结构,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等。 --------------------------------- 《中国金融学》 作者:俞乔主编 主题词:金融 理论 中国 文集 --------------------------------- 《金融企业管理》 作者:马庆国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等五部分。 主题词:金融机构 企业管理 --------------------------------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作者:薛敬孝主编 简介: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1999年度重点项目:本书主要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原因,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理论分析,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CT S039802 金融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12 金融危机 -------------------------------- 《风雨洗礼:开放冲击下的金融深化》 作者:傅钧文著 简介:本书包括全球化与开放型金融深化、开放型金融深化的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金融开放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主题词:金融 国际化 研究 世界 金融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CT S040518 经济体制改革 CT S039810 金融体制 CT S028944 国际化 CT S039802 金融 ---------------------------------- 《金融背后的风险——关于保证经济安全的报告》 作者:张海涛等 简介:本书精选了近现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金融案例,详尽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发展、爆发及其危害性。 主题词:金融危机 研究 世界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地震出版社的,期货正儿八经的入门书,我之前上班的期货公司人手一本

《从一到无穷大》 《上帝掷骰子吗?》最后推荐我们学校的教材吧!《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都不用讲概念的啦,想必已经对经济研究有基本了解了,那就自己找感兴趣的读好了。

如果一个人要对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实际知识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十五本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很少有人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十五本书。除了读书之外,正确的思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本有趣的书往往是有益的书,反之则未必如此。许多在学术上有崇高造诣的著作是无法带来任何阅读乐趣的。在某个狭小的专业领域极有参考价值的书,往往也过于艰涩。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属于“有趣又有益”的交集——尽管它们并不像惊险小说那样好读,但至少不至于让人头昏脑胀又不知所云。随着时间的进步,金融技术和投资技巧的发展都已经比几十年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在几十年后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阅读的。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大本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些人知道华尔街巨人背后的秘密。在每一个华尔街巨人的简介之后,紧接着的是几篇著名人物传记——出色的银行家,伟大的交易员,以及某些恶名昭彰的“坏孩子”。作者的笔调在轻松和严肃之间游走,而且经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重要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他们总是能够见微知著。9、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麦基尔是极少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职业投资者和分析师。他的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归根结底是随机漫步,所以华尔街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以上陈词滥调我们早已在课本上读过了,但是麦基尔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阐述了他的理论。他没有用一两个公式来糊弄我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体系中蕴含的有效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使一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趋于无效。我不赞成麦基尔的结论,但我们无法忽视他的论证,那简直是天才和雄辩的伟大结合。10、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11、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购买濒临破产的低价股,还是购买气势如虹的蓝筹股?从格雷厄姆开始,产生了许多价值投资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拥有独特的模型和选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与格雷厄姆差别不大。格林威尔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来最成功的价值投资经理人——马里奥-加比利、沃伦-巴菲特和保罗-索金等等,分析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在绚烂的投资行为背后的枯燥无味的模型。作为一位学者,格林威尔对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畅文笔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因素。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作为金融学家,伯恩斯坦指出,尽管有效市场的存在使大部分证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价值,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优化自己的回报。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讨论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风险,为什么要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以及股票为什么对债券具有很高的溢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讨论尤其重要。伯恩斯坦并没有给出什么精确的资产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强调分散配置资产、及时进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频繁交易的重要性。他并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资者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结论,这在学者中是相当难得的。13、理查德-费里:《指数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费里是一位投资组合分析师,也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实证数据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证明,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产妥善配置到各种指数基金中去。这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数编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数基金怎样做到尽可能模仿指数?怎样克服流动性、交易成本和税收方面的困难?那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矛盾的“增强型”“基本面型”指数基金有可能成功吗?为什么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数基金发展很慢?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说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管理基金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份额。14、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的业绩。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资产配置,也在于对各种资产门类的本质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科学审慎的原则。史文森并不排斥积极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过高的管理费用和过于危险的风险敞口。他还对捐赠基金的支出政策进行了点评。史文森举出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取得佳绩是何等困难。与我们想像的不同,他并未吹嘘自己如何成功,而是严肃分析了其他人失败的原因——过于轻率的投资决策,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过高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及“买涨卖跌”的错误心理等等。这些事例证明,心理或许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15、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银行并购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并购真的给股东带来了价值?驱使管理层不断收购或被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在并购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戴维斯用许多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访谈讲述了许多典型的并购故事。毫无疑问,大部分失败了,但成功者的奖赏很丰厚。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描述了并购的具体流程和主要问题。在这个并购横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静的思考是少见的。作为一种复杂而且不稳定的金融机构,银行并购可能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并购,所以了解银行并购无疑就了解了并购问题的核心。下载地址::

对于金融的初学者来说,怎样选择入门的书籍可能是个难题,那么,有哪些书适合金融刚入门的新手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书籍可供参考,《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以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

在初学者过后,还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瓦里安。对于那些对金融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主要推荐阅读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时间,一般均衡等几章。

还有适合入门金融的同学学习的就是《宏观经济学—全球视角》萨克斯,包罗万有,把宏观经济学的各派观点都详细罗列一遍,要有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起来会感到有趣。和《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里,对总供给总需求讲的最清楚最详细的了。

另外,金融最基础的书籍就是《中央银行学》《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货币银行学》等等课程。其中还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两本人大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版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大版,金融理论《金融学》黄达,《国际金融学》陈雨露,投资理论《投资学》博迪,《公司理财》罗斯 ,《计量经济学》古扎拉提等等。

如果是想对经济学(不是“经济”)有大概的了解,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踏踏实实研读专业的教材。下面我就大概评论下这些年看过的一些教材吧。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博弈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产品、非对称信息)几个部分。各教材基本都含有这几部分,理论的争议性不大,区别主要在于布局和分析深度上。微观经济学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划分依据比较简单,就是根据对数学工具的应用程度。初级微观基本不涉及数学,至多会在附录或注释处附注简单的一次微分和积分,更多的是用图形,大量的文字叙述解释,案例丰富,可读性、趣味性较强。中级微观经济学则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微积分的知识,尤其是最优化的广泛运用,不会超过一般的高等数学教材范畴。高级微观经济学大量运用数学分析工具,并且不局限于微积分学,往往大量运用向量,矩阵抽象地分析工具,最优化问题也不再局限于线性规划。几乎没有什么案例,课后题充斥着大量的证明推理题。相较于中级、初级微观,不同的高微教材争议较大。初级微观经济教材: 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人大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大部分的国内大学将它作为教材或参考书目,前几年很多学校也将它作为考研的必须的参考书目。微观部分体系完整,包含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部分(第5版增加了博弈论的内容),全书叙述流畅,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建立经济学直觉的入门教材。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也是国内比较流行的一本教材,大三时,翻过一下,内容如书名,全面囊括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但是简明高鸿业微观第五版部分是361页,这本教材是338页,包括宏、微观、国经)。偏重主流经典理论,轻前沿新兴理论,某些大的门类,在这里或许只是稍微提一提。. 曼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Mankiw老师是在学术上很有造诣,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和他的哈佛同事兼学术对头Barro相比,Mankiw是个出色的演讲者和写作者,他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是哈佛大学本科生选修的最火的一门课(没有之一)。现在国内很多高校也开始在大一学年开设“经济学原理”课程,使用的教材就是这本书。建议直接读英文版的。 中级微观经济学(难度由低到高).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国内很流行的一部中微教材,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厚(673页),但是不要被它吓到,这还算是一本比较easy的教材。由于在美国内是MBA教材,大量商业的案例占据了不小的篇幅,比如P&G,GE等。全书主要运用二维图形阐明经济原理,数学运用极浅,甚至只用差值(Δ),而不用微分,分析对象也仅限于良态曲线(严格凸(凹))。吐槽一下:我一直以为这是本初级微观教材呢。 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严重!推荐!这部教材是中级微观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是Harvard和UC Berkeley等名校的本科生教材,国内将它作为考研制定书目的也有北大CCER、人大、南开、央财CEMA、中山岭南、厦大WISE等一系列学校,它包含了微观经济学的各大部分,内容易懂而深刻,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但此书刻意避免大量应用数学公式,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附录也是必须得看的)。本书也含有大量的经济学案例,涉及政策、商业、互联网各个领域,值得注意,范里安本人是Google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是互联网经济学的鼻祖级人物,本书拍卖、垄断行为、博弈论、信息技术和市场失灵等相关章节都有大量的互联网方面的例子。上面推荐的几本教材基本上还是公众理解意义上的“‘经济’学”,就是主要还是在讲故事,说道理,而不是证公理,推公式,因此避免不了会啰里啰嗦。下面介绍的微观教材将不会在习题中出现除计算题以外的类似简答、名词解释和论述的试题。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这本书最初是平新乔上世纪末在北大、清华经管类专业授课时讲义。和前面的书相比,本书引入了较多的数学分析和公式推导,尤其在经典微观理论部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及产业组织理论),不像前面几本书的例子大多是具体数值例子,越来越多的是抽象希腊字母表示的例子。数学运用其实仅限于求微分,拉格朗日求条件最优等内容,但是看着堆砌的希腊字母的公式,还是很有快感的。每讲后的习题不错。本书的缺点也是很多的,首先后面几讲“人情味”比较浓,讲到20世纪经济学的一些新发展时,平老师有时会有些激动,像一个小“粉丝”一样花大篇幅对自己崇拜的经济学大家不吝溢美之词(尤其对Ramsey评价那节),这可能和这本是一本课堂讲义有关吧。其次,这本书出版自2001年,里面的材料有些陈旧,都是些国有企业改制、厂长负责制、下岗职工等“前热点”。说好的,再版的,这一等就是13年呢。最后,印刷错误一箩筐。还要推荐的这本书最后附的平新乔老师写的两篇“后记”,有志于学术的同学可以读一下,感触蛮深的。. 尼克尔森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一年考研时以这个为微观复习教材的,之前只有高鸿业水平的我花了两个月才看完。这本教材是革新我对经济学认识的一本书:原来经济学不是平面几何学,而是微积分学。全书尝试用数学工具分析每一个经济原理,规范严谨地梳理了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网络。本书的一个特色是引入和拓展了CES函数(不变替代弹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是它的一个特殊形式)。本书每章后有10个左右的计算证明题,都挺经典的。5、其他:中级微观教材除了上面四本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流行教材,比如朱善利、周慧中、张元鹏等人的,就不一一介绍了。我的建议是,除非特殊目的(比如考研指定其他书目),以上几本书就够了。 高级微观(难度由低到高)这一部分我是没有资格写的,迄今,我没有完整地通读过一本高微教材,就我有限的了解,在这只能班门弄斧了。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蒋殿春是我本科学校的一个老师,孙冶方奖获得者。这是国内同类书籍不多见的一本中高级微观教材,我只翻了这本书的前四五章,大概就是生产者理论和消费者理论的内容,简明扼要,体系完整。举个例子,范里安现代观点介绍斯拉茨基方程用了整整一章,这本书仅仅用了1页左右就推导出来了。和前面书不同的是,本书将经济学问题进一步抽象,大量运用集合和向量的概念表示。如果你对中级微观理论非常熟悉了,读一读这本书,会加深你对经济学的理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3版)》不要以为范里安只会上网,讲故事,其实早在1977年(30岁),他就写了这本经典教程的第一版,1992年出版了第三版,遗憾的是迄今没有再更新过。但是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经典的地位。第二年考研,翻了翻前几章,一个感受是它将很多初中微观里直接假设是正确的结论,它非得费劲证明其合理性,咳咳!这证明了一个数学家的严谨性,还有就是就是这本书把经济学由微积分过渡到了高等代数(线性代数),哈哈,玩笑啦。 马斯-科莱尔、温斯顿、格林《微观经济理论》这就是被称为MWG的“微观经济学‘圣经’”的MWG,关于它有着很多传说,据说,一章《一般均衡》够一个人看几周的了,看懂这本书,什么AER,QJE上的文章基本就看得懂了。如果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发展,这个书非常值得研读的。2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学核算、经济周期理论、增长理论、经济问题(失业、通货膨胀、萧条、国际贸易)及政策等。不同层次的微观经济学区别在于深度不同,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阿·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垄断竞争理论以后逐步形成完整体系的,争议的也是阐述的是否全面,推导的是否严谨。宏观经济学的分离是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通论》为基础的,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各种学派之争,(新)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对于同一种经济现象及政策的原因和影响的解释往往是相反的。另外还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存在也使宏观经济学没有统一的分析范式。由于和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势联结紧密,被公众质疑最多的也多是宏观经济学。难怪许小年说宏观经济学是伪科学。你认为呢? 初级宏观经济学.人大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版的宏观部分全书以(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分析范式,利用IS-LM模型和AS-AD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和作为政策依据。印象中后半部分,为了兼顾体系完整,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铺的太宽,不够深入。总之,这是一本可以作为了解宏观经济学概貌的一部经典教材。.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 中级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学派.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推荐的一本书,前面说了Mankiw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这部《宏观经济学》也是被使用最广泛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之一,这本书总体很简单的,作者刻意不使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分析,语言生动流畅,案例丰富有趣。遵循长期(古典)、超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凯恩斯主义)的叙述顺序,最后部分针对凯恩斯主义微观经济学基础进行补充。但是可以看出Mankiw对新古典和RBC(实际经济周期)学派的偏见。O(∩_∩)O~。.布兰查德 《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是一个旅美的法国经济学家,这部宏观经济学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从脚注来看,高鸿业版的书有不少地方借鉴了这部教材,美中不足的是他推总供给曲线的方法有点非主流,不过也可以开拓思路。.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豆瓣)多恩布什提出的“超调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著名理论。此书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缺点是这个版本的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新古典学派.威廉森《宏观经济学》作为新古典的入门教材,这本书要比巴罗更好。威廉森坚持古典二分法传统,RBC体系建立的差不多了最后才引入货币,循序渐进。对理解新古典和新凯的争议很有帮助。第11、12章,则是对两个流派进行了很好的对比和总结,读完之后发现新古典和新凯范式之间的区别远没有初看上去那么大。.巴罗的各种版本的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是“各种版本”,据考CCER的同学说,现代观点和《宏观经济学》内容差别挺大的。Barro是哈佛经济系另一位大牛,前些年一直是诺奖热门,至今还未获得。是新古典学派的领军人物。李嘉图-巴罗等价是他的较著名的理论。宏观经济学这本书完全是按照古典地分析范式进行分析,习惯凯恩斯的分析之后再看这个会给你很大震撼,原来也可以这样啊!新古典的一个特点就是模型框架美丽的无懈可击。不过巴罗这本书非常晦涩难懂,啰里啰嗦,可能和个人性格有关吧。哈哈。.萨克斯 《宏观经济学》提起萨克斯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回家》?你赢了。萨克斯是一个实干的经济学家,著名的“休克疗法”就是他提出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成功地解决了南美的高通货膨胀问题。这部教材是萨克斯的理论精髓,立足于开放环境下研究宏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大卫·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罗默是新凯恩斯经济学家 。萨金特《递归宏观经济学》萨金特,新古典学派,2011年诺奖得主。3 其他:.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人大的一位老师写的,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分歧和影响。第一年考研时看过,顿时对宏观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丰富驳杂所震撼。有些难度,中宏水平 翻翻还是不错的。如果你想了解更早的学说,另一位人大老师姚开建的《经济学说史》适合你,向上追溯到希腊了,但是介绍的都很简单,适合作普及读物。.蒋中一 《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是著名的华裔经济学家,这部教材在美国也很流行。难度适中,大学经管类数学水平(主要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就能读懂,重要的是它将数学和经济学紧密联系起来,分为静态分析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最优化问题、动态分析。适合作为初步经济学分析培养的数学手册。缺点就是最优控制(第20章)只告诉结论,没有太严谨推导。(可以理解)。最后,鉴于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经历,我的这个书单偏向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对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或是准备考研复习等,而没有列举经济学下面的其他分支学科(如,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也没有列举普及读物和对实际经济问题解释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