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师中级会计师老师

经济师考试(经济师)2025-05-22 23:15:53点击:14899

中级经济师讲得比较好的有庄欣老师、赵照老师和刘艳霞老师,不同老师授课风格不一样,考生可以选择自己能够适应的方式进行学习。

庄欣老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IMA协会会员。多年一线考培类授课经验,课程幽默风趣,善于利用案例总结归纳知识点,授课通俗易懂,思路清晰流畅,妙趣横生。

赵照老师: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及专业建设工作,主讲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务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辅导课程。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熟悉考试特点。力资源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熟悉考试特点。

刘艳霞老师:目前国内经济师辅导的领军人物。从事经济方面的教学近19年,刘老师曾在某著名财经院会计系任职,现应邀在北京各大院校从事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高教自考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中大网校:中大网校从事资格认证培训项目有近百种,几乎涵盖了国内资格认证考试的全部。如经济师、职称英语、建造师、造价师、安全师、审计师、质量师、招标师、社会工作者、证券、银行、期货、报关员、注税、监理、咨询、房产、企业法律顾问、药师、教师资格、护士资格等。

优路教育:优路教育财经类的课程有初中级经济师、初中级会计师、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人力资源管理师、薪税师等。优路教育采用线下面授和线上网络相结合的模式,实行标准化教学服务管理。

环球网校:环球网校涉及的培训类型有建筑工程、财会经贸、职业资格、医药卫生、外语考试、教师公考、考研学历、IT技能等。财会经贸的课程有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统计师、税务师、薪税师等。

233网校:233网校是国内知名的综合性考试资讯门户网站,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医药类、学历类、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中小学教育等。涉及的财会类的考试有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

注会战略个人比较喜欢听杭建平老师的课,战略应该算注会里最简单的一门,与其他科目关联少,理解没难度,答题套路固定,没有会计基础的同学也可以上手。

刘艳霞讲中级财管,理论功底深厚,实务经验丰富,被国内财经学院、大型企业邀约授课,广受好评。

刘艳霞 ,女,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中级经济师,环球网校实力派辅导专家,国内经济师辅导的领军人物。从事经济方面的教学近18年,刘老师曾在某著名财经院会计系任职,现应邀在北京各大院校从事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被认为是京城会计培训的新锐力量。

从事经济方面的教学近18年,曾获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中级经济师等等证书及职称。课程讲授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考点把握准确,通过率较高,深受学员欢迎。经济师辅导第一人,被环球网校独家聘为网上辅导专家。

刘艳霞授课特点是老师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学员听、学自如。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好老师。

中级财管的含义:

中级财务管理师是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中的一种重要职业资格,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所需的重要人才。

中级财务管理师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知识、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税收筹划等方面的政策知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

中级财务管理师的职责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预算和决算、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收筹划和税务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和分析、企业投资和融资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中级财务管理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证明持证人具备相关技能和能力,能够胜任财务管理领域中的中级职务,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同时可以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和市场价值,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

注册会计师考试战略部分的老师很多,你可以听杭建平、征鸿、于竞博、张璐璐等老师的课。每个人适合的讲课方式不一样,需要自己试听一下看自己适合听哪一个老师的课。田明老师: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持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证券期货资格注册会计师四大高含金量证书,从事财会辅导近二十年,是名副其实的实战专家。授课特点:长于归纳,善于总结。能够引导学员快速建立知识体系。运用经典案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原理简单化,冗杂考点清晰化,是国内唯一横跨财管与战略的培训专家。吕鹏老师: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国际保理商联合会成员,就职于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总行,负责风险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批发信贷资产负债管理等业务。2005年起开始财经类考试辅导工作。授课特点: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善于总结、敢于创新。能够用朴实、“接地气”的语言去诠释深奥的知识原理,能够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传授解题方法。对考试教材、考试方向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肖迪老师: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美国匹兹堡大学卡茨商学院访问学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受“之江青年社科学学者行动”项目资金支持。曾主持参与过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撰写的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授课特点:授课深入浅出、直击重点、而又幽默诙谐,擅长运用实战商业案例,将千头万绪的战略课程化繁为简,让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的生动有趣。帮助学员快速构建知识体系,轻松掌握疑难问题。征鸿老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会计师公会aaia会员、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曾任职于世界二十强企业,从事财务分析与战略管理工作十余年,经历多项国家级工程项目分析工作;曾担任国内知名财税咨询公司技术总监。研究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方向多年,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授课特点:授课条理性强,善于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一语道破财税难点,让考生在案例和情景中轻松掌握考点、提高备考效率。杭建平老师:特点:杭建平老师真的是在讲战略,会解释每个概念是什么意思,那些个概念是放在什么情境下使用的,也会举大量的实例。听杭建平老师的课,真的是能够知道战略到底讲的啥。甚至听了某个概念之后,当场就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可以把战略的概念套用在公司的经营里面。

日本经济师金融老师

刘老师真牛,80%照着课件念,只用20%就能把你彻底搞迷糊,讲例题的时候,先给看答案………………听完刘老师的课,我觉得我也可以去环球网校当老师了~哈哈

职上网的工商专业李争老师、金融专业彭岚老师、经济基础胡芳老师、人力资源专业赵照老师,环球网校经济基础刘艳霞老师,都是口碑、专业度都比较好的老师。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这些老师的试听课听听

小莉老师讲的也不错。只听过两节课。不过彭岚和刘淑娥相比,彭岚讲的连贯,刘淑娥讲话确实经常有顿词老是重复说话,最严重的是感觉她眼睛一直在瞄面前下方的东西,不是面向学员,可能是全面有投影之类的需要看着讲?

这个我深有同感。环球经济基础的刘艳霞老师讲义详尽、重点突出、例题丰富,讲解中哪是重点哪不是重点说得很明确,而且业务知识张嘴就来。可以说经济基础只要熟记讲义不看书及格很简单。相比之下环球的中级金融讲师刘淑娥就有点背道而驰了,她的讲义只是教材的提纲,讲解是其讲义的语音版,而且经常卡碟、总是不分重点的重复自己说的话,打个比方讲“1+1=2”,她会讲“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啊看一道例题,这道题说的事1+1等于几,啊等于几,这道题选择B,一加一等于二,啊等于二。”就连课后练习也极少解析,是教学风格不同还是不负责任呢?

杭建平老师 奚卫华老师 翟淑萍老师 都是经济师专业比较知名的老师

日本的经济学家在世界经济学领域几乎被完全鄙视,因为日本经济模式原来靠家族企业,后来学美国经济学,至于房地产更没有什么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建议跟指导教授沟通商量一下,让老师给你推荐参考资料比较靠谱.懂日语可以看看下面这段话:日本の経済学者はなぜ无视されるのか - 池田信夫きのうの松本さんの记事に関连して、私も経済学について似たような印象をもっています(経済学が科学だとすればですが)。日本の政治家も官僚も、経済学者の话を审议会や「研究会」などで闻くけど、それが政策にまったく反映されない。渡辺喜美金融担当相は「経済学の本は1册も読んだことない」と公言していたし、3月に行なわれた「有识者会合」は见ていて寒くなりました。これに対して欧米の経済政策を动かしているのは、バーナンキにしてもサマーズにしてもローマーにしても、超一流の経済学者です。この违いの原因は、先日の记事でも书いたように、日本の経済学者にもありますが、最大の问题は、日本の政治が政策论ではなく「政局」的な人间関系で决まるので、専门知识が役に立たないことだと思います。麻生首相の「政局より政策」という口癖が、それを逆说的に示しています。

日本经济师金融老师推荐

刘老师真牛,80%照着课件念,只用20%就能把你彻底搞迷糊,讲例题的时候,先给看答案………………听完刘老师的课,我觉得我也可以去环球网校当老师了~哈哈

职上网的工商专业李争老师、金融专业彭岚老师、经济基础胡芳老师、人力资源专业赵照老师,环球网校经济基础刘艳霞老师,都是口碑、专业度都比较好的老师。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这些老师的试听课听听

小莉老师讲的也不错。只听过两节课。不过彭岚和刘淑娥相比,彭岚讲的连贯,刘淑娥讲话确实经常有顿词老是重复说话,最严重的是感觉她眼睛一直在瞄面前下方的东西,不是面向学员,可能是全面有投影之类的需要看着讲?

这个我深有同感。环球经济基础的刘艳霞老师讲义详尽、重点突出、例题丰富,讲解中哪是重点哪不是重点说得很明确,而且业务知识张嘴就来。可以说经济基础只要熟记讲义不看书及格很简单。相比之下环球的中级金融讲师刘淑娥就有点背道而驰了,她的讲义只是教材的提纲,讲解是其讲义的语音版,而且经常卡碟、总是不分重点的重复自己说的话,打个比方讲“1+1=2”,她会讲“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啊看一道例题,这道题说的事1+1等于几,啊等于几,这道题选择B,一加一等于二,啊等于二。”就连课后练习也极少解析,是教学风格不同还是不负责任呢?

杭建平老师 奚卫华老师 翟淑萍老师 都是经济师专业比较知名的老师

日本实业家,二战时近卫文麿内阁的大藏大臣兼商工大臣(1938—1939)。1888 年庆应义塾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895 年归国后入三井银行。历任三井银行总行营业部长、常务董事和三井合股会社常务理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靠拢军部,并向军部及右翼势力提供大量资金,资助法西斯运动,加强财阀与军部的联系。1937 年就任日本银行总裁。次年出任第一届近卫内阁的大藏大臣兼商工大臣,发展军火生产,支持对外扩张。1941 年任枢密顾问官。日本投降后,以甲级战犯被关押,1946 年5 月被免予起诉并获释。

池田成彬((いけだ しげあき、庆応3年7月16日(1867年8月15日) - 昭和25年(1950年)10月9日)) 日本山形县人。三井财阀的总帅。从青年时代起,池田个人的历史,差不多就是三井历史的侧面。庆应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但因为理解错误,没能得到许诺的奖学金,靠父亲典押房产才交上学费,这件事让他深受 *** ,发誓以后要赚很多的钱还清借款。归来后,池田曾入东京「时事新报」当论说记者,因为不得志,不到一年就脱离记者生活。1893年回国入三井银行,他纵横日本经济舞台的历史就从那开始。

当时三井的支配人是中上川彦次郎,中上川是以重用少壮人才出名的,池田不久成为他最亲信的少壮谋将之一,被任命为足利支行行长,总行营业部长、常务取缔役、首席常务,最后还成为他的女婿,帮助他扩展三井的业务,尽了很大的心力。而池田的英敏、果断、以致“少说话多做事”的个性,也接着出了名。他曾奉派到欧美考察金融事务达两年之久,对于统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兴趣,归国后,提出了浩大的报告书,后来三井银行和三井其他业务的革新,多依照他的计划执行。中上川死后,池田继续帮助早川千吉郎、益田孝、团琢磨等,把三井散漫的事业统合起来,把古旧的三井逐渐现代化。引导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1929-1930年他再度外游,从欧美特别从意大利方面,他更认清了金融资本和政治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醉心于强力统治主义,金融寡头主义。

三井转向

1932年三井合名理事长团琢磨被暗杀后,就任三井合名常务理事。团琢磨之死和接连而来的首相犬养毅被刺杀事件,给他以极大的 *** ,使他感觉到需要转换方向了。以三井一族引退、持股公开、施小惠于中小资本家,为社会事业捐款三千万等措施,来缓和血盟团等激进主义者反财阀的措施。一般认为三井这一措施是伪装工作,而池田自己为了怕成为团琢磨之续,经常穿防弹衣。一方面拉拢平沼骐一郎的法西斯团体国本社,而且做该社的理事。一方面又和军部合法革新派之内永田铁山想结识,支持林铣十郎肃军,这样的做法,正表现老财阀的政治手腕。军部及较稳健的法西斯派,对他具有相当大的好感。只是极端法西斯分子仍然不谅解他,始终把他列在应该处死的名单上。

战时经济

头脑冷静的池田,采取不求露面的实际主义,1936年公布本系统内定年退休制,并率先退休。1937年在后辈结城丰太郎之下任日本银行总裁,而负实际指导结城财政之责。近卫文麿第一次组阁时,他以有病为由,谢绝出任藏相,而随时指示藏相贺屋兴宣、工商相吉野信次以应走的路。1938年秋,出任内阁参议后,更隐然成为贺屋和吉野财政经济的后台顾问。但这两人在第一线也无法拯救日本巨额超支的的战时经济,被舆论看好能拯救日本财政的国宝级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乡城之助,一个就是池田。但乡城之助是保守财政的领袖,当然不为军部法西斯所喜欢,所以挽救日本财政的最后一张王牌,也就是池田成彬了,池田不出,日本战时财政经济无出路,能打开当前日本财政经济难题的,只有池田。被捧得像日本财政经济之救星:声誉之高,一时无二。1938年5月-1939年1月出任第一次近卫文麿内阁藏相兼商工相,但也无力对抗军人的无理要求。平沼骐一郎内阁崩溃后,元老西园寺公望指定他和阿部信行为下届内阁首相候选人,但他被否决,1941年任枢密顾问官,东条英机任首相后,鉴于他是亲英美人士,特地指派宪兵监视他的行动。1945年10月被预定为甲级战犯,1946年5月解除。后被褫夺公职。随着三井财阀被占领军解散,他的影响力消失,但后来还是成为首相吉田茂的财政顾问,1950年患肠炎去世,年83岁,著有《财界回顾》、《故人今人》等回忆录。

日本经济师金融老师工资

来日本十几年了,日本基础消费太高,水电煤电话费都要命,我一家四口水一个月平均500人民币,电费一个月平均700人民币,电话费一个月1500人民币,吃喝用还都没算上,反正基础生活一个月用掉15000人民币,我周围的日本家庭和我家都差不多,对了,除此之外,每年还要收各种的税,车税,房子税,年金保险扣的也都很多,一年工资30w基本全都花掉了,不负债就不错了! 在日本工作5年了,我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看一组近年的年平均收入看平均值来说,日本男性平均收入在每月50万日元左右,女性平均在25万左右。等于多少人民币可以根据汇率自己换算一下,以下我都用日元做计量单位。假设月收入50万的男性跟月收入25万的女性组成一个家庭,那月收入就在75万左右。这基本上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正常收入。那再来看看消费,以东京都为坐标,房租2DK的团地在都内万左右,水电气加网费手机费在2w左右,每月的税收扣除(医疗保险,住民税,年金)在8万左右,就是说基本生活开销在18万左右。然后就是两个人的生活开销,自带便当会便宜一些,如果自带便当加外食结合起来,就算每人每天消费1000日元,一个月平均上班20天,就算吃饭会花销5万,再加上周末的开销,或是朋友聚会,或是出游,或是在家改善伙食,每周万已经不少了,一个月四周,就是6万。再加上买点穿的用的预算4万。所以生活开销就是(5+6+4=15万)。两个人生活的基本开销就在33万左右,在加上一年一次家庭旅行平摊在每个月上面3万吧,也就是36万左右,而实际上这36万的开销已经足以让两个人过得很自在了。至于医疗,教育方面。医疗的话在日本基本任何诊所和医院都是用医保卡报销,只用付30%的费用,国内是住院才能享受,日本是感冒都用的医疗保险。进一次医院,小病也就花几千日元,大病需要做手术的去区役所开个医疗限定额,你要支付的医疗费用不会超过你每月有能力支付的额度。而教各种育方面更是从出生开始就是补贴。收入高交的税越多,收入低交的税就相对少些,但两个人工作基本上可以存下一半的钱,一年两个人就算存300万,3年也有块1000万日元了,在东京按揭一套房也是可以的。刚刚来的前两年可能存下来的少些,两年以后基本也能稳定的存下来一笔钱了,五六年能和有能力在首都按揭一套房在日本是常见的,在中国普通打工族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作为一个平民来说在日本可以生活的很好,享受平等的医疗,教育以及干净的空气,肯定跟人家的富人生活也是没法比的,只是日本的平民会比中国的平民生活的更自在些。 都说日本人收入高,那是30年前的事了。日本人30岁30万日元,40岁40万日元,50岁50万日元。在30年前那是妥妥的中产阶级生活,所以,30年前说日本满大街中产阶级也不为过。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日本还是30岁30万日元,40岁40万日元,50岁50万日元,只可惜物价已经不是30年前的物价了,30年来,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大量挤占了日本的产业空间,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电脑,手机, 汽车 等等我们看得见的,还有许多普通人看不见的产业。日本产业的萎缩,导致日本政府对国民的税收也比以前高了。 现在的日本,看似工资高,其实,很大一部分收入只是让日本人过过手而已,日本人的收入都是税前,税后要扒几层皮,而房产税,房屋保险(木板房需要火灾险,地震险,台风险是日本必须购买的,如果是老房子还有虫灾险)把日本人搞得焦头烂额。日本还有消费税,今年10月份开始,日本政府已经把原来8%的消费税提高到10%,意味着到手的工资又少了10%,甚至连乘飞机也开始收税了,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是莫名其妙的,因为中国人不用交这些乱七八糟的税,而恰恰是这些税已经掏空了日本人口袋的一半了,剩下的钱也只够生活。看看日本满大街的小排量 汽车 ,不就是为了省几个油钱吗?不要给我说是日本人环保,日本人三十年前满大街皇冠,花冠以及类似排量的车。三十年来日本 社会 蜕变了,变得连日本人也不认识了。日本 社会 生活压力很大,那些钱也只是够生活,普通人没有多少钱可存。许多有能力的日本人为了躲避高税收,不得已离开日本,到中国生活,以前难得一见的流浪汉,这几年也一直在增加中。在城市公园,在地铁廊道,在一些街区,聚集了很多流浪汉。 大家都知道,日本养老金少,不足以养老,在日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普通日本人退休以后的退休金只有相当于人民币三四千元,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很无奈,70--80岁的老人也不得不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门卫,出租车司机,BUS司机,清洁工,园林绿化,都有老人的身影。存款呢?不是说日本人收入高吗?对任何人来说,养老都是最大的事,难道多余的钱也不存起来养老?对不起,不是日本人不存钱,而是真的没有多少钱可存,无奈,日本老人只能在自己身体尚好的时候,拼命赚钱,以备不时之需。哪个老人退休以后都想在自己身体还好的时候,干自己喜欢的事,比如 旅游 ,养花, 娱乐 ,健身。。。可惜,日本老人没有这个福分。这一点,比中国退休老人的生活可差远了。 由日本老人的退休生活可以看出,普通日本人的工资也只是够生活。 我现在在日本,我来回答下你的问题: 1、日本人力资源很贵的,餐厅刷盘子时薪是1000-1200日元,大概是66-80块每小时。日本人很少跳槽的,基本一个公司待上一辈子很常见,收入根据工龄来算,工龄越长薪水越多。还有专业性越强的越挣钱。 2、消费水平,矿泉水100-160日元一瓶(6块到11块一瓶),但是日本自来水都是可以直引的,为什么还有矿泉水,就是矿泉水里面有矿物质以及负氧离子,反正就是喝了对人体好,日本人平均寿命比中国人多活10年。日本吃不是很贵,跟国内差不多。水果贵,苹果桃子都是30-60人民币一个。 说日本工资高的,那是没见日本的消费多高。 1、普通的文员职员保育士等,刚毕业都只有20到25万日元。还要扣掉保险养老金,到手就18到22万。也就是1万人民币到万人民币。 2、It行业会相对高一点,毕业或者没经验的,刚开始可以拿到30-35万。到手25到30万。万人民币到万人民币。如果有进取心肯努力上进,到三十岁以后混个领导层,工资能涨到万人民币。技术厉害的,会做人的,也能涨到4-6万人民币。基本上45岁以后工资不会再涨。 3、日本 社会 工资涨幅不大,这通用于所有行业。一年涨个500人民币吧,所以基本上可能你毕业时的工资和退休时的工资差不多。 4、日本物价高。单身租房6-7万日元,3千人民币,还是便宜的,位置偏远,房子小的那种。买个床便宜的要人民币三千,再买个床垫人民币两千。买个餐桌也要人民币两千。。。。。。再便宜也是这个价,物价就在那里,不会降下来,只有越高,没有越便宜。 所以,再算一算,能存下钱吗? 很多在日本的家庭都是月光,每个月等着发工资。青黄不接的时候还会很为难。说日本人基本不存钱,这实际上这样的生活,也很难存钱。 说的是80%普通大众的情况。当然也有 社会 精英、世代财阀家庭,那样的情况不考虑,毕竟他们的生活从来都算不上普通人。 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没有真实的数据来证明事实,是我的不对。 我在上面说的情况是我以及我周围的人在日本真实的生活。当然,人都有差异性。有的人混的好,那生活是另外一种风景。 我在日本雅虎上面找了几个数据,在图片里。大家可以看看,算一算。看看数字就明白了。 图一是保育师,就是保育园和幼儿园老师,多为女性,所以显示的是女性的收入。 图二是事务职位的工资,就是在办公室里干活,没有特别突出的技术含量的其他工作,都算事务。比如:会计,贸易,客服等。 图三是IT行业SE的平均工资表。很多中国码农在日本都是做SE,能做到项目经理或者上层的,非常少,那些做到高层的,月收入100万日元(约6万人民币)的也有。 图四是每年要交的保险费用。 图五是国民年金,就是养老金,还是最低的那种。 另外,图表里的工资都不是到手的工资,到手之后还要被扣掉保险养老金。 房租物价,我就不贴图了吧。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凑合的生活方式。看是想过得舒服点还是想对自己狠一点。 还有,我只是为了分享客观真实的信息给大家而在此发言。如有文字冒犯,先赔礼道歉。文明共享信息,不喜勿喷,谢谢。 开门见山回答:根据日本DODA网站的调研,日本2018年平均年薪大约为414万日元,相当于万人民币!这个工资应该算是相当高了,不过也要看物价水平,如果我们以万人民币年收入计价,日本的吃、喝、穿价格应该是中国的3-5倍左右吧,所以这样的高工资也不算是多“高”了。 然而我们说工资不能笼统的只说一个平均值,因为许多人“被平均”了,很高呼“拖了后腿”。我们先看看日本行业的工资水平!(图:日本行业工资分布) 我们来解读一下:IT和通信行业平均工资为461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网络、广告和媒体:412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服务业:376万日元年,相当于 万人民币年; 制造业:456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医药行业:450万日元年,相当于 万人民币年; 金融业:446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建筑和房产:418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零售和食品:355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如果你找一下日本平均工资前三名的行业,它们是:IT通信、制造业、医药行业。 金融和房产竟然没有排进前三名,而且制造业能排到第二名,对于我们来说这还真是难以想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当老师并不是一个薪水很高的行业,其平均年薪只有321万日元(万人民币),比平均工资少了25%左右。(图:在日本英语老师收入会高一些)但日本也一样面对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最富有的20%人口和最贫穷的20%人口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他前者是后者收入的六倍多。 在就业方面,日本15岁至64岁人群中有75%拥有带薪工作,83%的男性从事工作,而女性的这一比例为67%。就教育体系的质量而言,日本是表现最好的国家。在日本,25岁至64岁的成年人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发达国家78%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29分,这一分数远远高于发达国家486分的平均水平。 在 健康 方面,日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为84岁,比发达国家80岁的平均寿命高出4年,是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7岁,而男性为81岁。 但总体而言,日本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当被要求从0到10给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打分时,日本人给出了分,低于发达国家分的平均水平。 日本人自杀率高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拼尽一切得到比较高的收入,但生活并没有变得幸福,我想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日本在吃喝用度上比中国的物价高5倍左右。 据日本国税厅统计,2017年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约为29万人民币。按比例来说,年收达到29万的人大约占总劳动人口的14%(20岁-30岁),年收29万以上的约占总劳动人口的(40岁-50岁)。按男女比例来说,加上公司奖金男性的平均收入约为36万,女性的平均收入约为19万。 此外,平均年收29万里面,个人所得税约为7000,住民税(区或县征收的费用)为万,各类保险以及养老金为万, 算下来实际上每年拿到手的大约是23万,月收约为2万。(附图为年收 29万RMB的人大致的每月支出,供参考。没有其他费用支出的话每年可以存下来7万左右, 10-13年的工资在东京可买一套100平米的精装修住房 )日本是工作的越久工资越高 越老越值钱 而中国很多工作被限制了年龄 如多少岁以下 日本工作每个人必须遵守制度 而中国普遍我行我素 日本人少 所以国家比较注重国民的 健康 一般很少会有人看不起病日本产的很多商品质量都有监控才可以发行 中国生产的种类繁多 重量不重质......... 外国人喜欢赚中国人的钱 而中国人很少有人会赚外国人的钱 如果中国人可以不要互相伤害 少点坑蒙拐 对自己人仁慈一点 不要那么利益 多点秩序 少点消极的氛围 多点积极的态度就拼人数 就能在每个领域上压死外人。道理都懂 生活却被贫穷限制

可以说公立的中小学教师的薪水是比较高的,(前提是"公立的",公立学校的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而私立学校的教师相当于企业的职员,工资因学校而异)但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算高,除非是你特别热爱教学工作,我还是建议如果你有能力能在社会打拼的话还是去企业工作比较好,而不是去寻找教师这样的安稳的工作。我认为企业这样的竞争环境才能真正的锻炼一个人...但教师的责任是很重大的,每位教师除了讲课,当班主任以外,还都要担任一个社团的顾问,责任很重,任务量大.要说高薪工作,一般指飞机驾驶员(平均年收入1238万日元)医生(1159万日元)大学教授(1122万日元)大学副教授(871万日元)警察官(813万日元)律师(801万日元)公认会计师,税理士(791万日元)公立高中教师(776万日元)记者(772万日元)大学讲师(754万日元)公立中小学教师(742万日元)牙医(737万日元)高中教师(723万日元)全劳动人口平均:437万日元但一般来说,收入和工作量是成正比的,这些高薪职业都是很累很繁重的工作。

日本的普通工薪族的个人平均年收入大概为440万日元左右。一个日本大学或研究生刚毕业的年轻人,工资起点在22-24万日元左右(纳税前),每年有两次奖金,大概相当于3-6个月的工资总和,这就是一年的全部收入。对于在东京圈内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能住公司的员工宿舍,不用在外面租房子的话,一个月到手接近20万日元左右的现金是能够满足吃喝玩乐的,但是也存不下什么钱来。所以存款的来源主要是奖金,买房买车基本全指望它,这样的年轻人年收入大概在300多万日元。不过日本的奖金只有公司的正式社员才能领到,一般的临时工和签约社员是没有奖金的,临时工的工资一般按小时算,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700-1000日元,这样每月工资差不多是17万日元左右。在日本,年收入在300万日元以下的属于低收入群体。之后,日本正式社员的工资随着工作年限的上涨而逐年增长,由于增长幅度相对固定,所以很多日本人刚进公司,就可以算出自己干到退休一共能拿到多少钱。大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职位的年薪可达到1000万日元,或者更高,当然这些都是属于人中龙凤,绝大多数的日本上班族都拿着差不多的薪水。 本人在日十年,从小企业一路干到500强公司,发表点微博之建。 说日本工资高的,只能说是平均高。单论个体,北上广深的知名企业,尤其这几年的IT行业,可以说甩日本几条街的。但是,日本好就好在这个平均上。每年涨工资(虽然这几年越涨越少),到时候发奖金(一般一年两次,一次两个月工资左右)。所以,对于那种资质平平,安心赚小钱过日子的人来说很不错,这点要强于国内。但是如果你能力超群,才智过人,日本不适合你。 再说物价,在哪里都需要适应。赚了日本工资,在日本长期生活的人,没觉得贵的离谱。蔬菜水果,确实不能像国内一样一边吃一边扔,但是如果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因素考虑在里面,我认为是物有所值的。好好工作,是什么都吃得起的。节约一点,也能攒些钱,有车有房也不是梦,即使你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比起北京上海还是惬意的多的。再说一些高精尖的 科技 产品,尤其是日本有些技术优势的产品,在日本不但买的价钱合适,而且真的比同品牌的中国产品质量要高一个档次。(因为是面向日本市场的产品,品质要求很高,即使是在中国制造的)。 最后,如果夫妻双方都在日本工作,我觉得生活会很惬意,虽然日本人好多都是一个男人养家,但这里对比的是中国,在中国大部分家庭毕竟还都是双职工的。 (附上一张东京港区的图片,日本真的很美,环境也是加分项[呲牙]) 我13年去旅行的时候 导游介绍东京地区平均的年收入大约400万,那时大约值21万rmb。退休金平均是23W一个月,女方丧偶之后能13W(日本女的不上班就没有退休金,靠老伴的退休金过日子)不过最低和最高相差不太大。个税和四金的比例和我们差不多,大约占收入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除了蔬菜和水果,食物还是很便宜的。超市里一整条烤鳗鱼也只有一两千。肉也不贵。可口可乐600ml的110,依云500ml得也是这个价,关键是奶也是这个价!小日本补充维生素啥的都靠各种小药丸。吉野家的套餐比国内还便宜一两块(现在的汇率算太贵一两块)。罗森超市八点以后生冷食物对折,东西很多,抢的很快。一般日本人自己去的拉面店基本配置半个蛋两片叉烧加点海带豆芽450—550,加肥牛600-700,加到1500的已经是烤鳗鱼啥的都齐活了。很豪华了。有一些点专做中国游客生意的,几个会贵上1,200。相对的,汤会换成猪骨汤或牛肉汤(日本人喜欢味增汤)叉烧啥的也会切厚一点。还会多一份腌萝卜条啥的。最难得的是,不管什么店,在哪里,差不多的东西,价钱都一样。在富士山上吃一碗拉面也是这个价。衣服的话优衣库为例,比国内便宜两三成。还有很多100远店,小商品质量很不错。就是交通费和停车费很贵,比我们这里翻了大约四五倍的样子。出租更是贵炸了,京都的出租每公里160。据说日本出租车费的记录是中国游客创下得,追 旅游 团大巴。我16年去冲绳,从那霸到美国村,打表走4300,距离多少记不得了,反正20公里上下。在日本,一个人住,不租房还是蛮滋润的。要是结婚的话除非跟父母住,或者有婚房还好点。否则就比较累了,尤其是女性婚后不工作的话。经济压力很大的。这也是为哈现在日本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小孩的缘故。少子化是经济不景气的后果,而不是相反。 从日本人吃西瓜的行为来说,吃西瓜抠门到极限。为什么,日本国土面积小,种植西瓜的规划小。 同样,韩国也是这样的,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往来,去韩国企业,一个桔子拜几瓣的招待中国朋友吃。 够小气了 吧。韩国企业派来的人来中国,吃桔子像饿狼扑食一样吃好几个桔子。因为韩国的水果种植规划和日本一样小,多余的土地种粮食。 再说,日本企业到中国来,中国企业招待吃西瓜,日本派来的人吃西瓜也是饿狼扑食的吃好多西瓜。 日本人工资再高,也顶不住物价的高价的压力。那西瓜桔子等水果例子来说,多数日本人用黄瓜当水果。工资根本无法对抗物价的压力。 日本人工资再高,也顶不住物价的高价的压力。那西瓜桔子等水果例子来说,多数日本人用黄瓜当水果。工资根本无法对抗物价的压力。 我在日本农村小城市工作了10年,如果你90年代来日本,那么日本真的是工资高的吓人!如果你现在来日本那么日本普通公司的工资真的就是略高中国城市而已。当然上市公司要另算。我留下日本的原因预期说是因为薪酬不如说是因为自然环境和 社会 大环境。尤其有孩子的家庭 社会 福利很好。孩子从今年开始上幼儿园不用花钱。外国人也想享受一样的待遇。 日本人挣得多,生活起来化的更多,因此攒不下钱的。很多日本人在中国出差的,表面看起来都衣着光鲜,那都是假象,都是穷打工仔,他们在中国出差刷的卡就是公司的法人卡,有限额的,超额就刷不出啦。一天不上班就没钱花的主。去他日本的家里看看就知道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房子,有也是贷款的。 我是85年去日本大学做研究一年,当时是日本黄金时代,家电横扫全球,日本的工资就已经和现在日本人的工资一样,也就是多少岁,月收入多少万,汇率一年内从300日元换1美元变成100日元换一美元。大学老师50岁,50万左右。而当时在国内大学教授的工资200人民币左右,当时在日本街上买一个包子就6元人民币,国内现在一个包子最多2元人民币,当时日本教授买的房升值到大概亿日元150万美金左右。后来日本房价暴跌,现在的房子估计就是50万美元。而深圳的房价反而超过日本房价,真的是风水轮流转,不服不行。日本贫富差距在世界上应该算比较小的,大学清洁工的工资有大学教授13,全球类似日本的有新加坡,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北欧四国,加拿大等。 在日本工作5年了,我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看一组近年的年平均收入看平均值来说,日本男性平均收入在每月50万日元左右,女性平均在25万左右。等于多少人民币可以根据汇率自己换算一下,以下我都用日元做计量单位。假设月收入50万的男性跟月收入25万的女性组成一个家庭,那月收入就在75万左右。这基本上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正常收入。那再来看看消费,以东京都为坐标,房租2DK的团地在都内万左右,水电气加网费手机费在2w左右,每月的税收扣除(医疗保险,住民税,年金)在8万左右,就是说基本生活开销在18万左右。然后就是两个人的生活开销,自带便当会便宜一些,如果自带便当加外食结合起来,就算每人每天消费1000日元,一个月平均上班20天,就算吃饭会花销5万,再加上周末的开销,或是朋友聚会,或是出游,或是在家改善伙食,每周万已经不少了,一个月四周,就是6万。再加上买点穿的用的预算4万。所以生活开销就是(5+6+4=15万)。两个人生活的基本开销就在33万左右,在加上一年一次家庭旅行平摊在每个月上面3万吧,也就是36万左右,而实际上这36万的开销已经足以让两个人过得很自在了。至于医疗,教育方面。医疗的话在日本基本任何诊所和医院都是用医保卡报销,只用付30%的费用,国内是住院才能享受,日本是感冒都用的医疗保险。进一次医院,小病也就花几千日元,大病需要做手术的去区役所开个医疗限定额,你要支付的医疗费用不会超过你每月有能力支付的额度。而教各种育方面更是从出生开始就是补贴。收入高交的税越多,收入低交的税就相对少些,但两个人工作基本上可以存下一半的钱,一年两个人就算存300万,3年也有块1000万日元了,在东京按揭一套房也是可以的。刚刚来的前两年可能存下来的少些,两年以后基本也能稳定的存下来一笔钱了,五六年能和有能力在首都按揭一套房在日本是常见的,在中国普通打工族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作为一个平民来说在日本可以生活的很好,享受平等的医疗,教育以及干净的空气,肯定跟人家的富人生活也是没法比的,只是日本的平民会比中国的平民生活的更自在些。 三十几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拿了枚100日元的硬币说能换 元人民币,我算了一下,我老爸算高工资了,折算下来3000日元左右,在日本够买几包七星烟的。等我工作之后,公司引进日本设备,来安装的日本技师月薪大概在30万日元左右,我当时工资收入每月不超过500元人民币,折合7000日元左右。前些日子,因为太太要去日本 旅游 我去银行兑换日元,汇率左右。我算了一下,三十几年前,我父亲当年还算挺高的月收入3000日元左右,三十几年后,到我已经月入已超过30万日元了!提升超过100倍。这就是中国经济的进步吧!往大里说,就是这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开门见山回答:根据日本DODA网站的调研,日本2018年平均年薪大约为414万日元,相当于万人民币!这个工资应该算是相当高了,不过也要看物价水平,如果我们以万人民币年收入计价,日本的吃、喝、穿价格应该是中国的3-5倍左右吧,所以这样的高工资也不算是多“高”了。 然而我们说工资不能笼统的只说一个平均值,因为许多人“被平均”了,很高呼“拖了后腿”。我们先看看日本行业的工资水平!(图:日本行业工资分布) 我们来解读一下:IT和通信行业平均工资为461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网络、广告和媒体:412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服务业:376万日元年,相当于 万人民币年; 制造业:456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医药行业:450万日元年,相当于 万人民币年; 金融业:446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建筑和房产:418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 零售和食品:355万日元年,相当于万人民币年;如果你找一下日本平均工资前三名的行业,它们是:IT通信、制造业、医药行业。 金融和房产竟然没有排进前三名,而且制造业能排到第二名,对于我们来说这还真是难以想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当老师并不是一个薪水很高的行业,其平均年薪只有321万日元(万人民币),比平均工资少了25%左右。(图:在日本英语老师收入会高一些)但日本也一样面对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最富有的20%人口和最贫穷的20%人口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他前者是后者收入的六倍多。 在就业方面,日本15岁至64岁人群中有75%拥有带薪工作,83%的男性从事工作,而女性的这一比例为67%。就教育体系的质量而言,日本是表现最好的国家。在日本,25岁至64岁的成年人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发达国家78%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29分,这一分数远远高于发达国家486分的平均水平。 在 健康 方面,日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为84岁,比发达国家80岁的平均寿命高出4年,是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7岁,而男性为81岁。 但总体而言,日本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当被要求从0到10给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打分时,日本人给出了分,低于发达国家分的平均水平。 日本人自杀率高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拼尽一切得到比较高的收入,但生活并没有变得幸福,我想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日本在吃喝用度上比中国的物价高5倍左右。

教师不会太高,不知您是干什么工作,有什么能力,在日本的话,商务策划师,金融经理,企业中层,等等,收入都很高,具体的话,还要看你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