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贷款拨备率
中级经济师考试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网上数据统计,中级经济师通过率大约在10%-15%。其中工商管理、金融、人力资源专业的合格人数最多,在所有专业中占比为,占据了榜单前三。其次是建筑、财政税收、房地产等。
依据历年的考试情况能够看出,中级经济师实行机考前,考试通过率大概是在20%-30%,实行机考后,全国各地市的考试通过率都在10%-15%左右。由此可以发现,在机考改革之后,经济师考试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中级经济师考试分为两个科目,一个是《经济基础》,一个是《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为选择题,案例题也以不定项选择题的方式出现,相比那些建筑类职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类考试,它的题型不算复杂,较为简单,100道左右的题量也相对适中。
中级经济基础出题往往紧扣大纲、全面考核。考察内容如此全面和广泛,也导致了部分考生难以通过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部分题目都是教材上的原话,但是考核的知识点很多,记忆量很大,关键是内容繁杂,没有一定的方法是很难记忆清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难度的。
1、工商管理:章节相对较少、难度低、算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少、考核考点简单易懂、相比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
3、金融:难度偏中等,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
4、财政税收:备考难度较大、计算题比较多。
5、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难度系数偏高,专业性比较强,涉及一定量计算题。
6、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全面,专业性较强。
7、旅游经济:难度较低,记忆内容较多。
8、运输经济:难度比较低,出题灵活。
9、保险:难度比较低,专业性较强。
10、知识产权:2020年新增科目,一般新增科目难度都较低。
中级经济师真实通过率在10%-15%左右,说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考察内容比较全面,导致了部分考生难以通过考试,但是考试难也说明这个证书含金量比较高,考中级经济师的人数量也很多。
1、工商管理:章节相对较少、难度低、算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少、考核考点简单易懂、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
3、金融:难度偏中等,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
4、财政税收:备考难度比较、计算题偏多。
5、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难度系数偏高,专业性较强,涉及一定数量的计算题。
6、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全面,专业性较强。
7、旅游经济:难度不大,记忆内容较多。
8、运输经济:难度较低,出题灵活。
9、保险:难度较低,专业性较强。
10、知识产权:这是2020年新增科目,一般新增科目难度都不大。
1、助力加薪升职:许多取得经济师职称证书的人员工资都会上涨500-2000元甚至更多。部分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职员的薪资级别或决定是否存在晋升机会。
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也将是否拥有经济师证书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2、获得技能补贴: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将有机会享受地方技能补贴政策,具备地方技能补贴政策的地区例如四川、陕西、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发布了2021地方技能补贴公告。
3、个税扣除2019年以后取得经济师证书的同学是可以抵扣个税的。经济师在个税专项扣除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里,可以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进行申报扣税。
4、积分落户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甚至可以解决令人头疼的落户问题,例如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等地都曾发布关于积分落户的公告。
2022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由《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组成,考生们需要两科通过才能算正式通过,那么在考试中这两科考试的难度如何呢?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各科考试难易程度分析吧!
中级经济师专业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一、经济基础知识难度分析:
①分值分布较平均: 从考卷章节分值分布来看,《经济基础知识》各部分、章节分值分布较平均,中级经济师内容繁多,以考查知识点的广度为主,考查得非常细致。
②出题更加灵活,难度逐年递增: 考核形式从【2013年】教材原文考查到【2018年】教材概念+理解,再到【2021年】教材概念+理解+应用。可以看出中级经济师的灵活性在逐年递增,不仅仅是教材原文的考查,对知识点理解、分析与运用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
③历年真题的参考性大: 从每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考点主要构成为:常规知识点考查+边角知识点+时政,虽然每年出现原题的概率不高,但是仍然以常规知识点的不同考法为主,大家一定要重视真题的参考意义。
二、专业知识和实务难度分析
因为专业知识和实务是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各个专业难度不同,对于考生来说因人而异。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①近2年《工商管理》考试分为两个批次,采用两套试卷,题量增加。每套试卷中都会有少量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偏,或者比较新。
②2021年考试中,《工商管理》案例题从5道改为4道,相对来说分值分布更加集中,单个考点的考查更加细致、全面。
③近年来案例题的考查趋向于灵活,注重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对应知识点的理解运用,个别案例题中出现了超纲的考题,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难度在逐年上升,有弱化历年高频考点借鉴意义的趋势,考查知识点更加全面。
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不大也不小,属于中等难度。但也不是简单看看书、临时抱佛脚就能考过的(知识点多,考核细致),考试每年通过率大概在10%~15%左右。所以,中级经济师考试可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它是由人社部组织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含金量不言而喻。想要考证的小伙伴不要掉以轻心,当然经济师成绩有效期从原来的1年变成了现在的2年,也给大家通过考试争取了更多机会,只要考生能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就可以拿到证书。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2门:《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试大纲每年3月份更新。
1、《经济基础知识》 内容超多,教材分为六大部分37章,几乎每一章都出题,考的很细,需要花的时间多;该科目计算题涉及较多,有大量图形、公式要记。
2、《专业知识与实务》 科目分为:金融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专业、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10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
3、工商、人力、金融、财税一般为报考人数较多的四个专业方向。
中级经济师金融贷款拨备率
中级经济师真实通过率在10%-15%左右,说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考察内容比较全面,导致了部分考生难以通过考试,但是考试难也说明这个证书含金量比较高,考中级经济师的人数量也很多。
1、工商管理:章节相对较少、难度低、算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少、考核考点简单易懂、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
3、金融:难度偏中等,涉及一定数量计算题。
4、财政税收:备考难度比较、计算题偏多。
5、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难度系数偏高,专业性较强,涉及一定数量的计算题。
6、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全面,专业性较强。
7、旅游经济:难度不大,记忆内容较多。
8、运输经济:难度较低,出题灵活。
9、保险:难度较低,专业性较强。
10、知识产权:这是2020年新增科目,一般新增科目难度都不大。
1、助力加薪升职:许多取得经济师职称证书的人员工资都会上涨500-2000元甚至更多。部分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职员的薪资级别或决定是否存在晋升机会。
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也将是否拥有经济师证书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2、获得技能补贴: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将有机会享受地方技能补贴政策,具备地方技能补贴政策的地区例如四川、陕西、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发布了2021地方技能补贴公告。
3、个税扣除2019年以后取得经济师证书的同学是可以抵扣个税的。经济师在个税专项扣除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里,可以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进行申报扣税。
4、积分落户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甚至可以解决令人头疼的落户问题,例如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等地都曾发布关于积分落户的公告。
【导读】经济师考试中,往往会涉及计算题的考察,计算题中往往会需要使用一些重要公式,所以考生需要记住并学会使用一些考试常考的公式,进行计算题目的作答,当然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也是比较多的,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就涉及22个常考公式,对于这些公式,我们需要进行全面掌握,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1.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①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6%;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
②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③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0~,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④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1%,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商业银行杠杆率要求: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 4%。
2.资产安全性
(1)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不良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正常贷款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关注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可疑类贷款
(3)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衡量资产安全性的指标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资产信用资产总额,不得高于 4%。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不得高于 5%。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对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不得高于 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不得高于 10%。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不应高于 50%。
(4)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规定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基本指标为 。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基本指标为 150%。
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3.流动适度性
(1)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指标包括:
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 100%
流动性比例应不低于 25%
(2)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衡量银行机构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不应低于 25%。
核心负债比例,也叫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不应低于 60%。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 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不应低于-10%。
4.收益合理性
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加折旧营业收入,不应高于 45%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不应低于 。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不应低于 11%。
以上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上班族备考中级经济师和全职备考中级经济师的考生是不一样的,上班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全面的总结,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拨备率
拨备率即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账款余额的9%计提坏账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 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虑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二、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影响
拨备率或拨备覆盖率,指为了预防不良资产的发生而准备的金额的比例。实际上就是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拨备率也就是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坏账准备金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
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生存发展与稳健经营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它所承担的全部风险损失能够被补偿和消化。其中预期损失必须以审慎的拨备计提形式计入银行经营成本,并在金融产品价格或贷款定价中得到补偿,而非预期损失需要银行资本金加以覆盖。正因为这样,对贷款以及非信贷资产损失是否足额拨备、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监管要求,就成了衡量银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拔备率、百度百科-拔备覆盖率
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比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跋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跋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跋备金多余,利润虚降。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拨备率,即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 它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贷款拨备覆盖率中级经济师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关信息: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举例
举例来讲,某银行贷款余额100亿,其中正常类90亿,关注类2亿,次级类5亿,可疑类2亿,损失类1亿,则其不良贷款率为(5+2+1)100=8%。假设不计提特种准备,按照现行规定,首先应当计提贷款一般损失准备金=100*1%=1亿,然后按照规定比例应计提专项贷款损失准备:2*2%+5*25%+2*50%+1*100%=亿。加上一般准备,准备金总额应当达到亿元。
假设这家银行真的按规定计提了亿元,则拨备覆盖率为(5+2+1)=,如果计提了8亿,则拨备覆盖率为100%;反之,如果仅计提了4亿,则拨备覆盖率为50%,且达不到按比例计提的最低要求,拨备严重不足。目前,对于一些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要求拨备覆盖率达到150%,是比拨备充足(100%)更审慎的要求。
【导读】经济师考试中,往往会涉及计算题的考察,计算题中往往会需要使用一些重要公式,所以考生需要记住并学会使用一些考试常考的公式,进行计算题目的作答,当然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也是比较多的,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就涉及22个常考公式,对于这些公式,我们需要进行全面掌握,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1.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①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6%;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
②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③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0~,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④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1%,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商业银行杠杆率要求: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 4%。
2.资产安全性
(1)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不良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正常贷款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关注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可疑类贷款
(3)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衡量资产安全性的指标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资产信用资产总额,不得高于 4%。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不得高于 5%。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对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不得高于 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不得高于 10%。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不应高于 50%。
(4)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规定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基本指标为 。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基本指标为 150%。
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3.流动适度性
(1)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指标包括:
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 100%
流动性比例应不低于 25%
(2)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衡量银行机构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不应低于 25%。
核心负债比例,也叫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不应低于 60%。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 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不应低于-10%。
4.收益合理性
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加折旧营业收入,不应高于 45%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不应低于 。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不应低于 11%。
以上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上班族备考中级经济师和全职备考中级经济师的考生是不一样的,上班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全面的总结,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
中级经济师拨备覆盖率
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在10%-15%左右。
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一般是10%~15%左右,考试具有一定的难度,考试覆盖到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记忆。中级经济师难度怎么样,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
与其他同级别的职称考试相比,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的确要稍低一些。这不仅是因为它的考试科目较少,只考察《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这两个科目,还与它包含有多达10个的专业类别选择有关。
与此同时,中级经济师2个科目的考试题型还全部为客观题。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其考试难度也显然会比其他那些题型为主客观题相结合的同级别考试要低一些的。
中级经济师考试主要是考核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务。这两个科目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包括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10个专业的知识。题目全部都为客观题目,所以考生必须要的熟记每个知识点和内容。
报名办法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报考事项的,报考人员须以电子方式签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
考试组织机构不再索要有关证明材料,依据承诺为其办理报名相关事项。未选择告知承诺制方式或者不适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报考事项的,报考人员应按报名地考试组织机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事项,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中级经济师通过率:10%-15%左右。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单位聘任即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职称。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和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其一。
成绩和证书管理: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专业分别颁发相应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和知识产权师证书。
获得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即可认定具备助理经济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知识产权师)、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产权师)职称。
【导读】经济师考试中,往往会涉及计算题的考察,计算题中往往会需要使用一些重要公式,所以考生需要记住并学会使用一些考试常考的公式,进行计算题目的作答,当然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也是比较多的,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就涉及22个常考公式,对于这些公式,我们需要进行全面掌握,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1.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①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6%;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
②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③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0~,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④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1%,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商业银行杠杆率要求: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 4%。
2.资产安全性
(1)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不良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正常贷款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关注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可疑类贷款
(3)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衡量资产安全性的指标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资产信用资产总额,不得高于 4%。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不得高于 5%。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对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不得高于 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不得高于 10%。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不应高于 50%。
(4)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规定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基本指标为 。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基本指标为 150%。
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3.流动适度性
(1)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指标包括:
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 100%
流动性比例应不低于 25%
(2)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衡量银行机构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不应低于 25%。
核心负债比例,也叫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不应低于 60%。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 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不应低于-10%。
4.收益合理性
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加折旧营业收入,不应高于 45%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不应低于 。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不应低于 11%。
以上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上班族备考中级经济师和全职备考中级经济师的考生是不一样的,上班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全面的总结,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