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偏态系数取值
当μ=0,σ=0时,正态分布就成为标准正态分布。
偏态系数以平均值与中位数之差对标准差之比率来衡量偏斜的程度,用SK表示偏斜系数:偏态系数小于0,因为平均数在众数之左,是一种左偏的分布,又称为负偏。偏态系数大于0,因为均值在众数之右,是一种右偏的分布,又称为正偏。
有限区间
(1) 开区间 例如:{x|a (2) 闭区间 例如:{x|a≤x≤b}=[a,b] (3) 半开半闭区间 例如:{x|a {x|a≤x b-a成为区间长度。 有限区间在数学几何上的意义表现为:一条有限长度的线段。 注:这里假设a 【答案】:C1、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2、如果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故,C选项正确。3、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分布为右偏的:取值在0和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和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4、如果偏态系数为负值,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和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和-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5、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答案】:D偏态系数为正数,数据分布右偏。0~(轻度);~1(中度);大于1(严重)。偏态系数为负数,数据分布左偏。0~(轻度);~-1(中度);小于-1(严重)。 >>> 2020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入口(8月4日-8月13日) 2020中级经济师打卡_经济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多选]1.下列属于分布形态测度的指标有( )。 A.离散系数 B.标准分数 C.偏态系数 D.决定系数 E.相关系数 [多选]2.某企业员工年收入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 A.右偏 B.左偏 C.严重偏斜 D.轻度偏斜 E.中度偏斜 [多选]3.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是从( )方面进行。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偏态 C.分布的离散程度 D.分布的组别程度 E.分布的差异程度 [多选]4.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 A.均值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E.离散系数 [多选]5.某企业员工年收人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 A.右偏 B.左偏 C.严重倾斜 D.轻度倾斜 E.中度倾斜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BC。 解析:分布形态测度的指标包括偏态系数和标准分数。故本题选B、C选项。 2、【参考答案】AC。 解析:偏态系数为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偏态系数为负,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本题中,偏态系数为3,说明严重右偏。故本题选A、C选项。 3、【参考答案】ABC。 解析: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三是分布的偏态。故本题选A、B、C选项。 4、【参考答案】ACE。 解析:比较综合,均值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方差和离散系数的计算中都有均值,所以也会受到极端值影响。故本题选A、C、E选项。 5、【参考答案】AC。 解析: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故本题选A、C选项。 【答案】:C1、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2、如果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故,C选项正确。3、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分布为右偏的:取值在0和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和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4、如果偏态系数为负值,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和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和-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5、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偏态系数的定义: 偏态系数以平均值与中位数之差对标准差之比率来衡量偏斜的程度,用SK表示偏斜系数:偏态系数小于0,因为平均数在众数之左,是一种左偏的分布,又称为负偏。偏态系数大于0,因为均值在众数之右,是一种右偏的分布,又称为正偏。 计算公式为: 偏态系数的三种情况: 1.零值 偏态系数的取值为0时,表示数据为完全的对称分布。 2.正值 偏态系数的取值为正数时,表示数据为正偏态或右偏态。 3.负值 偏态系数的取值为负数时,表示数据为负偏态,或左偏态。 注意事项:偏态系数的绝对数值越小,表示数据偏倚的程度越小;偏态系数的绝对数值越大,表示数据偏倚的程度越大。 >>> 2020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入口(8月4日-8月13日) 2020中级经济师打卡_经济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单选]1.根据经验法则,服从对称钟形分布的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的概率是( )。 [单选]2.当数据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时,经验法则表明,95%的数据标准分数在( )范围内。 A.[-1,1] B.[-2,2] C.[-3,3] D.[-4,4] [单选]3.根据经验法则,服从对称钟形分布的标准分布分数在【-2,2】范围内的概率是( )。 [单选]4.某企业员工年收入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 A.中度右偏 B.中度左偏 C.严重右偏 D.轻度右偏 [多选]5.某企业客户满意度数据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均值为75,标准差为5。根据经验法则,关于该企业客户满意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约有68%的客户满意度在[70,80]范围内 B.约有68%的客户满意度在[75,85]范围内 C.约有95%的客户满意度在[75,95]范围内 D.约有95%的客户满意度在[65,85]范围内 E.约有99%的客户满意度在[60,90]范围内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C。 解析:对于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的标准分数,68%的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约有95%的标准分数在[-2,+2]范围之内,约有99%的标准分数在[-3,+3]范围之内。故本题选C选项。 2、【参考答案】B。 解析:约有68%的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约有95%的标准分数在[-2,+2]范围内;约有99%的标准分数在[-3,+3]范围内。故本题选B选项。 3、【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经验法则,服从对称钟形分布的标准分布分数在【-2,2】范围内的概率是95%。故本题选A选项。 4、【参考答案】A。 解析:偏态系数为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偏态系数为负,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本题中,偏态系数为,说明中度右偏。故本题选A选项。 5、【参考答案】ADE。 解析:经验法则表明:约有68%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1个标准差之内,约有95%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2个标准差之内,约有99%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3个标准差之内。故本题选A、D、E选项。 >>> 2020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入口(8月4日-8月13日) 2020中级经济师打卡_经济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多选]1.下列属于分布形态测度的指标有( )。 A.离散系数 B.标准分数 C.偏态系数 D.决定系数 E.相关系数 [多选]2.某企业员工年收入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 A.右偏 B.左偏 C.严重偏斜 D.轻度偏斜 E.中度偏斜 [多选]3.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是从( )方面进行。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偏态 C.分布的离散程度 D.分布的组别程度 E.分布的差异程度 [多选]4.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 A.均值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E.离散系数 [多选]5.某企业员工年收人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 A.右偏 B.左偏 C.严重倾斜 D.轻度倾斜 E.中度倾斜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BC。 解析:分布形态测度的指标包括偏态系数和标准分数。故本题选B、C选项。 2、【参考答案】AC。 解析:偏态系数为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偏态系数为负,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本题中,偏态系数为3,说明严重右偏。故本题选A、C选项。 3、【参考答案】ABC。 解析: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三是分布的偏态。故本题选A、B、C选项。 4、【参考答案】ACE。 解析:比较综合,均值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方差和离散系数的计算中都有均值,所以也会受到极端值影响。故本题选A、C、E选项。 5、【参考答案】AC。 解析: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故本题选A、C选项。 【 #经济师考试#导语】我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相信不少考生都想了解,详情如下供大家参考: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3.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依据,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式。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的标准和帕累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掌握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相关指标,理解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新特征。 10.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掌握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部分财政 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掌握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理解市场与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2.财政支出。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购买性支出的具体内容,掌握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异同。 13.财政收入。理解财政收入、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职能,掌握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原理,理解国债的种类、政策功能,理解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 14.税收制度。掌握税制各要素和税收分类以及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和车船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征管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 15.政府预算。理解政府预算,辨别我国不同机关的政府预算管理职权,掌握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6.财政管理体制。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17.财政政策。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乘数与时滞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理解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社会融资规模、通货膨胀、数字货币,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 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金融服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掌握非常规货币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工具、目标与机理,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的背景及措施、我国贷款基准利率改革情况。 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理解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掌握影子银行、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与监管。 22.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理解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辨别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掌握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储备及其管理、国际货币体系、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特点,掌握逆周期因子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定义、作用机理。理解自由贸易区金融账户。 第四部分统计 23.统计与统计数据。理解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变量和数据,辨别数据和变量的类型,掌握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辨别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理解统计质量评价标准,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辨别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 24.描述统计。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 25.抽样调查。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辨别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和误差来源,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理解估计量的性质,掌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均值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辨别概率抽样中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26.回归分析。理解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分析,掌握决定系数以及回归模型的检验。 27.时间序列分析。辨别时间序列的分类和分解,理解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理解时间序列预测程序,掌握平稳时间序列的平滑预测法。 第五部分会计 28.会计概论。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理解会计法规的构成内容。 29.会计循环。理解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辨别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类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分会计循环各环节主要会计工作。 30.会计报表。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辨别将不同会计项目按照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进行填列的方法。 31.会计报表分析。理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别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32.政府会计。理解政府会计的概念,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辨别政府决算报告的概念与政府财务报告的概念。 第六部分法律 33.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理解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辨别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的种类。 34.物权法律制度。理解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所有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适用规则。 35.合同法律制度。理解合同、要约、,掌握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担保和保全、转让和变更的适用条件。 36.公司法律制度。掌握公司和公司法的概念,理解公司的特征和分类,掌握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掌握公司组织机构和股东权利的内容,掌握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义务,辨别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的相关规定。 37.其他法律制度。掌握专利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偏态系数公式是峰度:KURT,偏度SKEW,偏态系数=SKEW(A1:A10)。偏态系数以平均值与中位数之差对标准差之比率来衡量偏斜的程度,用SK表示偏斜系数:偏态系数小于0,因为平均数在众数之左,是一种左偏的分布,又称为负偏。 偏态系数大于0,因为均值在众数之右,是一种右偏的分布,又称为正偏。偏态系数是根据众数、中位数与均值各自的性质,通过比较众数或中位数与均值来衡量偏斜度的。 偏度系数是描述分布偏离对称性程度的一个特征数。当分布左右对称时,偏度系数为0。当偏度系数大于0时,即重尾在右侧时,该分布为右偏。当偏度系数小于0时,即重尾在左侧时,该分布左偏。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时,偏度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常见的频数分布曲线: 1、钟形分布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边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 2、J形分布主要有正J形和反J形分布。正J形是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反J形是次数随着变量值增大而减少。 3、U形分布的特征与钟形分布相反,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例如人口死亡现象按年龄分布便是如此。 偏态系数又称偏差系数.说明随机系列分配不对称程度的统计参数,用Cs表示.和Cv只能反映频率密度分配曲线的平均情况和离散程度,而不能反映其对称(即偏态)情况,所以必须再引入一个参数——偏差系数Cso计算公式如右图. Cs=0称为正态分配,Cs>0称为正偏分配,Cs<0称为负偏分配 偏态系数又称偏差系数,说明随机系列分配不对称程度的统计参数,用Cs表示。和Cv只能反映频率密度分配曲线的平均情况和离散程度,而不能反映其对称(即偏态)情况,所以必须再引入一个参数,即偏差系数Cso。偏态系数绝对值越大,偏斜越严重。简单偏态系数计算公式 峰度(peakedness;kurtosis)又称峰态系数。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直观看来,峰度反映了峰部的尖度。峰度以bk表示,Xi是样本测定值,Xbar是样本n次测定值的平均值,s为样本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峰度为3。以一般而言,正态分布为参照,峰度可以描述分布形态的陡缓程度,若bk<3,则称分布具有不足的峰度,若bk>3,则称分布具有过度的峰度。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峰度值做减3处理,使得正态分布的峰度0。因此,在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时,应注意该软件默认的峰度值计算公式。如Eviews默认的正态分布峰度为3。 峰态:又称峰态系数。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直观看来,峰度反映了尾部的厚度。峰度以bk表示,Yi是样本测定值,Ybar是样本n次测定值的平均值,s为样本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峰度为3。bk3称分布具有过度的峰度。若知道分布有可能在峰度上偏离正态分布时,可用峰度来检验分布的正态性。次数分配较常态分配曲线平坦者,为低阔峰分配时为常态分配.随机变量的峰度计算方法为:随机变量的四阶中心矩与方差平方的比值。偏态(Skewness),是指非对称分布的偏斜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指统计总体当中的变量值分别落在众数(M0)的左右两边,呈非对称性分布。在统计学上,众数和平均数之差可作为分配偏态(skewnessdistribution)的指标之一。如平均数大于众数,称为正偏态(positiveskewness);相反,则称为负偏态(negativeskewness)。即:如果X'>M0,这种偏态称为正偏态或右偏态,正偏态g1>0;如果X'偏态系数中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公式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