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好考还是中级经济师

经济师考试(经济师)2025-05-20 12:35:45点击:1892

中级经济师。1、要求低。中级经济师对学员的专业要求低,容易复习。2、简单。经济师考试都是选择题的形式,没有主观题,试题形式相对简单,因此是乡政府事业编中比较好考的职称。

您好,高顿教育为您回答:

中级经济师和中级会计师都是我国职称,考试难度和从事行业是不一样的,考生可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及职业规划择优。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考试方向

会计师主要考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经济法偏于法律。并且需要有丰富的会计方面知识。经济师涉及了经济学、财政、货币、统计、法律、会计、各专业实务等偏向经济方面。

2、考试难度

如果你是从事会计行业,具备丰富的会计方面知识,那么考中级会计师可能觉得很容易,但是如果你是其他行业的考生建议你选择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适合很多行业考生。虽然中级经济师涉及内容比较多,但是难度不是很大,考试内容都通俗易懂,零基础考生都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备考后通过这门考试。

中级经济师和中级会计师有什么区别

3、就业方向

中级会计师是可以增加会计从业者的职业深度的,是对从业者专业知识的强化,更多的也是从事财务方面工作。

中级经济师是可以增加考生的职业宽度,无论你是在从事什么专业都可以来报考,经济师可以在很多企业从事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及商务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银行、各类企业证券部及理财、会计等工作。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可以进入高顿教育官方网站()咨询。

各有各的好,行情的话中级会计师比较好

肯定是中级会计师,不用考虑

你好,要说那个好,那要看你的职业方向和需要;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中级会计师比中级经济师难的多,也专业化明显;

事业单位最容易考的职称是中级经济师。

一、对学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复习。经济师专业方向较广,有人力资源、工商管理、金融等10个专业,考生可任选其一报考。即使学员是零基础,也可以选择人力或者工商这种专业性不强,通俗易懂的专业,并且可通过网上辅导或自行复习,来梳理考点。容易学习和备考。

二、试题形式相对简单。经济师考试全都是单选,多选题,没有主观题,满分140分,84分合格,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目合格即可获得中级职称。

三、成绩有效期长。在2020年经济师改革后,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已改为2年有效期,实行滚动管理,即两年内过两科便可拿证。考生可自由选择是一年考一科,或者一年考两科。

四、相比其他中级职称,经济师考试难度较小。

报考中级经济师要满足以下条件:凡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初级、中级、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相关工作年限一般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个别地区要求从毕业后算起),其计算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12月31日。具体要以当地通知为准。

中级经济师考事业编好考吗

中级经济师职称相对比较好考,通过率高,一般来说工商管理、金融、人力资源专业的合格人数最多,在所有专业中占比为,占据了榜单前三。其次是建筑、财政税收、房地产等。

参考经济师主要是为了评职称,经济师考试相对于同级别的职称考试比较简单,报考人数也比较多。参考经济师主要是为了评职称,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1、考高级经济师。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

2、考中级会计职称。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3、岗位晋升。经济师证书在晋升和转岗等方面具有基本条件和资格的作用,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甚至单位中高层职位均要求有中级职称,通过中级职称后也可以选择副高或高级职称继续深造。所以,考取经济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晋升空间。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十年,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个别地区无此项,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6年;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4年;

4、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结)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2年;

5、获硕士学位,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1年;

6、获博士学位。

当然是中级经济师好考,这两个考试甚至都不能放在一个高度来进行比较。中级经济师的本质是通过性考试,过了84分的线就可以通过考试,这个证书只是用来证明职业水平,如果考生踏实认真备考,通过考试是比较容易的。而事业编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都是按照固定的人数录取的,几千个人抢一个岗位的现象都有可能出现,可见事业编的考试不是光凭努力就可以的。并且中级经济师的考试采取以考代评的制度,考生通过考试就可以拿证;而事业编的考试在通过笔试进入面试之后,还需要面临残酷的淘汰,甚至有人进入体检环节都有可能与编制擦肩而过。总而言之,中级经济师比事业编好考,二者不能进行比较。

为什么说中级经济师是相对好考的中级职称?

1、中级经济师可选择的面很广,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可以进行选择。考生完全有很大的几率可以选择自己擅长、有知识背景或者工作经历的专业进行报考,这样一来,备考难度会大大降低。

2、中级经济师的考试题型都是客观题。中级经济师的考试会涉及到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并且三种题型都是客观题,相较于其他考试,考试难度是比较低的。

3、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成绩采用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考生只要考到试卷满分的60%,就可以通过考试。并且中级经济师的合格成绩实行2年滚动管理制度,考上不需要一次性通过两个考试科目,大大降低了复习的压力和难度。

4、中级经济师采取以考代评的考试制度,考生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中级经济师证。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事业单位最容易考的职称是中级经济师。

一、对学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复习。经济师专业方向较广,有人力资源、工商管理、金融等10个专业,考生可任选其一报考。即使学员是零基础,也可以选择人力或者工商这种专业性不强,通俗易懂的专业,并且可通过网上辅导或自行复习,来梳理考点。容易学习和备考。

二、试题形式相对简单。经济师考试全都是单选,多选题,没有主观题,满分140分,84分合格,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目合格即可获得中级职称。

三、成绩有效期长。在2020年经济师改革后,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已改为2年有效期,实行滚动管理,即两年内过两科便可拿证。考生可自由选择是一年考一科,或者一年考两科。

四、相比其他中级职称,经济师考试难度较小。

报考中级经济师要满足以下条件:凡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初级、中级、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相关工作年限一般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个别地区要求从毕业后算起),其计算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12月31日。具体要以当地通知为准。

助理经济师是干部编还是工人编好

如果是事业单位的话,干部是考职称,而工人是考工人技术等级的。只要是统招的大学生,本身就是干部身份的。

简单说,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正常在职人员常见两种身份,即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换言之,市人事部门代理的是干部身份人员档案,劳动部门代理的是工人身份人员档案。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  所谓干部与群众(城市里其主要成员为工人)的身份壁垒,其表现形式大体上至少有如下几种情况:  1、档案履历表里,干部是有行政级别的,群众则没有行政级别。  2、在政府管理劳动者的分工上,干部属于人事局管辖,群众属于劳动局管辖。  3、在社会单位的划分上,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主要是知识分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分子并不属于工人阶级,而是属于干部阶层)可以享受干部待遇,而在企业工作的人则只能享受工人待遇(企业的负责人可以享受干部待遇)。  4、在政府及其直属部门的职务聘任上,基本只对拥有干部身份的人开放。  5、干部身份是一种终生的身份,不因其退休而失去。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国民待遇差异呢?有趣的是,或者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学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似乎不大情愿去研究。事实上,这些差异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  1、政治待遇不同,干部获得的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信息要比群众多,干部级别越高所获得的社会信息也就越多,其中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不属于国家机密,而是属于官方有意控制的内容。  2、在就业范围上的待遇不同,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工人群众如果不转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但是工人群众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  3、非工资的福利待遇上,干部比工人群众要高,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补贴、用车补贴、带薪度假等等方面,干部都比工人群众享受的待遇高。  4、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5、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

是事业单位干部编制的。

因为工人编制和事业编制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政府机关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工勤编制以及事业单位工人编制和合同工人。前三者的档案材料都是规人事局管的,而后两者则是归属劳动局。

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等。

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干部和工人的编制一样。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是干部,工勤岗位是工人,身份区别在岗位上体现。

而不是像行政单位一样,干部使用行政编制,工人使用工勤编制,在编制上直接区别开来。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人员可以按岗位晋升管理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岗位晋升职称,工勤人员也可以从低级工、中级工依次晋升到技师、高级技师,并享受岗位和级别对应的工资待遇、福利津贴等。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来讲,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超编调动等原因形成的暂时性“非在编人员”。这类人员可以使用编制,只是单位编制没有空缺,暂时无法使用。

通常可以采用三种形式,要么由机构编制部门调剂增加编制入编,要么由组织人事部门调整到有空编的单位任职,要么等单位因退休、调动等原因,自然减员后腾出编制后入编。

另一种编外人员,是指非体制内的临时人员,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合同制人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事业单位编制

体制内会区别,如果不在体制内,区别不大。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只限于档案身份,举个例子,工人身份的档案所属人员如果升值为领导,会在档案里添加录干手续,档案身份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干部身份了。所以职位调动,档案的身份也会随之变动。

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的区别主要在于工资不同、福利待遇不同、就业范围不同、养老标准不同、医疗服务标准不同。

1、工资不同

工资待遇在同工龄,同学历的情况下,一般干部的工资要比工人高很多。

2、福利待遇不同

一般干部在退休后,享受的福利待遇是比较好的,各项国家补助也是很好的。而工人退休后,如果是缴纳社保满15年,到了退休的年龄,是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如果没有缴纳满15年,是不能领取养老金的。

3、就业范围不同

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而工人如果不转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同时,工人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

4、养老标准不同

一般干部比工人要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差距也就越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医疗服务标准不同

干部的医疗服务标准要比工人高很多,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正常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在这些方面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可考职称工人身份: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称干部身份: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员、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等等希望可以帮助你

考事业编还是考中级经济师

事业单位最容易考的职称是中级经济师。

一、对学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复习。经济师专业方向较广,有人力资源、工商管理、金融等10个专业,考生可任选其一报考。即使学员是零基础,也可以选择人力或者工商这种专业性不强,通俗易懂的专业,并且可通过网上辅导或自行复习,来梳理考点。容易学习和备考。

二、试题形式相对简单。经济师考试全都是单选,多选题,没有主观题,满分140分,84分合格,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目合格即可获得中级职称。

三、成绩有效期长。在2020年经济师改革后,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已改为2年有效期,实行滚动管理,即两年内过两科便可拿证。考生可自由选择是一年考一科,或者一年考两科。

四、相比其他中级职称,经济师考试难度较小。

报考中级经济师要满足以下条件:凡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初级、中级、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相关工作年限一般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个别地区要求从毕业后算起),其计算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12月31日。具体要以当地通知为准。

中级经济师。1、要求低。中级经济师对学员的专业要求低,容易复习。2、简单。经济师考试都是选择题的形式,没有主观题,试题形式相对简单,因此是乡政府事业编中比较好考的职称。

不管什么行业的职称,只要考下来就可以晋相应的工资级别,并且同等级不同行业的职称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当然,建议你考和你目前工作相关的职称。和你工作不相关的职称,只能享受工资待遇,而不能被聘任相应的岗位

经济师 会计师比较难

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考试,无所谓好坏。“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中级会计师就是中级级别。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中下旬。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您好,各有各的优势,还是建议你考中级会计师。对于职称的认可还是比较高的。点我昵称,了解一下中级会计师考试备考吧。

不管什么行业的职称,只要考下来就可以晋相应的工资级别,并且同等级不同行业的职称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当然,建议考和目前工作相关的职称。和工作不相关的职称,只能享受工资待遇,而不能被聘任相应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