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多项选择题答题

经济师考试(经济师)2025-05-18 22:22:03点击:1830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和实务》中都有多选题,多选题考察的是考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全面,相信很多考生在做多选题的时候都是犹豫不决的,为了帮助考生们在多选题中多得一些分数,下面,小编将分享几个做多选题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哦!

一、多选题得分计算方式

在《经济基础知识》中多选题一共有35道,共70分;在《专业知识和实务》中,多选题一共有20道,共40分。多选题的占比是很大的,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多选题的分数计算方式:每道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且至少有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如若少选选项,则每个选项得分,如若选错,则本题不得分。

二、多选题答题技巧

1.对于自己掌握得比较全面的题目,考生可以采用直选法,相信自己,不用纠结,直接选出答案。

2.多选题中至少会有一个错误选项,因此在做题到时候,不要犯这种将所有选项都选上的错误。

3.努力找到选项中的关键词,很多选项中都有一个关键词,只要这个“主心骨”对了,那么该选项基本就不会错。

4.一般多选题考察的知识点都是成体系的,在针做正确选项多的题目时,要快速回想在脑海中的知识体系,防止漏掉正确的选项。

5.在面对一些实在没把握的选项时,要坚持保守作答,宁愿漏选,不要错选,因此一旦选错一个选项,该题就不的分了,所以在没把握的情况下要保证这道题得分最大化。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距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还有46天,在备考的同时考生们也不能忽视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评分标注等基本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吧。中级经济师各科题型及分值介绍1、《经济基础知识》在这一科目的考试中,共包含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1)单选题共有70道,每道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对得1分,选错则不得分,共70分。(2)多选题共有35道,每道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且至少有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完全正确得2分,少选则每个选项的分,选错则本题都不得分,共70分。2、《专业知识和实务》在这一科目的考试中,共包含单选、多选和案例分析三种题型:(1)单选题共有60道,得分要求与《经济基础知识》考试中的单选题相同,共60分。(2)多选题共有20道,得分要求与《经济基础知识》考试中的多选题相同,共40分。(3)案例分析题共有20道,由单选题和单选题组成,得分要求分别与《经济基础知识》考试中的单选题和多选题相同,共40分。中级经济师考试各题型答题技巧1、单选题要想达到经济师中级考试的合格标准,单选题的得分极其关键。一般来说,单选题的难度都不会很大。做题时,大家如要可以从以下四种思路出发进行选择:(1)如果很明确其中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就可以直接选择它;(2)如果不太确定,则可以采用排除法,一般将没有见过的选项、不合常理的选项、说法相似的选项以及说法特别绝对的选项排除;2、多选题多选题虽然侧重考查教材原文原话,但知识点较为分散,难度较大。做题时,大家如要可以从以下三种思路出发进行选择:(1)遵循适当谨慎性原则,将选项中比较有把握的选出来,避免因多选、错选的失分、保住能得分的选项。(2)在完全记不清该题涉及的知识点的情况下,有些题目除采用排除法、逻辑分析外,还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筛选,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3、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难度最大,题目较为灵活,考试主要为知识点结合实务出题,大多出在教材中的计算类知识点或可结合实际出题的一些知识点。大部分题目的考查难度与单选题、多选题无异,部分题目即使不看案例资料也可根据原知识点内容做出正确选择。

中级经济师考试多选判分要求是每道题2分,每道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者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这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及多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多选题一般比较难得分。除了与单选题不同的是每题2分外,还要注意多项选择题的一些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也就是说,考生需要选择的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是2-4个,不能全选。

第二个特点是在给分规则方面,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例:某一题应有3个正确选项,若都选全了,得2分;若只选对了2个,可得1分;如只选对了其中1个,得分。)

1.体系法:针对正确选项多的考题。为防止漏选,需要回忆知识点的内容体系。

2.关键词法:正确选项只要关键词对了就对了,努力扫描选项中的关键词。

3.比对法:针对有模棱两可,拿不定主意的选项的考题。比一比,想一想,再确定。

4.直选法:针对掌握较好、记忆规律明确或者有口诀的考题。直接选出所有选项。

中级经济师多项选择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  )。  A.税收管理体制  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C.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  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  2.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  A.税收管理体制  B.财务管理体制  C.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D.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  3.将-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这体现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  )。  A.集权原则  B.恰当原则  C.效率原则  D.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4.下列符合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集权原则的是(  )。  A.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B.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C.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D.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5.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税率  B.税种属性  C.征税主体  D.课税对象  6.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般分为(  )。  A.联邦制和包干制  B.分税制和包干制  C.联邦制和单-制  D.分税制和单-制  7.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是(  )。  A.包干制  B.分税制  C.联邦制  D.多元制  8.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关税属于(  )。  A.中央税  B.中央与地方共管税  C.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D.地方税  9.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是(  )。  A.消费税  B.车船税  C.资源税  D.证券交易印花税  10.根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  A.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B.中央地方共管税  C.地方税  D.中央税年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问的划分比例是(  )。   : 20  :40  :30  :25  12.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证券交易印花税  D.资源税  13.从2002年开始,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而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  )。  A.中央本级支出  B.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C.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D.对东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14.自2005年1月1日起,各地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负担比例是(  )。  :25  :40  :  :20  15.下列不属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是(  )。  A.合理调节地区问财力分配  B.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问的财力分配关系  C.坚持统-政策与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D.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16.下列有关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问财政关系的-项重要配套制度  B.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平行的资金流动来实现同级政府间的补助  D.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庇古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般遵循的原则有(  )。  A.集权原则  B.区域原则  C.效率原则  D.恰当原则  E.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2.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特征有(  )。  A.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安排  B.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C.支出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D.划归中央政府掌握的收人大于其实质性职权范围的-定比例  E.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职权往往要超过其直接收入划分所拥有的财力  3.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  A.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B.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D.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E.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4.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有(  )。  A.关税  B.增值税  C.资源税  D.消费税  E.城市维护建设税  5.现在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  )。  A.资源税  B.增值税  C.土地增值税  D.消费税  E.证券交易税  6.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  A.完整性  B.对称性  C.法制性  D.稳定性  E.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  )组成。  A.税收返还  B.均衡拨款  C.专项拨款  D.专项转移支付  E.一般性转移支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本题考查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恰当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原则。选项A符合效率原则,选项C符合恰当原则,选项D符合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标准。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般分为联邦制和单-制。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我国取消了包干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关税属于中央税。    【解析】本题考查地方固定收入包含的税种。选项A属于中央固定收入,选项CD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解析】本题考查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解析】本题考查1 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比例是75:25。    【解析】本题考查近年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本题可采用排除法。1994年分税制规定: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均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解析】本题考查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革。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人分享办法而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般性转移支付。    【解析】本题考查近年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自2005年1月1日起,各地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负担比例由75:25改为:。    【解析】本题考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选项C改为“坚持统-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正确的。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垂直的资金流动来实现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选项C说法有误。二、多项选择题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选项B属于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也就是说在年度财政收支总量中,划归中央政府掌握的收入要大于其实质性职权范围的一定比例,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职权则往往要超过其直接收入划分所拥有的财力。选项C说法有误。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固定收入包含的税种。增值税和资源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地方固定收入。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含的税种。消费税属于中央固定收入。土地增值税属于地方固定收入。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1)完整性;(2)对称性;(3)科学性;(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5)法制性。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中级经济师刷题app到底用哪个中题多如下: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聚题库

中级经济师考试聚题库是一站式备考软件,包含了中级经济师考试等课程,题库中的试题全真模拟真实的考试,通过模拟测试找到你的弱项,方便之后做针对性的练习,还能够帮你梳理杂乱的知识点。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云题库

中级经济师考试云题库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资格考证刷题库,专注题库培训十年,考试拿证好帮手!名副其实的考试题库专家,多次荣获网络教育机构等荣誉称号。

三、中级经济师考试提分王

它是新上市的一款关于考经济师证的应用。因为每年都有真题但不知道哪一个能考到,所以就请了专业的老师预测考题,这些能帮助你直击考试的难题。系统给你的考题都是随机,而且是有侧重点的,如果好好做,肯定能提高成绩。

经济师: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的政策制定、实施与监管。国家设置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合格证明自考试通过之日起,在全国范围5年内有效。

中级经济师考试两个科目的单选题130道,共130分,其中《经济基础知识》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共70分;《专业知识与实务》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中级经济师多选题55道,共110分,其中《经济基础知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专业知识与实务》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1.《经济基础知识》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②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分。

2.《专业知识与实务》

①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②多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分。

③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有单选和多选,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1.吃透教材

对于教材中一些自己不确定的、不熟悉的考点一定要及时理解掌握,把基础掌握好。

2.重点章节高频知识点

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要熟稔于心,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要复习几章的内容,要做多少练习题。当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同时要将重点知识考点进行整理,形成知识框架。

3.刷真题模拟卷

10月份就进入了冲刺阶段。这个阶段要利用好真题和模拟试卷,尽可能多地进行刷题练习。

4.保持乐观的心态

虽然中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多,考试范围广,但是其实经济师考试并不难。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中级经济师考生都是上班族,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多,从而造成大家精神压力比较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使备考效果更好。从而让自己从备考大军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考试。

中级经济师多项选择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案例分析题(本质为不定项选择题),所有题型都是客观题。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有哪些?

中级经济师有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科目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题,《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案例分析题也为选择题,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题组成,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二、中级经济师各题型计分标准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2.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3.案例分析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其本质为不定项选择题。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导读】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经济基础知识》科目和《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两门考试的题型都是选择题,其中经济基础知识是单选70道、多选35道,一共105道;专业知识与实务是单选60道、多选20道、案例题20道。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分。为了帮助大家取得更好的分数,小编整理了中级经济师多选题做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直选法

针对掌握较好、记忆规律明确或者有口诀的考题。直接选出所有选项。例如:会计前提。

2 )关键词法

正确选项只要关键词对了就对了,努力扫描选项中的关键词。例如:股东大会“三分之二”表决权事项:资本,章程,合并、分立、解散,形式。

3)体系法

针对正确选项多的考题。为防止漏选,需要回忆知识点的内容体系。例如:影响进口的影响因素:汇率、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一国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4 )比对法

针对有模棱两可,拿不定主意的选项的考题。比一比,想一想,再确定。例如:单式预算的优点。

究其根本,是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与运用的问题,如果考生对教材熟悉,对知识点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就不需要这么纠结了。因此,只有好好学习,吃透教材,理解知识点,考生才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

以上就是中级经济师多选题做题技巧的有关介绍,希望这篇答题技巧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有从中获得收获,那对我将是莫大的荣幸,加油。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目全都是选择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考试题型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题型则分为单选、多选和案例分析题三种。其中,案例分析题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中级经济师各科目题型分值分布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国家合格标准为84分。

2、《专业知识和实务》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国家合格标准为84分。

中级经济师题型评分规则

1、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2、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3、案例分析题: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经济师中级多项选择题

中级经济师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满分,少选选择正确得部分分值,选错则不得分。多选题如果只选一个且选择正确的话,可以得分。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其中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多选题选项中一般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项还有一个是干扰项。所以正确的选项一般是两个到四个。在做多选题的时候要注意,选中几项中如果存在错误选项,那么无论其余选项是不是正确都是零分,因此在不会的情况下,宁可少选也不可选错。

中级经济师多选题是考试中比较令人头疼的,当我们对一道题比较熟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全部的选项都选上。当我们对部分的答案比较模糊的时候,我们要将自己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去掉,余下的就是正确选项。

中级经济师多选题没把握的情况下只选自己会的,保守作答。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不要选择以免错选整道题都没分!少选选对的话还能得分,选错了可就是0分了!

可以合理运用排除法,缩小选择范围。比如有2个选项表达同一个意思,一起排除;有2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正确答案一般在其中。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案例分析题(本质为不定项选择题),所有题型都是客观题。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有哪些?

中级经济师有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科目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题,《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案例分析题也为选择题,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题组成,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二、中级经济师各题型计分标准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2.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3.案例分析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其本质为不定项选择题。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目全都是选择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考试题型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题型则分为单选、多选和案例分析题三种。其中,案例分析题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中级经济师各科目题型分值分布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国家合格标准为84分。

2、《专业知识和实务》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国家合格标准为84分。

中级经济师题型评分规则

1、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2、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3、案例分析题: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