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价格总水平变动公式
解,(p-MC)P=-1Ed 则1-MCP=-1Ed1+1Ed=MCP则P=Mc(1+1Ed)
(二)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C=b+f(q),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C——总成本(2)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C=f(q) 「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1)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①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②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例题8:2008年多选」固定成本包括的项目有() A厂房和设备折旧B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答案:AB(2)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即 ATC=TCQ =TFCQ+TVCQ TFCQ―――平均固定成本TVCQ―――平均可变成本(3)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MC―――――边际成本△ TC——增加的总成本△ Q——增加的产量「注」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教材「例题」 产量 Q 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TFC TVC TC= FC+TVC AFC= TFCQ AVC=TVCQ AC= AFC+AVC MC=△TC△Q 0 1200 0 1200 1 1200 600 1800 1200 600 1800 600[(1800-1200)1] 2 1200 800 2000 600 400 1000 200[(2000-1800)1] 3 1200 900 2100 400 300 700 100[(2100-2000)1] 4 1200 1050 2250 300 150[(2250-2000)1] 5 1200 1400 2600 240 280 520 350[(2600-2250)1] 例题9:2008年单选」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元 A、0 B、150 C、100 D、300 答案:C解析:考核边际成本概念的理解。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产量由2个单位增加到3个单位,总成本由2000元增加到2100元,所以边际成本是100元。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考生应当专心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
3.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报考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
(1)基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则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另一种: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i=yi-yi-1
累计增长:△i=yi-y0
两者关系:△i=yi-y0=Σ(yi-yi-1)
2.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公式: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的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
中级经济师价格总水平变动因素
如果以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MV=PT 或P=MVT从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P的值取决于M、V和T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V是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T的增长相对稳定,所以价格得变动主要取决于M的变动。如果对上述公式用微分方法进行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即:π=m+u-y式中π代表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u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y代表GDP的变动率。很明显,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变化成反比。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就决定了价格总水平的不同变化趋势。 价格总水平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一般来说,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反方向变动。总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从短期看,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供给扩大,反之,则减少,价格总水平与总供给成同方向变动。价格总水平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
一般这种货币增加量的话,你可以上网查询一下。
画一个AD-AS曲线就出来了吧,而且长期和短期的变化不一样的,长期的话AS 就是一跳竖直于充分就业点的线,只移动AD,,短期的话价格水平是不变的
货币总量的增加,之后导致流通中的纸币增加,价格上涨。
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矛盾呀,首先当货币供给量增加之后,总需求量肯定会增加,但是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之后,会导致价格水平有上升,因此在总需求量增加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总需求量又会出现下滑情况,因为现有的资金已经没有办法购买以前那么多的商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上涨。
【答案】:C此题考查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动,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所以选项D正确。从短期来看。价格总水平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所以选项B正确。
中级经济师价格总水平
根据往年报考情况,中级经济师考试费会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平均每科61-100元。有些地区除了两科考试费用外,还会有报名费和成绩管理费。报考两科的费用大概在200元以内,具体看当地考试报名通知。
更多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中级经济师的缴费日期各地不同。一般缴费时间和报名时间同时进行。请务必关注所在地区人事考试网的通知,务必在当地规定的报名日期内完成考试报名费的缴纳。只有支付成功,报名才算成功。
中经经济师报名缴费的网站是中国人事考试网。通过网上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网站完成网上缴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支付的,视为自动放弃报名。
更多关于经济师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咨询
中级经济师报名费用40-100元每科。
一、中级经济师报名费
想要拿到初中级经济师证书,第一步就得是报名初中级经济师考试。考试报名费用根据各地区收费的不同,大概是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二、中级经济师学习资料费
想要拿到初中级经济师证,最重要的就是购买初中级经济师教材。初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教材是由中国人事出版社统一出版,由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统一编撰的。2020年的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教材定价为70元。购买初级经济师考试教材的费用算下来就是140元。
三、中级经济师网课费
网课是助力初中级经济师拿证的一大法宝。费用也是各有高低,不同机构的课程价格和性价比也各不相同。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就可以了。
四、经济师领证费用
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放经济师证书时,开始采取邮寄方式领证,并且邮费是需要考生自己承担的,因此部分地区考生拿证时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快递费用,根据各地邮寄费用的不同,花费大概在10-30元之间。
考取经济师的好处
一、非在职人员考经济师的好处
1、增加知识学习。
2、促进就业。
3、为简历加分。
4、在入职等方面具有基本条件和资格。对于非在职人员,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业方向,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在职人员考经济师的好处
职称评定使用经济师证书最多的用途就是评职称啦。考试通过后获得其资格证,便可以竞聘经济师职称,获得经济师职称以后,单位会给予相应职务。经济师职称级别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根据官方规定,初级和中级经济师为“以考代评”形式,高级经济师为考评结合(个别地区为评审,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所以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甚至包括一些私企都认可此证书并会评定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职称。
以上数据出自经济师考试网官网。
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一:1.下列经济因素变化中,通常情况下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反方向的是()。A.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规模的变化C.货币供应量的变化D.总产出的变化【答案】D【考点】价格总水平;【解析】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二:2.关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跟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是一致的B.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C.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D.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答案】A【考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解析】A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跟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并不一定一致。BC两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属于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也属于联合需求或复合需求。D项,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非常相似,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三:3.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是美元指数的涨跌B.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人民币汇价实行管理C.目前我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根据所有做市商的报价加权平均来确定【答案】D【考点】人民币汇率制度;【解析】AC两项,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B项,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价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D项,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开市之初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中间价根据所有做市商的报价加权平均来确定。 更多经济师真题答案及知识点总结 来小程序 经济师考试通
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一:1.下列经济因素变化中,通常情况下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反方向的是()。A.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规模的变化C.货币供应量的变化D.总产出的变化【答案】D【考点】价格总水平;【解析】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二:2.关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跟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是一致的B.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C.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D.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答案】A【考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解析】A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跟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并不一定一致。BC两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属于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也属于联合需求或复合需求。D项,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非常相似,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三:3.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是美元指数的涨跌B.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人民币汇价实行管理C.目前我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根据所有做市商的报价加权平均来确定【答案】D【考点】人民币汇率制度;【解析】AC两项,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B项,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价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D项,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开市之初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中间价根据所有做市商的报价加权平均来确定。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四:4.某银行因借款人无法按期偿付贷款利息而遭受损失,这种金融风险对银行而言属于()。A.流动性风险B.市场风险C.信用风险D.操作风险【答案】C【考点】金融风险;【解析】常见的金融风险有四类:①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②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③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④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五:5.抽样误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抽样框的不完善B.无回答情况C.抽样的随机性D.调查所得数据与真值之间的不一致【答案】C【考点】抽样误差产生的根本原因;【解析】一般来说,调查中的误差可以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大类。其中,抽样误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抽样的随机性。朋友,这是我在攻关学习网学习时的资料,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有很多,有好几千,个个有答案,真需要你自己去下载吧!
淘宝购买京东都可以啊
价格总水平中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其中《经济基础知识》考两种题目,分别为单选题和多选题,题目数量为105道。中级经济师考试两科,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经济基础知识》考两种题目,分别是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一个题目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分值不高但是题量大。多选题一个题目有五个选项,有2个或者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选错不得分,少选、漏选的每个选项分。每题2分。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科目考试题目类型和数量情况如下表:中级经济师科目题型题量(道)《经济基础知识》单选题70多选题35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思维导图 格式:DO大小: 2022年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著作权思维导图 格式:DO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级经济师报名资格条件如下: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中级经济师的考试内容:
①《经济基础知识》主要涵盖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等内容。
②《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具体的考试内容需要根据考生所选类别来决定。
中级经济师的考试复习注意事项:
1、制定复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备考的基础,可以保证复习的顺利进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弱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复习。
2、多做真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多做真题是备考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找准考点,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提高答题技巧和速度。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中级经济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复习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要过于追求高深和复杂的内容。
4、关注考试趋势和变化: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趋势和变化是每年考试的重点,需要考生关注最新的考试趋势和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5、合理安排时间:
中级经济师考试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考生具备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在复习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复习的进度和效果。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经济基础知识》属于公共科目,《专业知识与实务》是专业科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报考。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制度、政府预算、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统计与统计数据、描述统计、抽样调查、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会计概论、会计循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政府会计、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法律制度。《专业知识和实务》根据考生选择的专业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同,考生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查看具体通知。中级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中级经济师合格标准是试卷满分的60%,中级经济师各科试卷满分为140分,即中级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为84分。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中级经济师考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每科目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如果考生同时报考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那么两门科目的考试会安排在同一批次内,分为两个场次连续进行,两门考试的间隔时间为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