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考中级经济师有什么用

婚纱在身短裙相依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4600

首页> 经济师> 国企考中级经济师有什么用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句到尾

已采纳

经济师专业范围覆盖面广,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考取经济师证书提升个人价值。因此,中级经济师证书持有者,就业方向十分广阔,比如人力资源、工商管理、财政等相关经济方面的工作岗位。考下中级经济师证书有哪些用处?1、升职加薪经济专业资格证书颁发单位是人事部。多数企事业单位、银行及高校对于这一证书给予很大认可。并且也会评定初级、中级及高级经济师职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通过了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或者高级经济师,那么可以在单位进行经济师职称的评定。获得经济师职称,可以提高个人在职场的竞争力,你的级别越高,也就意味着加薪的机会越多。很多企业单位,都会通过职称评定的方式决定是否升职加薪。因此,考了中级经济师,意味着提高了个人晋升空间。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机遇。2、可以积分落户考了中级经济师,能够给你带来积分落户的优势。比如,上海的中级经济师持有者落户可加100分;深圳落户加100分;天津落户加分60等等。考下中级经济师,就业前景如何?众所周知,经济师专业范围覆盖面广,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考取经济师证书提升个人价值。因此,中级经济师证书持有者,就业方向十分广阔,工作岗位较多选择,也容易跨行业发展。比如人力资源、工商管理、财政等相关经济方面的工作岗位,都是中级经济师证书持有者可以考虑的就业方向。比较常见的工作选择有:企业报关、货运代理业务及进出口等相关工作。总的来说,中级经济师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考下中级经济师,拥有更多工作机遇!

119评论

他说爱情没离开过

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随着行业发展,如今经济师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看重,报考人数逐年递增,那么考下中级经济师有哪些好处?值不值得考?一、个人能力的证明中级经济师由人事部发放,在大中型国企、事业单位、银行、私企等都被认可,应聘者持有中级经济师证书后,证明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与经验,不管在简历还是面试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够更好地斩获心仪的OFFER。二、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经济专业资格证书颁发单位是人事部。多数企事业单位、银行及高校对于这一证书给予很大认可。并且也会评定初级、中级及高级经济师职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通过了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或者高级经济师,那么可以在单位进行经济师职称的评定。获得中级经济师职称,可以提高个人在职场的竞争力,你的级别越高,也就意味着加薪的机会越多。很多企业单位,都会通过职称评定的方式决定是否升职加薪。因此,考了中级经济师,意味着提高了个人晋升空间。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机遇。三、福利丰厚在一些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以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员工到达退休年龄退休后,按照职称的高低,退休金也会上调。四、可以积分落户考了中级经济师,能够给你带来积分落户的优势。比如,上海的中级经济师持有者落户可加100分;深圳落户加100分;天津落户加分60等等。

143评论

会有代价

中级经济师的用处如下:1、中级经济师证书由人社部统一印制发放,可以用来评定职称;2、在职业晋升中更具优势,薪资待遇也会有所提高;3、可以享受落户加分的政策;4、拥有中级经济师证书的人员在退休的时候,退休金的标准会在个人工资标准上额外提高一个档次。中级经济师是否需要单位聘任才有职称?中级经济师考试经考核合格者即具有相应职称,有资格录用。但如果想有中级职称相应的福利待遇,需要先被单位录用。只有被单位聘用,并颁发经济师聘任证书,才能在单位拥有经济师中级职务,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为什么要考中级经济师?1、国家职称资格之一,证书含金量高2021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最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与2017年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相比,职业资格数量减少68项。在职业资格降低的情况下,“中级经济师”名列其中,可见中级经济师的权威性和含金量与日俱增。2、福利待遇比较高帮助加薪升职,部分地区有机会获得技能补贴,税收减免,积分落户,高级经济师免试政策。(具体福利待遇以当地政策为准)3、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报考中级经济师,考生不需要有初级经济师证书。如果符合报考条件,可以直接报考中级经济师。而且中级经济师有十个专业可供考生选择,大大降低了对考生的职业限制。基本上只要是经济学相关的都可以考虑报考中级经济师。报名中级经济师考试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报名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人员,需要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条件:1、高中(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6、具备博士学位。

6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