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40
笑着狼狈离去
初级经济师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考试的教材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考试用书,其中《经济基础知识》是公共科目,考生在购买的时候要买初级版本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是专业科目,分为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考生在购买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进行购买。
一、2023年初级经济师教材什么时候发布?
2023年初级经济师教材暂时还没有发布最新版。预计会是在2023年7月份发布,待新版教材发布之后,考生可以进入中国人事考试网,点击“考试用书”,就可以进入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进行购买。
二、在新教材没有发布之前可以用旧教材复习吗?
当然是可以的,这是一种很聪明也很有必要的做法哦。因为初级经济师备考时间是比较长的,但是每年的新教材发布的时间又比较晚,要到每年的7月份才会发布新教材,而11月初就要进行考试,如果等新教材到了才开始复习备考时间就不太充足。另外初级经济师的教材虽然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是大部分变动是没有实质性影响的,很多都是一些细节微调、删减等,恒重点还是那些,考试教材变动不会太大。需要注意:等到新版教材发布后,要着重关注教材变化部分。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时光难忘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跟着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
1.人力资源既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
人力资源的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条件,必须与自然资源相结合.有相应的活动条件和足够的空间、时间,才能加以利用。人力资源的消费性是指,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
生产性和消费性是相辅相成的,生产性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消费性则能够保障人力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同时消费性也是人力资源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消费性能够维持人的生计,满足需要,提供教育与培训。相比而言,生产性必须大于消费性。这样组织和社会才能获益。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而人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并具有自我开发的潜力。例如,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拙劣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显得优越,这是因为建筑师在用蜂蜡构成蜂房之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构成。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正因为如此,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总是处于主动位置,是劳动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自然资源总是处于被利用、被改造的地位,服从于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具有意识,知道活动的目的,因此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作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2)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并且是支配其他资源的主导因素。
(3)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人一方面是对自身的损耗,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合理的行为,让自己得到补偿、更新和发展。非人力资源不具有这种特性。
(4)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是可以被激励的,即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表现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因此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人的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发育成长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个大的阶段。在发育成长期(我国规定为16岁以前),体力和脑力处于不断增强和积累的过程中,这时人的脑力和体力还不足以用来进行价值创造,因此不能称为人力资源。当人进人成年期,体力和脑力的发展都达到了可以从事劳动的过程,可以对财富的创造作出贡献,因而也就形成了现实的人力资源。而当人进人老年期,其体力和脑力不断衰退,越来越不适合进行劳动,也就不能再称为人力资源了。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必须在人的成年时期进行开发和利用,否则就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另外,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人的知识技能如果得不到使用和发挥,就可能会过时,或者导致人的积极性消退,造成心理压力。
4.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自然资源具有完全的自然属性,不会因为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古代的黄金和现代的黄金是一样的,中国的黄金与南非的黄金也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人力资源则不同,人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地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人力资源质量的不同。
5.人力资源具有可变性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它必须以人为载体,因此,人力资源的使用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人在劳动过程中又会因为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影响劳动的效果。例如,当人受到有效的激励时,就会主动地进行工作,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人力资源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相反,当人不愿意进行工作时,其脑力和体力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大小可能会不同,表现出可变的特征。
总结起来,人力资源主要特征为:生产性与消费性、能动性与时效性、社会性与可变性
练习一下:
1.人力资源与其他的资源相比,具有的独特特征是( )
A.双重性;有限性;持续性;时效性
B.双重性;能动性;可用性;时效性
C.双重性;能动性;社会性;时效性
D.物质性;能动性;持续性;时效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五个主要特征考查。
2.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以下属于这种特征的是( )。
A.有限性 B.双重性 C.能动性 D.持续性 E.可变性
参考答案:BCDE
解题思路: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五个主要特征考查。A.有限性是人力资源自身定义的内容,不合题意。
3.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
A.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
B.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
C.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被激励
D.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做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E.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CDE
解题思路:这是对人力资源能动性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中的人具有意识、处于主体地位、自我开发性、可被激励四方面知识点的考查.
若干年后你是我的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与知识实务共有14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组织行为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2022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教材新鲜出炉,新教材整体变化率为10%。其中11、12章节变动大,其他章节变化较少甚至没有。具体各章节的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基础
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
第三部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1、可以用来评中级职称,人力资源经济师职称考完以后是由人事部发证的,事业单位或者一些私企都有可认可这个证书,你可以拿着它申请中级职称岗位。并提高自己的晋升空间。
2、单位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用人单位按月发给,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
3、考取中级经济师后还可以在一些地区办理居转户等工作,可以让子女就读公立学校。
4、达到退休年龄退休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给退休金。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