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点预判分析

许多愁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5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考点预判分析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起哭一起笑

已采纳

2022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目前距离正式开考已经不足二十天的时间了,最后的十多天时间里考生们是否已经决定好如何实施最后的复习计划了呢?下面就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这份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科目考试特点分析吧!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试特点

1、实用性强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的东西基本都是与人有关系的,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实用性比较强。

2、考核面广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一共包含四个板块的考试内容: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市场、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在这四个板块下,又分为组织激励、领导行为、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与就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社会保险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社会保险体系、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内容。

3、考点细杂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有19章的内容,考点比较多。题目内容基本上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题有出现往年真题或其变形的情况。

以选择题为例,绝大部分的单选题难度不大,而多选题难度较大,考核的面较广,涉及知识点较多、较细。高顿建议,在做题时,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较法等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适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将选项中比较有把握的选出来,对于没有太大把握的选项,尽量不选。而且,牢记做题原则:无论是否会做,都一定要做,不能空着。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适合什么人报考?

1、首先,顾名思义,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人力资源专业自然是适合从事人力资源或者是有意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同学报名参加的。

2、其次,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的专业壁垒较低,教材理解难度不大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2门:《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试大纲每年3月份更新。

1、《经济基础知识》 内容超多,教材分为六大部分37章,几乎每一章都出题,考的很细,需要花的时间多;该科目计算题涉及较多,有大量图形、公式要记。

2、《专业知识与实务》 科目分为:金融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专业、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10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

3、工商、人力、金融、财税一般为报考人数较多的四个专业方向。

164评论

粉味泡芙

中级经济师考点很多,在此给大家带来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的知识点。

1.生产者主要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企业形成理论

(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科斯。

(2)企业的本质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3)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信息的不完全性。

3.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

(1)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2)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更多中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

中级经济师是按分数还是按比例通过

如果严格来说中级经济师并没有通过率这一说法,因为中级经济师并不是按照比例录取,其实只要你达标了国家规定的中级经济师考试合格线就能拿到中级经济师合格证了。

来源:

167评论

世界末日的到来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评估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资格认证考试,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点如下:

1、宏观经济学:

涉及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模型、国民收入和产出、通货膨胀与失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内容。

2、微观经济学:

包括供求关系、市场机制、价格理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产业经济学:

研究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竞争战略、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包括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

4、财政金融学:

涉及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包括财政收支平衡、税收、预算、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等。

5、国际经济学:

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等内容。

6、经济法规:

涉及经济活动中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

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考前准备工作:

1、熟悉考试大纲:

仔细阅读并理解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和重点。这有助于你明确备考的方向和重点。

2、获取教材和参考书:

根据考试大纲选择适合的教材和参考书,阅读、学习和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可以参考官方推荐的教材或辅导资料。

3、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考试内容分成适当的模块,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4、做题练习:通过做题练习来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并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可以使用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和在线练习等资源来进行练习。同时,注意分析错题和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54评论

相关问答